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驗你的心理承受力

艾麗思筆記 (2008-10-15 09:16:51) 評論 (21)


沒有任何壓力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雖然世上盡有暫時逃離在壓力之外的人.


如何減壓的問題,讓眾多的心理醫生有了飯碗,可是......


我不相信他們.


記得係列劇>裏麵有一集凱瑞心情不太好,朋友們都勸她去看心理醫生,而且很奇怪她居然沒有自己的心理醫生還活得好好的.


她半信半疑地去了,似乎是為了給朋友們的關心一個交代,可是她心裏明白,她並不相信這種心理治療.


我還清楚地記得她和心理醫生的交談很尷尬,兩個陌生人,完全不知從何談起.那看上去非常專業的女醫生按照慣例問她問題,凱瑞斟酌著如何回答,因為她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跟一個陌生人談自己的心事.


這次看醫生她最大的收獲是結識了一個帥哥,然後,她又開始活得好好的.


這一集讓我深有感觸,我甚至覺得這部係列劇的編劇骨子裏是對心理醫生不以為然的,因為凡是提到這種事的時候,情節都比較搞笑.特別是有幾次大規模的心理谘詢,場麵都很無聊很諷刺,那些著名的專家們說的都是如雷貫耳的老生常談,對於相信老生常談的人來說也許有效,但對於象凱瑞那樣可以自說自話,甚至不斷進行自我診斷的人就毫無意義.


我相信心理治療應該是個很嚴肅的專業,我也相信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獲得了他們所希望得到的東西.


可是......我自己還是無法接受.


我很懷疑跟一個純粹的陌生人,即使他是專家,我可以說出內心的感受嗎?


好像不能.


肯定不能.


也許這種心理抵觸來自不信任,即使我對麵坐著佛洛依德,我好像也張不開嘴.除非我已經孤注一擲,把他當作最後的稻草.


因為他是陌生人,我不覺得麵對陌生人就可以毫無顧忌地談論自己.


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也沒有過這樣的願望.


從純粹外行的角度看,人們去找心理醫生,是因為自己無法真正了解自己的問題,所謂旁觀者清.


所以有些心理醫生也有自己的心理醫生,這並不可笑,而是現實.


而且,人們對於”專業人士”或者再高一點,對於”專家”,有一種依賴般的信任.這真有點兒象以前我遇到過的一個同學,談話時如果是別人說的什麽,她便表示出極大的懷疑,而同樣的話如果聽到是教授說的,她就開始認同.


這讓我覺得很滑稽.


不過最好不要誤會,我對心理醫生這個職業並無惡意,相反我很佩服,因為看出別人的心理症結其實是最難的,絕對不是象平常彼此之間挑刺那麽容易.因為一般人們習慣於對別人挑剔,卻很難真正看懂後麵的謎團,更不要說還需要找到解決的方法了.


說來說去,隻因為我不是個傾訴型的人,我的心理小屋相當的封閉.


所以回到最開始如何解壓的問題,象我這麽個自閉的家夥,怎樣釋放緊張的情緒呢?


認真想了一會兒,好像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有點兒混混沌沌.


女人最喜歡的購物是不行的,本來兜裏沒幾個錢,都花了估計更鬱悶了.


聊天更不行,我從不覺得別人可以解決我的問題,我也不喜歡安慰,除非安慰可以解決問題,尤其討厭跟我說明天會更好之類的話,這些虛幻的東西我從來都不信.


安慰都是空洞的.


我知道有很多人喜歡被安慰,可我不行.


旅行不錯,以前梁實秋寫旅行時曾經說,出門在外免不了被風吹雨打,然後倦鳥知還,想起家的好處來,把那些不可容忍的又變成暫時可以容忍的,“如此的折騰幾回,這一生也就差不多了.”


也可以看看超級刺激的動作片,比如>,看看別人更緊張更壓抑的生活,這樣的對比居然也是另一種放鬆.


說不清,還是不說了吧.



在網上看到兩張圖,ZT如下:


都是靜止的圖片。不過,你看到的這些靜止的圖片是不是在動呢?


據心理醫生說,圖片與心理承受力有關,你的心理承受力越強,圖片轉動越慢。 


美國曾經以此作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測試,他看到的圖片是高速旋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