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日韓可以睜眼說瞎話,又說英美同文。 今天說說東亞中文圈吧。
睜眼說瞎話是個有趣的現象,比如日本人見漢字"再見"可以讀成" 沙揚娜拉",這世界大同就可以通過這種"一個漢字文本, 各自表述"實現了。

日語現在有相當一部分是片假名,據說最初是女性使用的。 這些缺胳膊少腿的"字"很象中文的偏旁部首, 也很象現在在台灣仍使用的漢字注音符號。以前有一女生就誤以為自 己的一個電子設備字母鍵上方的注音符號是日語。 本蝦告訴她不是日語還大吃一驚,很不相信。
片假名是音節文字,不是象形字。而象形文字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大腦左腦的功能是邏輯思維和語言概念,右腦負責圖象等形象思維。 方塊字因為又是圖象又是語言, 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雙腦並用的文字。日本人出車禍失去記憶, 首先恢複記憶的是漢字而非片假名。

有研究說人的聰明靈活不在於左腦發達還是右腦發達, 而在於連接左右腦的神經是否在早期得到了開發, 漢字就是最好的開發工具。本蝦兒子不會說話之前就學會了一百多個 漢字,非常利於左右腦開發。 至於長大後是否還認得這些字根本不重要,要的是這個開發的過程。
有人問,這怎麽可能?他又不會說話,怎麽知道他會?又怎麽教他? 不瞞你說,本蝦也是偶然發現他可以認字的。 於是製作了上百張小卡片,寫上漢字(不能是抽象的詞, 要桌椅水果之類的),逐一讀給他(開始要少量的), 然後撒滿一地,叫他撿。比如,給爸爸撿一個"燈"字, 他會馬上爬在地上從一堆字裏拿給你,非常cute。 這簡直是小動物做不到的,人類真是奇妙。

本蝦拍自某餐館牆壁,知道是哪嗎?
如果說日本人在隨唐時期從中國引入了漢字,文明了自己( 大化革新),那麽近代(明治維新) 它吸收了西方文明後就反哺給自己的文化母國, 特別是豐富了漢語詞匯。我們今天用到的許多詞匯, 由於太常用而內在化,根本不覺得是舶來品,比如思想、哲學、 體係、幹部、浪漫、觀念、設備、形而上學、幽默、戰略,太多了。 我猜想令計劃家族一定是哈日派, 他們家兄弟幾人的名字全是來自日本的詞匯:令計劃、令方針、 令政策、令路線、令完成。還缺一個令審查,也是日語來的,哈哈。
韓語或朝鮮語本來沒有文字,一直使用漢字, 直到十五世紀朝鮮王朝的世宗大王組織學者創製了諺文,它被公認為 是世界上最實用的表音文字之一, 其科學性得到了文字研究專家們的高度評價。但是, 由於朝鮮曆史史籍一直是漢文記載, 又由於諺文是表音而對同音異義的詞沒法區別, 他們還是離不開漢字。想不想當精確的民族,你看著辦吧!在古代, 半島上的一般老百姓掌握漢字少, 到了現代韓國因為民族自尊心的緣故曾經一度取消漢字, 到了1988年不得己又恢複了。不恢複不行啊, 不然下一代都沒法讀自己民族的曆史了。唯一能做的, 就是把漢城改名叫首爾了,這一點臣妾還是可以做到的。

朝鮮或韓國用漢字也挺難為的, 因為他們的語言和漢語根本就不是一個語係!韓語(朝鮮語) 歸屬雖有爭議,但多認為屬於阿爾泰語係滿-通古斯語族, 而日語可能屬於南島語係。我們漢語則屬於漢藏語係(Sino- Tibetan)。注意這裏sino是個詞根,是中國的意思。
許多人以為日韓都用漢字,日本人還和我們同文同種, 就想當然地認為他們的語言也屬於漢藏語係,還竊竊私語道: 藏族和我們的差異更大些,還是同語種呢。這種想法大謬。 記得本蝦在國內的研究所有一位留過日的同事就曾頂著褲襠和本蝦死 強,其他人以為他留過日應該更權威, 直到受過圖書館專業訓練的館長拿出《辭海》 語言分冊當場查出結論,大家才沒話說。那時還沒互聯網呢。
我們中國物博不知道,地大是一定的。 五十六個民族從人種上來說除蒙古利亞人種外,還有白人( 俄羅斯族),還有羅馬軍團遺留的後代(現甘肅裕固族), 居然還有猶太人後代(開封的藍帽回回, 正在要求國務院承認為新的少數民族)。從語言上說, 除漢藏語係外,還有印歐語係(Indo-Europan, 比如俄語、回族和東幹人的語言)、阿爾泰語係(蒙古語、滿語)、 南島語係(黎族和高山族)、南亞語係(阿昌族語言近似柬埔寨, 京族就是越南主流民族)、壯侗語係和苗瑤語係( 有爭議認為屬於漢藏語係)。

有專家給出上北大清華的十條路線,其中一條就是小語種, 比如學個越南語之類。 本蝦認為這首先需要看學生本人是否有語言天賦, 另外是否有興趣和熱誠,否則學不好不說, 以後工作的前景也有局限。
又寫不完了,隻好把"下"改成"三"了。下次講歐洲的語言。
****** 編後語 *******
歡迎轉發,歡迎提問或評論。請關注公眾號。
打開手機微信,點擊右上角加號,選擇“掃一掃”(Scan QR Code),掃描圖中二維碼,選擇進入(Enter official account)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