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周二天然氣大漲是因為未來兩周的氣溫偏冷,也有人與俺一樣不同意。

雅歌1 (2016-04-21 06:33:35) 評論 (123)

關於本周二天然氣大漲是因為未來兩周的氣溫偏冷,也有人與俺一樣不同意。

彭博社(Bloomberg)的報導是說因為“氣溫偏熱”,話府地區將在4/26-4/27日達到80度以上的溫度,估計會增加空調的電力使用,轉而消耗更多的德天然氣發電量,因此天然氣大漲。原文報導在:http://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6-04-19/u-s-natural-gas-gains-as-warm-weather-stokes-power-plant-demand-in7mf5zm
而Investing.com等的說法是因為未來兩周的氣溫偏冷,加上天然氣減產,使得天然氣暴漲。俺昨天已經在博文裏評論過這種說法。減產的傳聞已經從4/11日炒作了約10天,是否還有餘威和事實的支持,目前還很難說。但是未來兩周的氣溫偏冷很明顯是否定氣象專家根據各地氣象觀察站做出預測,多少是有科學根據的。雖然氣象預報超過3天的,是很難完全準確,但是氣象專家們的預測還是要專業一些,比天然氣的炒家基本上專業一些。當然除了美國的NOAA是屬於官方的氣象機構,Weather.com和 AccuWeather是根據同樣觀察到的氣象資料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預測。 此外,還有歐洲的模式和加拿大的模式也在威信上,不比美國的NOAA模式差,彼此之間有對也有錯的時候。但隨著預測的日期越近,都會修正。到了三天以內,都會達成一致的預測。
俺提起兩個截然不同的報導主要顯示矛盾。互聯網提供自由的訊息之外,讓大家方便,可以對等的獲得重要的資訊,但同時也讓許多不確實的訊息泛濫。過去互聯網未普遍通行時,要炒作股票或期貨,會因為得到的資訊很少,而且落後,散戶根本是模黑炒作,是始終賠錢的一方。現在在資訊獲取上,散戶還是與MM有差別,可是已經相差不大了。
彭博社報導裏雖然有提供耗電量的圖形,但是理由還是不充足的。(俺下午再補充,現在要開會去)

========
今天EIA的報告根據彭博社的報導,轉載如下:
Gas inventories probably rose by 4 billion cubic feet last week, based the median of analyst estimates compiled by Bloomberg. Estimates ranged from a decline of five billion to a gain of 16 billion. The five-year average change for the period is an injection of 45 billion.
Stockpiles totaled 2.477 trillion cubic feet on April 8, 52.1 percent above the five-year average,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data show. The EIA is scheduled to release its weekly gas storage report on April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