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挻好》是高級黑還是低級紅?
據說中國特色政府的特色黨的頭頭不喜歡民間以“習大大彭嬤嬤”的美稱, 中國特色各大官網己拿下“習大大彭嬤嬤”的熱捧詞語, 還有中央文件下發不準許高級黑和低級紅。然而熱播電視劇《都挻好》中的許多橋段是高級黑還是低級紅呢?
《都挻好》中的蘇家夫妻倆都出生在一九五六年, 蘇大強出生在蘇州市區, 蘇妻出生在附近農村。到蘇家結婚生仔時政府己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的年代了, 但蘇家還是就出生了三個孩子, 而且還是老大老二是男的, 老三才是女的。這對“實行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是高級黑還是低級紅?
"重男輕女"在文革十年痛批過, 新中國建國後一直提倡男女平等, 婦女能頂半片天。然而改革開放之後的特色年代裏"重男輕女"如此惡劣, 而政府又不問不管任由一個小女孩在反抗在造反。更瘋狂的是己經生了二個兒子還要第三個女兒為的啥? 似乎後麵交代一下蘇妻想同情夫私奔而有孩子沒有私奔成, 那更可笑, 己有二個兒子當時避孕己在大力宣傳了為什麽不避孕? 就是要生下來被"重男輕女"嗎? 而且還如此下作惡劣地輕女。正如蘇明玉說的, 為什麽要生我? 就是為一時快活一下。而這一連串的橋段想說明什麽呢? 是對改革開放, "重男輕女"又或是“實行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的高級黑還是低級紅呢?
蘇明玉就是錢的化身, 先富的代表, 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也是這部劇之所以能被特色宣傳官員認可的所在之點, 改革開放了少數人先富了。至於錢從哪裏來的己經不重要了, 不管黑道白道抓到錢就好, 江湖上抓不到可以從國庫裏放出來也行。有錢了就好了, 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是問題。於是就有了幾乎被"重男輕女"的蘇母趕出家門的女兒,
矛盾激化到對親媽連名字都不願叫, 更不能指望叫聲"媽媽"的女兒, 在蘇母死時一切費用都由該女兒出, 出錢之外還被蘇老二辱罵和挨打, 但這個女兒就是要出錢就是要去”孝順"。這要有多大的心理承擔, 更別提什麽心理醫生了, 因為隻要錢多了一切都可解決的。後來蘇父投資被騙去六萬元鬧得要死要活雞犬不寧, 二個兒子束手無策, 先富女兒得知了, 輕鬆拿出六萬元補上一切問題都解決了。社會上騙子不斷假貨不斷原來隻要用錢補上就行。先富有錢了真好。錢從哪兒來? 蘇家女遇到了恩師幹爹勝似蘇父的蒙總。蒙總的錢從哪兒來? 是蒙總設計出來的。總設計師有多好, 讓無數先富者感恩。正如蘇明玉說, 為了師父命可不要。這一係列的橋段就是在說改革開放的好。至於道德倫理黑道白道蒙拐造假說謊忽悠都可以忽略不管。這是對改革開放的高級黑還是低級紅呢?
蘇大強是個極度自私又違背倫理說謊騙人的蘇州市裏的老人。如此作的五六年出生的蘇州老人多嗎? 這批老人恐怕大多還健在有如此作嗎? 這批老人的子女有這麽富有嗎? 這批老人恐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 他們的子女能容忍這樣作的爸媽嗎? 大多數人的子女家有這麽空閑有這麽富去忍受父母的作嗎? 對這批老人是高級黑還是低級紅?
蘇老大應該是二千年之後出國留學定居美國的, 有這麽孝順嗎? 有失業了由師範畢業的妹妹找工作的........? 如同蘇老大那個時期應該有一大批類似的人, 對這批人是高級黑還是低級紅?
蘇老二如此二, 打親妹妹如此恨往死裏打, 後來還和好了。正是特色政府的特色, 這又是特色中的一群特色人。對這一群特色人是高級黑還是低級紅?
二個兒媳在社會上存在嗎? 如是這樣就沒有這麽高的離婚率了。這對特色社會為了財產或如此多的離婚個案是高級黑還是低級紅?
石廚師是哪位特色高官又或是土豪的兒子? 在玩著開特色飯莊, 資金從何而來? 又不是黑道白道統吃? 對這些為了生計拚死拚活開個小飯店為糊口的小老板們是高級黑還是低級紅?
蒙總是個不近色不貪錢的老總。恐怕就是《都挻好》高級紅了? 特色官員特色富豪都是這樣的嗎?
而事實是四十年來各種媒體暴露出來的包二奶包小三又包了小四....怎麽說。現實是殘酷的,先富的更富,逼窮的更窮, 大多數人是無奈的。《都挻好》中的一切人物和橋段太胡編亂造了, 真有一種改革開放後的大多數中國人包括出國留學後定居國外的華人統統在一起被當猴耍了一回的悲哀和滋味。這對改革開放又是高級黑還是低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