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10月下旬
林彪、羅榮桓帶師直大部和343旅向東向南作戰,開辟呂梁抗日根據地;
聶榮臻率師直一部及獨立團向晉察冀三省交界地挺進,開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聶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徐海東的344旅歸集總(八路軍總部)指揮。
115師第二次分兵:
首先去了685團曾國華的2營(擴為第5支隊),孫繼先的工兵連(擴為津浦支隊)到冀魯邊;隨後去的是蕭華(旅政委)、符竹庭(旅主任)領導的343旅的一個指揮“架子”(稱為東挺縱隊),也到冀魯邊;之後陳光、羅榮桓親率115師師部及343旅主力(686團大部,教導隊等)進入山東黃河之畔;在向魯北、魯西發展的同時,彭明治、吳法憲率685團主力劍走偏鋒,於該年底躍進到蘇魯豫地區,掀開八路軍向華中挺進的序幕;最後343旅中在晉、冀、魯邊已小有發展的彭雄、梁興初、張國華、龍書金等各股也以支隊、大隊、甚至連(營、團的界限已不清楚)的規模對蘇、魯、淮進行遠程增援。另預留有力一部(686團3營編成的獨立團)由副旅長楊勇帶領占據運河以西作為後援,而留守於晉西呂梁山一“眼”的343旅參謀長陳士榘、副主任王麓水所率師補充團(鄧克明部)已擴展為晉西支隊。
更多 更詳盡: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2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