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濤閻
近期上映的《建黨偉業》裏邊有很多電影巨星,而這些電影巨星扮演了那時的很多牛人。裏邊有字幕介紹這些牛人也隻是說一下名字與職稱,事實上,民國時期的很多牛人都有留學背景。今天我這篇文章介紹的就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為中國培養的一批牛人。
哥倫比亞大學,美國最古老的五所大學之一 。 坐落在紐約市曼哈頓,至今有256 年曆史,是根據英國國王喬治二世頒布的《國王憲章》而成立的“國王學院”,英文名字是King's College 。 美國獨立後改名為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大學為中國培養出來的牛人包括政治家:唐紹儀;三位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胡適、馬寅初;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羅家倫;教育家陶行知;散文家梁實秋、徐誌摩;哲學家金嶽霖、馮友蘭;社會學家和社會活動家聞一多、潘光旦、吳文藻;外交家顧維鈞、蔣廷黻;金融學家宋子文;科學家唐敖慶、薑聖階;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一大代表)陳公博。
唐紹儀,政治家、外交家,民國第一任總理,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學士。後來被蔣介石派戴笠暗殺在家中。
胡適,師從杜威(美國實用主義哲學鼻祖),北京大學校長,中國駐美大使。胡適擁有35個博士頭銜,涵蓋了幾乎美國所有名校。其中隻有一個不是名譽博士,而是名副其實的博士,那就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胡適在《現代學術點將錄》裏名列第一位,第二位是王國維,第三位是傅斯年。
馬寅初,經濟學家、教育學家、人口學家,北京大學校長。撰寫人口論跟毛主席唱對台遭批判。批了一個馬寅初,多生了幾億人。
蔣夢麟,哲學家,教育學家,北京大學校長,教育部長,行政院秘書長。
陶行知,哲學家,教育家。得到的評價很高。郭沫若:“古有孔夫子,今有陶行知”;董必武:“當今一聖人”;宋慶齡:“萬世師表”;毛澤東:“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羅家倫,教育家,哲學家。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
金嶽霖,哲學家,一級教授。被稱為“中國哲學界第一人”。金嶽霖的理論建樹可以看作是中國近代實證主義思潮的邏輯終結。金嶽霖也是情聖,為了林徽因,終生不娶。
聞一多,愛國詩人,這位就不用介紹了。
梁實秋,散文家,留下了兩千萬字的文學作品。北京大學外文係主任。後任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顧維鈞,總統秘書,北洋政府外交總長,財政總長、代理國務總理。民國第一外交家。《建黨偉業》裏專門有很長時間他的鏡頭,就是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簽字的外交總長兼財政總長顧維鈞,他還有民國時第一美男子的美譽。
宋子文,哈佛大學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財政部長、商務部長。
楊蔭榆,北師大第一任女校長。
馮友蘭,老爹清朝進士。馮友蘭也是哥倫比亞大學杜威的弟子。北大哲學教授,曆史學家。最不光彩的一頁是他在文革期間要用儒法鬥爭理論改寫中國曆史,跟楊榮國一類,跟了毛澤東的指揮棒轉。
潘光旦,社會學家。清華大學教務長、圖書館館長。大右派分子。
吳文藻,社會學家,冰心的丈夫,費孝通的老師。吳曾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最近十年內最優秀的外國留學生”獎狀。
蔣廷黻,曆史學家,外交家。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民國行政院政務處長,駐蘇大使、駐美大使、常駐聯合國代表。
唐敖慶,吉林大學校長,中國量子化學之父,一代宗師。
徐誌摩,哥倫比亞大學經濟係畢業,後留學英國。陸小曼的丈夫。曾經愛過林徽因等女士。經濟係畢業生不研究經濟,而對愛恨情仇風花雪月散文詩歌特感興趣。英年早逝, 34 歲時從南京趕往北京去聽林徽因演講,半路上飛機因大霧撞山而逝世,否則不知道還有多少位女子與徐大才子發生感情糾葛。林徽因的存在客觀上毀了金嶽霖,廢了徐誌摩。
薑聖階,化學與核工業專家。中國化肥工業的奠基人、兩彈元勳。
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大漢奸陳公博在《建黨偉業》影片中也給出了不少鏡頭。就是那位帶著新娘子參加會議的代表,其地位有點特殊:他代表陳獨秀參加共產黨成立大會。
上麵這些曾經叱吒風雲的牛人,您可能很難想象他們都是畢業於一所大學。這些人之所以成為牛人,因為他們都有著執著的個性,堅韌不拔的意誌,雖然他們的政治觀點和為人之道並不相同。當年美國實用主義哲學鼻祖杜威在崇尚自由主義思潮的哥倫比亞大學對校風有著極大的影響,也就影響了一代學者。這些學者不論回到世界哪個國家,都引導了一時的潮流。中國近代史,離不開北京大學。而一提起北京大學校長,就提到蔡元培。事實上,蔡元培幹了兩次校長,第一次幹了半年,第二次幹了一年。而從1930年開始,蔣夢麟當了15年的校長,是北大曆史上時間最長的校長,然後交給了胡適,直到北京和平解放時胡適逃往到台灣。所以,從1930年起,北京大學就在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兩任校長管理下。1951年開始馬寅初當北京大學的校長,依然我行我素,提出人口論跟毛澤東唱對台,而在1960年被毛主席趕下了台,遭受批判。
而陶行知、聞一多、梁實秋也是對當代甚至後代都有影響的牛人。他們都有著執著的信念,不是為了眼前的一點點利益就放棄做人的原則的人。
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的陳公博最終成了僅次於汪精衛的大漢奸。他在陳獨秀身邊工作醒悟到選擇共產主義不如選擇自由主義。他認同美國的自由主義超過認同蘇聯的共產主義。也就是說,在選擇陳獨秀與胡適二者中,他選擇胡適。他不去蘇聯留學,當他退出共產黨後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獲得了碩士學位。他回國後參加了國民黨,但蔣介石不待見有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背景的他,他就跑到汪精衛那裏去了,二人一拍即合。
當然,總體來講,哥倫比亞大學如同任何一所大學,培養的大多數人都是平民百姓,牛人隻占少數。但就民國時期的中國留美學生中,哥倫比亞大學出了這麽多牛人,還是值得探討的。我本人沒有在哥倫比亞讀過書,了解是間接的。坐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裏,我思索著當年這些椅子上坐著不僅僅是上麵說到的那些牛人,還有在哥倫比亞大學工作的吳健雄、李政道等牛人。當然,巴菲特、奧巴馬也一定在該圖書館的椅子上讀書看報,思考前程。眼前看到的是:胡適金嶽霖在想他們的哲學,吳健雄李政道就在這個圖書館商討宇稱不守恒的試驗怎麽做出來,宋子文在想海龜當官,美男子顧維鈞在想回國後當外交部長在巴黎和會簽約怎麽不引發五四運動,陳公博在想回國後怎麽破壞國民黨抗日,馬寅初在想他的人口論,還有那幾位校長在研究怎麽辦大學,大化學家在研究分子結構,那位徐詩人在想紐約為何沒有康橋要到英國去讀博士,梁實秋在玩幽默,馮友蘭們在研究中國曆史。。。”
留下的話題隻能交給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了。
我知道的隻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本科學生有讀核與不讀核的區別。所謂讀核,就是第一年和第二年要讀核心課程。核心課程以數理化和文字寫作為主,不是專業課程。哥倫比亞大學認為,大學教育最重要的是基礎教育,而專業知識以後很容易掌握。一旦錯過基礎教育的時光,絕大多數人就不會再苦讀和練習這方麵的本領了,而是傾向於掙錢的專業知識了。
讀核與不讀核的學生在招生時是分開的。讀核的CC錄取率低於5% ,而不讀核的錄取率高很多。下麵表中的錄取率是平均值。要算讀核的部分,那是美國藤校裏最低的。那能不能報考不讀核的,入學後再轉成讀核的,來鑽空子?理論上講是可以的,但哥倫比亞大學有規定,即使你大學讀了兩年了,轉過來後還要重新讀核。奧巴馬就是這樣的。被不讀核的哥倫比亞大學工學院錄取了的,看到讀核的學生那麽辛苦,就很少有人轉到讀核的CC。如果他們喜歡挑戰,那一開始就報考CC去讀核了。
讀核時,學生要到淩晨2點才能做完作業,所以,早上的課程比較晚,學生起不來。讀核的作業跟專業課的作業不同的地方在於,很難商量抄襲。比如鍛煉表達能力的寫作練習作業,每個人都不一樣。這種讀核期間的鍛煉,對喜歡挑戰的學生是個難得的機會。有了這種寫作鍛煉,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得學生終身受益。不論你幹什麽,都離不開表達能力。這個話題很長,在此壓住不表。
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讀核,畢竟讀核很辛苦。我認識的一位,高中時是第一名的尖子,父母都是醫生,他也想學醫。但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核期間GPA得不到3.0 ,哪個醫學院都沒有接收他。但他並不後悔,雖然沒有能學上醫,依然認為讀核的經曆很受益。當父母的,千萬別逼孩子學什麽專業,去什麽學校。孩子的路,要由孩子自己走。
看到過一個資料,美國教育部在1900年到1950年期間是給出美國大學本科排名的。在那50年裏,前三名是哈佛、哥倫比亞、芝加哥大學。所謂的美國三強。後來,美國教育部就不再排名了。多年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又給出每年的排名。當年教育部的排名遭到攻擊,後來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排名也一樣遭到圍攻,因為很難公平合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排名本身導致錄取率的變化。大家都想報考排名靠前的。說不定民國時代的準牛人們到哥倫比亞大學留學錄取時就被嚴格篩選了,競爭激烈,而不是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培養的結果。也就是說,即使那些牛人當初去了美國的州立大學,他們也一樣會叱吒風雲。對於這一點,我沒有辦法支持,也沒有辦法反駁。這就好比小布什如果沒有去耶魯,而是去了州立大學,他是不是一樣當上總統?這個問題無解。但我還是要再強調一遍:不論什麽學校,培養出來的大多數人都是平民百姓,牛人占少數。
如果按照可以統計的頂尖人才來說,比如培養出來的諾貝爾獎得主人數,哥倫比亞大學名列第一,依次是哈佛、芝加哥大學。與教育部評級的三甲吻合。
下麵把美國2011年大學錄取率轉貼在此。後麵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美國綜合大學排名。這個排名跟錄取率雖然不是一一對應,但也有相關。道理很簡單,學習好的學生都想去哈佛,那哈佛的錄取率就低。
2011年美國大學錄取率排名(包括綜合大學與文理學院)前50名
2011 數據
大學 申請人數 錄取學生 錄取率
|
272 |
8 |
2.94% |
||||||||||||||||
2 The Juilliard School |
2,543 |
140 |
5.51% |
||||||||||||||||
3 Harvard University |
34,950 |
2,158 |
6.17% |
||||||||||||||||
4 Columbia University |
34,929 |
2,419 |
6.93% |
||||||||||||||||
5 Stanford University |
34,348 |
2,427 |
7.07% |
||||||||||||||||
6 Cooper Union |
3,502 |
253 |
7.22% |
||||||||||||||||
7 Yale University |
27,282 |
2,006 |
7.35% |
||||||||||||||||
8 Princeton University |
27,189 |
2,282 |
8.39% |
||||||||||||||||
9 Brown University |
30,946 |
2,692 |
8.70% |
||||||||||||||||
10 MIT |
17,909 |
1,715 |
9.58% |
||||||||||||||||
11 Dartmouth College |
22,385 |
2,178 |
9.73% |
||||||||||||||||
12 Caltech |
5,225 |
628 |
12.02% |
||||||||||||||||
13 U Pennsylvania |
31,659 |
3,880 |
12.26% |
||||||||||||||||
14 Duke University |
29,689 |
3,739 |
12.59% |
||||||||||||||||
15 Amherst |
8,438 |
1,077 |
12.76% |
||||||||||||||||
16 Pomona College |
7,207 |
979 |
13.58% |
||||||||||||||||
17 Claremont McKenna |
4,481 |
619 |
13.81% |
||||||||||||||||
18 Swarthmore College |
6,547 |
977 |
14.92% |
||||||||||||||||
19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
28,826 |
4,440 |
15.40% |
||||||||||||||||
20 Vanderbilt University |
24,756 |
3,825 |
15.45% |
||||||||||||||||
21 Bowdoin College |
6,554 |
1,022 |
15.59% |
||||||||||||||||
22 University of Chicago |
21,773 |
3,446 |
15.83% |
||||||||||||||||
23 Williams College |
7,030 |
1,199 |
17.06% |
||||||||||||||||
24 Washington and Lee |
6,488 |
1,127 |
17.37% |
||||||||||||||||
25 Franklin College |
786 |
137 |
17.43% |
||||||||||||||||
26 Middlebury College |
8,533 |
1,514 |
17.74% |
||||||||||||||||
27 Cornell University |
36,392 |
6,534 |
17.95% |
||||||||||||||||
28 Georgetown University |
19,275 |
3,466 |
17.98% |
||||||||||||||||
29 Northwest University |
30,975 |
5,575 |
18.00% |
||||||||||||||||
30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19,388 |
3,550 |
18.31% |
||||||||||||||||
31 Rice University |
13,803 |
2,568 |
18.60% |
||||||||||||||||
32 Harvey Mudd College |
3,144 |
614 |
19.53% |
||||||||||||||||
33 Tufts University |
17,130 |
3,735 |
21.80% |
||||||||||||||||
34 Vassar College |
7,985 |
1,779 |
22.28% |
||||||||||||||||
35 Uni. Southern California |
37,107 |
8,449 |
22.77% |
||||||||||||||||
36 Wesleyan University |
10,033 |
2,368 |
23.60% |
||||||||||||||||
37 Notre Dame |
16,543 |
3,995 |
24.15% |
||||||||||||||||
38 Tulane University |
37,751 |
9,376 |
24.84% |
||||||||||||||||
39 Haverford College |
3,476 |
865 |
24.88% |
||||||||||||||||
40 Barnard College |
5,154 |
1,284 |
24.91% |
||||||||||||||||
41 Davidson College |
4,757 |
1,192 |
25.06% |
||||||||||||||||
42 UCLA |
61,513 |
15,551 |
25.28% |
||||||||||||||||
43 Colorado College |
4,915 |
1,255 |
25.53% |
||||||||||||||||
44 New York University |
42,242 |
10,831 |
25.64% |
||||||||||||||||
45 Emory University |
17,027 |
4,410 |
25.90% |
||||||||||||||||
46 Trinity college |
6,965 |
1,860 |
26.70% |
||||||||||||||||
47 Hamilton College |
5,264 |
1,408 |
26.75% |
||||||||||||||||
48 Bates college |
5,195 |
1,396 |
26.87% |
||||||||||||||||
49 Bucknell University |
7,937 |
2,161 |
27.23% |
||||||||||||||||
50 Boston College |
33,000 |
9,200 |
27.88% |
||||||||||||||||
下麵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11年美國綜合大學本科排名(不包括文理學院)前50 名 |
|||||||||||||||||||
排名 |
學校 |
1 |
|
2 |
|
3 |
|
4 |
|
5 |
|
5 |
|
7 |
|
7 |
|
9 |
|
9 |
|
9 |
|
12 |
|
13 |
|
13 |
|
15 |
|
15 |
|
17 |
|
17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3 |
|
25 |
|
25 |
|
25 |
|
28 |
|
29 |
|
30 |
|
31 |
|
31 |
|
33 |
|
34 |
|
35 |
|
35 |
|
37 |
|
37 |
|
39 |
|
40 |
|
41 |
|
41 |
|
41 |
|
41 |
|
45 |
|
45 |
|
47 |
|
47 |
|
47 |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