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視連續劇《House of Cards 》是2012年曾經風靡一時的美國熱門劇集。??
它入木三分地剖開了美國政治權力中心的內幕,讓我們看到政治背後的肮髒,冷酷與血腥。??川普總統應該好好看看這部“入主白宮視聽教程”。
它的中譯名字《紙牌屋》,則是一個非常失敗的翻譯。看到《紙牌屋》,我聯想到的,不是富麗堂皇的美國政治權力中心-白宮,而是烏煙瘴氣的鄉鎮民營麻將館。??
英語名字中,House 特指White House(白宮) 。White House 中譯為“白宮”而非“白屋”,實屬妙筆。若是當初就直譯成“白屋”或者“白房子”,我相信川普就沒有興趣參加總統競選了! "Cards"指的是撲克牌,一種常見的博弈遊戲工具。“House of Cards ”把白宮比喻成一個各種政治勢力博弈的場所。讓一個沒有看過該劇的人憑《紙牌屋》這個名字猜估劇情,十有八九會聯想到唐人街的牌九檔。??
我更願意把它譯成《白宮牌局》。“白宮”對應英語中的“House”,“牌局”對應“cards ”, 也能體現劇集中男女主角在權力博弈過程中步步為營挖空心思玩弄權術的老謀深算。
翻譯,特別是文學翻譯,是門高深的學問,更是一門藝術,翻譯者的外文要好,這毋需細說,而翻譯者的中文必須上乘,這恐怕是外行於此道者有所不知的。翻譯好壞的標準如何?多少年來,講義,論文,專著,比比皆是,層出不窮,但那些滾滾爾來的理論也好,標準也好,都比不上當年嚴複老先生的三字標準,即“信,逹,雅”。
以此三字標準評判,把劇名”The House of Cards”翻譯成“紙牌屋”是一不可多得的神來之筆,“信,達,雅”俱佳,很可能出自某英漢翻譯老手。記得當時我一看到此中文劇名,立刻想到政壇內的二爾虞吾詐,後觀據,更覺得“紙牌屋”這三個字翻譯的老辣。當然,文字給人什麽樣的直覺印象,取決於讀者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修養,否則,劇名“紙牌屋”這三個字怎麽令一些人想起唐人街上的茶樓酒肆和棋牌屋呢?難怪“‘紙牌屋’:一個失敗的中譯劇名”的作者看到這三字後徹夜不眠。
Agree with 新中美, this "House" is not White House. It is our political system.
您先別著急。紙牌屋是指用紙牌搭起的小屋子,比喻表麵很大很漂亮的東西,但實際十分不穩定,時時處在危險之中。我個人覺得翻譯得沒有問題。您可以wiki一下就知道了。要是翻譯成 “牌局”, 估計如同《鳳凰社》(The Order of the Phoenix)被翻譯成《鳳凰令》一樣,十有八九會被嘲笑了。
House of cards 原劇是BBC的,共三個seasons. House 也可以指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