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學兼優又懂得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Top人才

albert88 (2013-03-15 22:19:28) 評論 (8)

一直在為一個事實歎息和痛心:在歐美,許多華人孩子不尊重中華文化,也不懂得要孝敬父母。事例太多,舉不勝舉。每個做父母的冷暖自知。

試圖總結幾點:

1.某些華人父母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麵前貶低自己的祖國,族群和中華文化。其直接後果是:很少有華人孩子以自己的祖籍國中國和華人族群為傲,也很少有華人孩子懂什麽中華文化。甚至有些孩子會以自己的華人血統為恥, 對於中華文化嗤之以鼻。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根,更不在乎自己民族的傳統。

2. 華人父母特別注重於孩子的智育。不太重視孩子的體育,更不重視孩子的德育。

3. 第一代華人在歐美艱苦奮鬥。為了出人頭地,片麵強調了狼性:競爭,奮進,凶猛,無情。久而久之,孩子們的心理扭曲。

4. 華人第二代中,沒有幾個中文好的。有些孩子基本上說不了流暢的漢語。

5. 某些華人家庭,孩子永遠是第一位的。孩子不知道體貼父母,不關心父母。隻知道比享受。許多孩子麵對著含辛茹苦的父母,不懂得尊重,或內心裏就不尊重。

6. 許多孩子和父母親無話可說。長大之後就以種種借口,遠走高飛,很少和父母聯係。

7. 許多孩子對於宗教很虔誠,自覺自願地對教會奉獻,但就是不孝敬父母。

誰之錯?

 

許多人會說,這是大環境使然。但是,為什麽,猶太民族曆經幾千年的顛沛流離,風流雲散在全世界,還可以保持極為明顯的族群特征和文化傳統?

 

老阿我接觸過許多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孩子。發現他們基本上都會說流利的國語,大部分都會讀寫中文。他們已經是第三代甚至第n代的華人孩子!為什麽我們的僅僅是第二代的孩子,中文如此不堪?

相比之下,台灣和香港背景的家庭,往往保留了更多的華人傳統。我有一位台灣朋友,他有三子一女,都已經長大成人。每周六晚上,正常情況下都會到齊,在父母家聚餐。另外有一台灣女士,開口閉口是我奶奶說。。。 家庭教育,可見一斑。

當然,有些方麵,國內的孩子們可能有過之而不及。但在第一點上,主要是部分歐美華人的特產。

不想爭論什麽,隻是想說,不尊重自己的族群和根,就很容易導致不尊重父母,並造成孩子的困惑或自卑(父母英語爛,有口音啊;父母土啊,什麽都不懂。不英俊不漂亮;不高大威猛;父母不是基督徒啊;我恨別人還叫我是Chinese啊;為什麽我不是白人啊?) 如果你的孩子鄙視自己的祖籍國或鄙視自己的華人血統,絕對不會是什麽好事!

事實上,教育孩子尊重自己的族群和根,就是教育他們懂得自尊和自重!

所以,孩子們學習好,不是什麽稀罕的事情。畢竟有父母親的教育背景和智商做保障。 上藤校,有出息,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這個孩子長大成人之後,有善念,懂得孝敬,懂得親情,經常會來看望你,才是幸事!否則,你含辛茹苦地培育他長大成人,他有出息了,可他一去不返再不相望,人生有什麽意義?


但願我們的孩子們將來懂得孝敬,懂得親情。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