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現代學者見識被汙染了,喜歡跟著西方的觀點說孔子的教化不過是道德之學。
西方學者不了解中國傳統思想在世界觀與方法論上與他們的不同,從他們自己的角度出發得出這種淺薄的結論,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中國學者卻要借西方人的腦子來解釋自己的傳統都,這就有點兒可悲了。
中國傳統的超越普通道德教化之處,與西方不同(如果不是更高明)之處在於對人與天的關係的深刻探究。
舉一個例子,就是忠恕之道。孔子之道一以貫之,就是忠恕。
忠與恕,並不是現代化了的忠誠,寬恕。
恕是如心。
多數現代學者見識被汙染了,喜歡跟著西方的觀點說孔子的教化不過是道德之學。
西方學者不了解中國傳統思想在世界觀與方法論上與他們的不同,從他們自己的角度出發得出這種淺薄的結論,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中國學者卻要借西方人的腦子來解釋自己的傳統都,這就有點兒可悲了。
中國傳統的超越普通道德教化之處,與西方不同(如果不是更高明)之處在於對人與天的關係的深刻探究。
舉一個例子,就是忠恕之道。孔子之道一以貫之,就是忠恕。
忠與恕,並不是現代化了的忠誠,寬恕。
恕是如心。
多數現代學者見識被汙染了,喜歡跟著西方的觀點說孔子的教化不過是道德之學。
西方學者不了解中國傳統思想在世界觀與方法論上與他們的不同,從他們自己的角度出發得出這種淺薄的結論,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中國學者卻要借西方人的腦子來解釋自己的傳統都,這就有點兒可悲了。
中國傳統的超越普通道德教化之處,與西方不同(如果不是更高明)之處在於對人與天的關係的深刻探究。
舉一個例子,就是忠恕之道。孔子之道一以貫之,就是忠恕。
忠與恕,並不是現代化了的忠誠,寬恕。
恕是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