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打开可以更亲近

yaggie (2009-01-06 09:18:55) 評論 (0)

                        

/葉峻廷

我是家中長子也是長孫,從小爸媽忙著事業,平日教養我的責任就交給阿嬤。阿嬤常說∶「家裏母雞小雞要帶好,不要怪外麵的老鷹太凶。」所以阿嬤的家教非常嚴格,養成我剛毅木訥、拘謹樸實的個性。

 

我是個沒有經曆叛逆過程的好兒子、好孫子,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父母親常在假日帶我們去玩,我習慣貼心的為家人搭帳篷、做些瑣事,然而不愛說話的我,雖然也會和父母閑話家常,卻還不習慣分享內心事。

 

然而自從2007年底進入太極門練功研修後,在道館裏見到師兄姊會打開內心分享自己的成長,把個人的缺點與修改曆程毫不保留的與大家分享,一點也不做作或藏私。耳濡目染下,我也習慣主動和父母溝通,找他們聊天,分享心中的感受。

 

尤其我平時在山上教書,隻有在周末才有機會回家,於是十分珍惜這段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常常和父母一聊天就到深夜,欲罷不能,感覺和父母親之間心的溝通更親密了。「聊天談心」對許多人來說好像吃飯一樣,但對我來說這是一種新的學習,畢竟我是個較內向害羞的人! 

 

之前班上有個令人頭疼的學生,他的脾氣很倔強,常與別人發生爭執,加上他的塊頭大,感覺對其他小朋友特別凶,大部分學生都很怕他、忍讓他。尤其當老師問起衝突過程時,他幾乎都認為是別人的錯,而且態度不佳。

 

麵對老師的嚴厲,他曾有二個禮拜的時間以肚子痛為借口不來上學,造成師生間關係的緊張。在我接觸到他時,我決定在放學後陪他完成功課,雖然會影響我的休息時間。過程中碰到他出問題時,我都會生氣並用嚴厲的方式對待他,抱怨他影響了我的情緒和生活。

 

後來跟隨父母親在太極門練氣功、修身養性,經常聽到師父的諄諄教誨∶「要改脾氣」!每當我發過脾氣之後都會深深自責,於是不斷的自省,思索自己該如何像師父帶弟子一樣,用正麵鼓勵取代責罵呢?透過一次次的反省與修正,我從這個學生身上,學到有彈性的處理事情,在麵對他出問題的時候,不跟他賭氣、計較為何不聽話沒寫功課、跟同學吵架?

 

我讓自己心靜下來,想想真正能幫助他的方法。後來每當他又不做回家功課時,我會讓他知道回家做功課是為了複習當天在校所學的課程,如此才能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後來隻要他沒有完成功課,我一定堅持請他務必於第一節上課前完成,否則就必須犧牲下課時間補寫,果然在我的循循善誘下這個學生逐漸改善作業缺交的習慣。

 

感謝師父提供一個這厶好的地方,讓我學習如何彌補個性上的不足。現在我在學校不管是晨會報告、行政會報或畢業典禮發表感言甚至同事之間的互動,都更能自在的侃侃而談,在教學上我也學到不少好功夫,這可是持續研修練功的成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