再聊聊黃永玉

姚順 (2019-06-20 16:22:59) 評論 (4)

黃永玉幼年 ,就找到了自己的樂子。他自傳裏有他十來歲畫的 , 一點不舊的清新著。後來的幾十年 , 他如此這般新得不斷。

幼時 , 班上有讓老師無措, 同學沒法的頑皮。回想時 ,知道了 ,他們得到了像我這樣的庸俗不能夠的趣。黃永玉的畫 , 有這等級的趣。看到他九十自畫像 , 驚矣羨矣 !  曾被證明的自己庸俗的屬性 , 又一次被坐實。

黃永玉將畫的這趣 , 延及讀文章和寫文章。兩個心得 , 一讀就知道終身難忘。一是 " 寫得玩 "。自從信服了 "不會作漢語的文章 , 又有什麽鳥關係 "  ,常為不寫不讀 , 就沒得寫沒得讀的尷尬纏到不得排解。 " 寫得玩 " , 解了這惑似的 , 自己可以苟且的樂延續了苟且的命。

二是 ,  " 讀古書 ,讀不懂的 , 跳過去 "。 這是可以和 " 不讀或少讀中國書 "構成對子 , 貼在中國圖書館的的入口。覺得。

而且 , 覺得它是閱讀古文的高招 ,不為死了的半死的文辭纏住 ,讀出的意思往往也並不見大的遺漏。

初中高中下下鄉 ,有遇常使周遭無措者。 "革命 " 濃至紅色恐怖的1968年 ,街頭巷尾搖晃著穿吊吊褲者 , 劉海就要遮住眼睛者 。毛冥誕 , 有訓其女友的 " 死了你娘了 ,哭什麽哭 ? " 當回首往事 ,它們總跳過來 ,活活如當年的趣味著 ,獨立著。

黃永玉高出這些 ,將其上了牆   , 讓收藏的藝術。

我覺得 ,它們 , 上了台盤和上不了的 ,扯破了中國一貫的 " 正經 "和除了 " 正經 "就沒的死相。如果沒有它們 ,今天怕是笑也不熟練了。

《 無愁河裏的,,,》用 "寫著玩 "的態度 ,自得其樂地寫出了中國的書裏不多一看就是黃永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