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還愛我嗎?

soundofsilence (2014-06-18 16:13:10) 評論 (11)

小二小時候性格敏感膽小,所以也特別聽話。很小的時候,做了什麽讓我生氣的事,看我臉色不對,就怯生生地問我:“媽媽,你還愛我嗎?”滿眼滿臉的可憐。我一般都敵不過他,把生氣拋到九霄雲外,快抱抱他,跟他慢慢講道理。幾次之後,就笑咪咪地問我了,一副抓住媽媽軟肋的架勢,當然也就沒那麽好使了。但這個問題,孩子常常用不同的方式問我,直到現在,仔細觀察,其實老大的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也是常常問這個問題。

想想其實人的天性是要被認可的,最初的認可自然是父母,最終的認可恐怕也是父母。孩子總是盡力想討好父母,得到父母的喜悅,很多成人也一樣不能擺脫。不能被父母認可帶來的問題可以非常複雜,非常多。而在不同的人,也會看到很不同的反應。

有的孩子很叛逆,叛逆到外人看不出他們對父母有一點的尊重,甚至有一點的在意。父母似乎是最愚蠢的,最不可理喻的,最讓他們丟麵子的。他們難道想得到父母的認可嗎?我見過的例子是:是的。他們非常渴望父母的認可,但他們得不到,他們試過盡力再盡力,但他們永遠不夠好,他們試過負麵的方法讓父母關注他們,但從來沒有得到。於是,他們放棄了,希望得到其它人的認可來補償,於是他們做朋友所做的,說他們所說的。這些孩子,有著無比可憐的內心。父母看到他們就頭疼,提起他們就無奈,而且,這些,父母並不掩飾。他們確信自己是世上沒有人愛的,所以要抓住一切可能愛他們的人。結果呢?有時候很可怕。

有的孩子會很聽話,盡全力討好父母。父母說誰學習好,他就努力學,讓自己比他好。父母說誰彈琴好,他就努力練,要贏了他。他成了所有父母都羨慕的自推娃,讓父母為之驕傲。但他永遠不會成的,是他自己。他不會冒險,因為如果他失敗了,他會失去父母的認可,他以前付出的代價都付之東流了。而且,成人以後,他很可能是那個夾在父母和自己的小家中間的受氣包,因為他誰也不能得罪。

我的孩子啊,希望做我的孩子不要這麽難。你的價值在於你自己。聰明愚拙都是可愛,有價值的。能盡力的要盡力,不是為了父母,而是為了你自己。該冒險的可以冒險,最差媽媽還有飯給你吃,床給你睡。找到自己一生的使命,把它完成,你就成功了。但成功失敗的轉換有時候不在你的手裏,也不必以為你什麽都可以,什麽都必須怎樣。不論你的成績單上是什麽,你是媽媽的寶貝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