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電影偶像馮喆

Sophie308 (2017-03-01 08:56:44) 評論 (18)

這幾天看到別人懷舊,說到當年的偶像王心剛王曉棠,咱也來湊個熱鬧,談談我的偶像馮喆。
七十年代我和同齡人基本上沒有什麽電影可看,看得最多的是地道戰,地雷戰,外加南征北戰。印象深刻的演員就是高營長馮喆。和其它演員不同,馮喆有一種天生的儒雅氣質,哪怕是演這種軍人硬邦邦的形象。文革之後,大批文革前的電影得以重見天日,我們有幸觀賞了馮喆的許多電影。我特別喜歡他在電影中演的軍人形象,比如金沙江畔,沙漠剿匪記。盡管桃花扇中的侯公子風度翩翩,王丹鳳演的李香君的生硬表演讓我非常不喜歡這電影。羊城暗哨中馮喆的舉手投足像極了一個從國外來的歸國華僑,相比之下,英雄虎膽中於洋演的康泰基本上像一土包子。氣質這東西需要有許多年的熏韜,馮喆是難得找到的氣質型男,現在演員要不太嗲,要不太痞,我小時候的偶像再也不會有了。
上大學前不知道馮喆文革後怎麽樣,大學時實在想知道,有一天決定去學校圖書館查找,花了一個下午翻遍了所有和電影有關的資料,最後找到了短短的幾句話,大約是文革時被迫害致死,現在平反,他在香港的妹妹馮琳來取骨灰。就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人沒了,也沒有其它更多的解釋。回到宿舍哭了半天。後來大學的閨蜜專門給我買來了羊城暗哨小人書,有時候想起來的時候,翻出來看看,感慨萬千。
九十年代沒想到又扯上了馮喆。當時王伯慶在華夏文摘上寫新燕山夜話,其中提到一峨影演員文革時受迫害的事,當時就覺得是在講馮喆。鼓足了勇氣和王伯慶聯係,確認了是在說他。當然最近這些年學會了打中文,信息量大增。馮喆在文革時是被活活打死的,這裏麵他的妻子也脫不了幹係,當時的工宣隊造反派打起人來下手之很,難以想象。不知道這些人如果還活著的話,夜深人靜時有沒有一點點良心上的愧疚。
也許馮喆如果在天有靈,看到直到現在還有這末多的粉絲時不時的想起他,會有一點點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