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兒天地

菲兒天地 名博

一毛錢的粢飯團+永和飯團

菲兒天地 (2017-05-22 04:12:35) 評論 (34)
 
 

錢是越來越不值錢了,領導說他80年代剛來美國的時候一打雞蛋大概是1美元,汽油是1.19 1gallon。如今一般的雞蛋也要3美元吧,汽油曾經飆升到5美元。

小時候吃的點心,零食什麽的
真便宜啊,當然我們也要看相對值,和現在的工資比較。


下麵是網上一組上海市文革時期及1970年代、1980年代早期購買米麵製品和豆漿均要糧票時的物價,讓我感慨不已:


芝麻大餅(鹹) 3分/隻
大餅(甜) 4分/隻
老虎腳爪  4分/隻
油條 4分/根(半兩)
淡豆漿 3分,鹹豆漿 4分,甜豆漿 5分
陽春麵 8分/二兩一碗(除麵條,外加蔥花而已,但是高湯也很好喝)

火柴  2分/盒

鹽 0.23元/斤(1985.6)
白砂糖 0.78元/斤(憑糖票供應)
食油 0.88元/斤(1987.1)(憑油票供應)
米 14.30元--17.10元/百斤。新米、好米要排隊買,憑糧票和購糧證供應




涮羊肉 30分/份,飯店
大閘蟹 5元/斤(1985.9)
脆麻花 4分-5分/根
水果蛋糕 4分/隻
什錦糖 1.20元/斤
水果糖 1分/顆
鹽金棗 3分/一小包
橄欖、桃板等蜜餞一般5分一包


寄放自行車 3分/次
寄放自行車 2元/月(1986)
書籍 1元錢約400頁
玻璃圍棋(中號) 2.40元/副
公園門票 5分

萬金油 5分/盒
扇牌肥皂 0.36元/塊(1982.12)

飛馬煙 0.28元/包。憑香煙票供應,下同
大前門煙 0.35元/包



 
說起早點,粢飯、豆漿、油條、大餅曾被稱為上海傳統早餐的“四大金剛”,這四大金剛我都愛,豆漿有甜的,鹹的,鹹的裏麵放了油條,蔥花,榨菜什麽的。大餅也是有長的甜大餅和園的鹹大餅。油條呢,我最喜歡弄堂口那家,去了就等著剛剛炸好的油條在一個金屬的圓漏網上麵讓油滴下去,然後你就自己可以拿你買的數量串到你的筷子上去,就這麽拿著走回家,然後蘸醬油和麻油吃,連女兒現在都是這樣的吃法。
我仔細回憶了一下,那個時候粢飯大概是一毛錢,裏麵有一根4分的油條,一小勺綿白糖,外麵當然是糯米了。菜場邊的小點心店,每天五點來鍾就開了,是那裏所有店裏最早起火的,一個大木桶裏麵裝的是蒸好的糯米,營業員手拿一塊白色的紗布,先在清水裏浸濕後絞幹,然後打開放糯米的木桶,舀一勺米飯在紗布上攤開,先放上米,再把早就炸好放在一旁的油條拿出一根,折成三折放上去,然後放綿白糖,再輕輕地把紗布卷起來,最後用紗布把它捏成團,然後我一邊咬著一邊就趕著去上學了。
 

今天自己包一個,晶瑩透亮的糯米,嚼頭正好,軟硬適度,裏麵是現炸的油條合著sugar powder 的綜合口味,我想家了, 想去老房子那家點心店再看看,就是不知道那個街是不是都已經不存在了。。。。


 



我自己包時怕糯米粘在紗布上,就用了塑料薄膜,小心要等米不那麽熱的時候再包。



 
*****

而如今永和豆漿打進了上海,流行起了飯團,一樣的理念,裏麵多了肉鬆和榨菜,少了綿白糖。不同的口味,也很好吃!





做法:


泡檽米3個小時,蒸熟。用做Shusi的方法,包肉鬆,榨菜進去。我中間還放了一點can't believe it's butter (olive oil),香一點。




文章和圖片皆為原創,版權所有。謝絕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