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一曬我在俄國買的漂亮假郵票

哈小玫 (2014-09-18 12:34:07) 評論 (12)

在聖彼得堡。

那天想去參觀冬宮。天下著毛毛細雨,可我們還是去早了,冬宮門沒開(俄國幾乎所有旅遊館所場地都是十點半開門,比別的地方稍晚),離開門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於是我們就沿著涅瓦河堤看風景,看著就往附近的一座頗雄偉的橋走去並過了橋。橋的那邊是著名的海上交易所廣場,矗立著更著名的兩根很醜的柱子,這兩根暗紅色的大柱子還是聖彼得堡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呢。



(上圖是網上刨來的,我自己嫌它們醜,沒拍照)

圖上可見柱子下麵有不少小商販在賣東西。雖然是陰雨天,我們還是碰到了好幾個無攤小販,手裏拿著各種小商品向我們兜售。我朋友險些就買了一頂仿蘇聯紅軍戴的絨帽,前麵鑲了鐮刀斧頭標誌的。那些小販幾乎都會幾句蹩腳中文,比如“ 二十塊!” “五塊!”什麽的。

我沒準備買任何東西,畢竟才剛到那裏沒兩天。可是一個兜售郵票本子的小販還是把我忽悠得下了手,買下了一本郵票,當然裏麵全都是俄國的郵票,有許多我熟悉的人物和事件。我知道我買的非常可能不是真貨,蓋因那小販隻要價三十美刀, 我最後給二十五刀買下了。

當時覺得假郵票即便是假,可這假能造得那樣的逼真,有那樣的視覺效果,花個二十五刀買下做個旅行紀念也不錯。回來後仔細端詳,更覺得每張郵票像是同一天出品的那般一致,更覺得是假票。但是那些圖畫展現的大都是我那麽熟悉的曆史人物和事件,全是曆史畫卷,能喚起許多感慨,於是又更覺得這旅遊紀念品買得不賴。本來去俄國就是滿足某種時代留下的情結,是好是壞不重要,這種情結是曆史遺留的東西,再回顧就是學習,必有收獲。

有一事不明:新郵票就被蓋了印,以前曾聽說叫做“蓋銷”。這正常麽?

不多說了,這裏擺一擺我的二十五刀的貨:



上麵一版的郵票,尤其左麵的,都是冬宮博物館的鎮館作品。

郵票總數並不多,且多是80-90年代發行的票。隻有幾張是70年代的,最老的一張是1968年發行。











來個特寫,下麵這一套是1989年版,克裏米亞戰爭(1853-1856,俄國戰敗)紀念票,幾個俄國海軍將領的頭像,這些頭像直到現在在俄國都有網上售賣的,很多人買來作偶像敬拜。他們是俄國的民族英雄。這紀念郵票在蘇聯解體前發行覺得有些意外。

這套郵票很能亂真呢,或許就是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