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忘了收碼表,凍壞,之後路程遠近靠GPS數據。
雙路溫度計探頭凍壞,內置探頭到了–10℃就亂碼,隻能用水銀溫度計臨時采集數據。夜間溫度基本在–15℃—–20℃之間,帳篷內溫度在–10℃左右。一體式單人帳的好處就是限製了空氣流動易於保溫,缺點同樣大,就是結露現象嚴重,每天早晨帳篷裏的冰霜有半升之多,穿衣服時先把連衣帽戴上,不然冰塊呼啦啦的往脖子裏掉。
另外,羌塘的風終於回到了我之前預測的規律上,早晨無風,或極小的風,下午兩點後風起逐漸加大,傍晚八點左右風逐漸小,這個規律準確率達到80%。
今天路況很糟糕,下午在一條古河床的軟沙裏艱難前行,需拚得全力才前一步,然後停下大喘,速度也就可以在蝸牛麵前吹。掙紮了五個小時後,當我看到草岸時,眼睛驀地濕潤一下,終離苦海了。
[ 本帖最後由 柴嗑了威士忌 於 2010-10-3 17:17 編輯 ]
D8(4-27),14.6K,宿營5112M
南國水晶 (2010-10-25 05:44:33) 評論 (0)
昨夜忘了收碼表,凍壞,之後路程遠近靠GPS數據。
雙路溫度計探頭凍壞,內置探頭到了–10℃就亂碼,隻能用水銀溫度計臨時采集數據。夜間溫度基本在–15℃—–20℃之間,帳篷內溫度在–10℃左右。一體式單人帳的好處就是限製了空氣流動易於保溫,缺點同樣大,就是結露現象嚴重,每天早晨帳篷裏的冰霜有半升之多,穿衣服時先把連衣帽戴上,不然冰塊呼啦啦的往脖子裏掉。
另外,羌塘的風終於回到了我之前預測的規律上,早晨無風,或極小的風,下午兩點後風起逐漸加大,傍晚八點左右風逐漸小,這個規律準確率達到80%。
今天路況很糟糕,下午在一條古河床的軟沙裏艱難前行,需拚得全力才前一步,然後停下大喘,速度也就可以在蝸牛麵前吹。掙紮了五個小時後,當我看到草岸時,眼睛驀地濕潤一下,終離苦海了。
[ 本帖最後由 柴嗑了威士忌 於 2010-10-3 17:17 編輯 ]
雙路溫度計探頭凍壞,內置探頭到了–10℃就亂碼,隻能用水銀溫度計臨時采集數據。夜間溫度基本在–15℃—–20℃之間,帳篷內溫度在–10℃左右。一體式單人帳的好處就是限製了空氣流動易於保溫,缺點同樣大,就是結露現象嚴重,每天早晨帳篷裏的冰霜有半升之多,穿衣服時先把連衣帽戴上,不然冰塊呼啦啦的往脖子裏掉。
另外,羌塘的風終於回到了我之前預測的規律上,早晨無風,或極小的風,下午兩點後風起逐漸加大,傍晚八點左右風逐漸小,這個規律準確率達到80%。
今天路況很糟糕,下午在一條古河床的軟沙裏艱難前行,需拚得全力才前一步,然後停下大喘,速度也就可以在蝸牛麵前吹。掙紮了五個小時後,當我看到草岸時,眼睛驀地濕潤一下,終離苦海了。
[ 本帖最後由 柴嗑了威士忌 於 2010-10-3 17:17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