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_sharon

momo_sharon 名博

為感恩節家宴上道客家小食--燙皮

momo_sharon (2015-11-22 18:09:04) 評論 (41)

感恩節即將來臨,菲兒、曉青為了感恩節家宴活動又忙得不亦樂乎,好像身體都有點開紅燈了,其認真嚴謹的態度、奉獻的精神令人感動。雖然日本感恩節的氣氛很淡,但也一定要添塊小磚、加片小瓦,呈上小小的心意,以期活動辦得熱鬧紅火。

在海外做客家小食並非易事,要不沒有原料,要不沒有工具。這燙皮一定得要蒙著不沾油布的簸箕才行,我這沒有,隻好以不鏽鋼盤替代。一同學要給我郵寄小簸箕,一問直徑有30cm,我家的鍋也正好30cm,無法用啊。

不鏽鋼盤燙不薄,稍微薄點就不能整塊鏟下,隻能將就著做厚點。味道是家鄉味,但缺乏簸箕做出的透明感和韌性。

原料:粘米粉 韭菜 淮山
調料:大蒜末、醬油、鹽、紅椒(日本很少有賣,以紅椒圈替代)、清水

做法:1. 韭菜和淮山各用mixer打成汁,再用紗布過濾一次
          2. 過濾後的韭菜和淮山汁倒入粘米粉內,調入適當鹽,攪拌成米漿
          3. 不鏽鋼盤底刷層油,舀一大勺米漿均勻平鋪在盤底
          4. 鋼盤放入燒開大水的鍋內,蓋上鍋蓋蒸3分鍾左右,直至米漿起皮,成為燙皮
          5. 取出鋼盤,用平鏟將燙皮鏟下。
          6. 製調料(很關鍵,直接關係到燙皮的味道):熱鍋內放勺油,小火稍微煎下大蒜末和辣椒圈(新鮮辣椒則不必),調入半小勺鹽、一大勺醬油、兩大勺清水,煮開後直接澆在燙皮上。

特點:典型的客家風味,鮮香潤滑



這是同學擬寄給我的小簸箕

下圖是正宗的燙皮。很大的簸箕和鍋,燙得薄薄的,可以整張撕下(用筷子在簸箕邊緣劃一圈,整張燙皮就下來了),有三種味:蒜味、板薯味和韭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