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蜜瓜

漢代蜜瓜 名博

小資紅 檸檬黃 (多圖)

漢代蜜瓜 (2010-02-11 11:56:48) 評論 (12)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普洱茶有一陣轟轟烈烈炒成天價。去年夏天回去,朋友送我一盒,說愈陳愈香雲雲。我背了回來,放在那裏一直沒喝。

從小跟著父親喝茶。一開始喝花茶,味道很是濃鬱。搬家到江南,剛喝綠茶的時候,覺得淡而無味。喝久了綠茶,再回北方喝花茶,才驚覺不能忍受那種濃鬱的味道。

第一次喝明前龍井,小小的一撮,一兩貴過黃金。泡在玻璃杯中,看整片的綠葉在水中舒展,把茶水漸漸染成新綠的顏色,聞一聞,清香撲鼻,嚐一口,說不出的清香滿口,帶著一點點澀味,慢慢轉變成甘甜。

從此覺得沒有比龍井更好喝的茶了。

後來台灣的親戚聯係上,來大陸探親,帶來高山珠茶。珠茶應該也是綠茶類,黑黑的一粒小圓珠,不知深淺地抓了一把去泡,結果茶點漲滿了整杯的葉子。後來才曉得抓幾顆去泡,那長長的也葉子舒展開來,味道很濃,有股特有的清香。

在上海減肥的時候喝過鐵觀音,味道如何忘記了,隻記得很刮,喝完了覺得胃裏空空蕩蕩,似乎油水全都清洗幹淨。

這一次,家裏所有的茶葉都喝光了,實在無物可喝,想起朋友送的普洱,連忙上網查詢,也問網友,怎麽喝這茶。都研究好了,家裏沒有茶壺,也沒買到好的,隻能拿了一隻大杯子,第一遍用滾開的水洗茶,即把水倒入杯子,把茶葉泡開後迅速倒掉,再泡第二泡,倒入茶杯中引用。

接著第三泡第四泡,現喝現倒入開水泡。

顏色是極好的,紅得好看。中國人命名喜歡看本質,老外喜歡看表麵。所以這種發酵過的茶,中國人叫紅茶,老外看著茶葉黑乎乎的,叫黑茶。

味道?我喝下第一口的時候,感覺古人真是智慧,命名茶為“湯”是再貼切不過了。我當時的感覺就是“湯”,而不是“茶”。發酵之後,茶的澀味已經全無,似乎綠茶的香味也沒有了,隻剩下“湯”味。

無論如何,不難喝,嗬嗬。

給個圖哈 ~~~~~




茶杯我喜歡西式的,不喜歡中式蓋碗茶杯,也不喜歡光禿禿沒有托盤的茶杯。


再秀秀前幾天在 WINNERS 買的幾樣得意的小東西——

一個是檸檬黃色的皮夾子。上次回國,本來想買幾隻好的,可是看來看去,說實在話,國內賣的皮夾子都不適合在國外用。一個是顏色少,再就是功能差,裏麵放卡的地方不夠用。國內是卡少呢,還是大家用另外的夾子放卡?

這個皮夾子才 15 刀,裏麵放卡的插袋極多,還另外附著一個透明塑料的卡袋。小蜜看了第一反應是:“這個錢包可以放很多卡!”

打算以後碰到了好顏色好款式就多買幾隻,自己不用也可以拿回國送人。











另外一個是放瓶子的袋子,我去健身中心的時候把洗發水護發素潤膚露全部放在裏麵,洗澡的時候把瓶子拿出來放在地上,這個袋子可以掛在門鉤上,不沾水。

袋子本身是全棉的,可洗,裏麵有插袋可以放剃刀和梳子。這樣豎著放在運動袋裏,不占地方,還有條理。

這個袋子也很合算,才 7 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