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日本的大學 之四

玄米 (2010-08-30 00:24:08) 評論 (7)

 

有關私立大學的話題,說起來就太雜太多。除了上篇提到的那幾所以外,有名大學還是蠻多的。最平常的說法就是所謂的 MARCH 五大學,即明治大學、青山學院大學、立教大學、中央大學和法政大學,都在東京,也都算是綜合大學,有文有理工,甚至還有農的,但他們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文科強於理科,理又強於工科,水平高點的明治大學當然是法學最好了。戰前從明治大學留學回去到蔣大總統國民政府等機構工作的留日海歸那是和早稻田慶應平起平坐的,辦公桌的尺寸也是和早慶一樣的最大號尺寸,其他的就要降尺寸了。現如今好像被早慶給超了過去。

這五所大學還是應該算明治老大,青山學院最末吧,但不管怎麽說他們在全日本來講,可能和關關同立的感覺差不了太多。尤其是在日本找工作,甚至將來出去工作,能夠得到學長前輩的關照是很重要的,所以這些大學在畢業找工作的時候還是比較有利的。而這些大學畢業的人要比起國公立大學的人抱團思想更重些吧。東京理科大學是一所曆史悠久的私立理工科大學,據說它的校風很嚴格,所以培養出來的理工人才質量不錯。不管怎麽說,肯定是東大東工大的落榜生之地,所以學生質量也就差出一些了,但他和早慶的理工學生相比較,大概不會有太大的差別,沒有接觸過,實在不好評論。有一點可以肯定,理工科學生的生活是比文科學生辛苦的,所以私立的理科大學不嚴格要求學生的話,將來到了企業不能為人所用立刻就會失去就職優勢,這樣學校也就沒有前途可言,大學的生存就會出現問題,所以,雖然沒有很高名氣,掏了學費也還是值得的吧。

說起學費,不得強調一點,私立大學那就是個貴字,私立大學要比國公立大學的學費貴一倍,據說這些年來,主要是國立大學學費漸長,使得人們感覺私立也沒有國立貴多少,其實,很多日本人都說,從前,家境不優越的家長都會告訴他們,除去國立大學的學費,給掏,私立大學就免談了。這也是從前二流國公立大學畢業的學生看不起早慶之類的學生的根源之一。要是上文科,私立大學大致在每年一百萬日元左右,第一年還要加上 30 萬左右的入學金,理工科就更貴了,大致每年在 120 萬左右,也就是說第一年要付一百五十萬日元的學費,還不算生活費和房費。東京地區上大學的支出要比東京地區以外貴百分之二十以上,所以如果家境不允許,完全沒有必要讓孩子去首都東京上那些二流私立大學,不管文科理科。

日本的各個地方還有很多質量很好的國立大學,或單科國立大學,例如廣島大學,岡山大學,金澤大學,名古屋工業大學,京都工藝纖維大學,還有很多我一下也想不出來,他們在各自的所在地區已經是非常棒的大學,大學的老師素質也是沒得說,孩子在那裏學習也好,生活也好,將來找工作也好,也都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如果眼看自家的孩子不是龍也不是鳳,還是早早覺悟,不要奢望太高,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讓孩子上個公立中小學,再掏點錢在孩子小學四年級時進一個好點的私塾,幫孩子早早建立自覺學習和將來考學的意識,順利的話,基本上是可以實現進入一個有實力不太花錢的國立大學,這樣孩子家長都會心滿意足地過好每一天的,不管是眼下還是將來。當然如果經濟能力不錯,那就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投資,那樣即使孩子天資一般,也會在長年的教育和熏陶中得到超出和自己資質相同的孩子的能力,這會在將來的生活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尤其是女孩子。

這些堅實的地方國立大學唯一的缺點就是到東京等大都會求職競爭會很弱勢,盡管一個考上明治的學生並不一定就能考上金澤大學。考慮到生涯收入有些家長也會盡力讓孩子到東京去受教育長見識。這就因人而異了。

按照我家老工的理論就是,讓孩子上一個最起碼將來可以打翻身仗的大學,有時間有的孩子明理會比較晚,到時候別因為出身學校而耽誤了什麽。現在的這個時代,大學品牌還是不能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