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4 08:18:31 by 中國攻台聯盟 中華網論壇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3/27/20080714/14965849.html
最近網上一直有流傳,中國和印度就邊界談判要達成協議,根據目前從網上收集的信息看,我國對解決藏南地區領土爭議,,最有可能結果有三個方案:
1. 收回門隅的達旺、德讓宗及下察隅的瓦弄;至於洛隅地區,象征性地收回一些地方即可。共計收回約一萬平方公裏土地。
2.兩個方案二選一:一、門隅地區,收回達旺、申隔宗、德讓宗,邊界劃在邦迪拉山口附近,其餘地方放棄; 二、門隅地區收回達旺,下察隅地區收回瓦弄,其餘放棄。
3.門隅地區,收回達旺,邊界劃在西山口一線。其餘地方放棄。
這三個方案中,可能性最大的是第三個。 而且印度不會白給達旺,我們肯定要用其它地方交換。據說有可能把下察隅的原來劃在我方一側的兩塊地劃給印度。也有傳說,我國可能在阿克賽欽地區做一些讓步。這個方案也是我們能獲得最少利益的方案,是最不能接受的,不要忘了這片領土:
——相當於一個江蘇省、一個浙江省;
——相當於三個台灣、六個北京;
——相當於一個匈牙利、兩個丹麥、三個比利時;
——相當於六個科威特;
——相當於十個英阿爭議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相當於二十個日俄吵得不可開交的北方四島;
——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一國被另一國強行侵占的最大一片土地;
——是中國版圖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對於目前局勢,我們與印度達成任何邊界協議,都要犧牲很大的國家利益,我們完全不用忍受這麽大損失而急著與印度達成協議,為什麽要急於與印度達成協議呢?可能有人認為兩個國家都是正在崛起的大國,都至力於發展本國經濟,兩國理應發展良好關係,為了給我國創造一個和平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目前影響兩國關係障礙就是邊界問題,為了盡快與印度建立良好的國家關係,消除影響兩國關係發展的障礙,哪怕是放棄需要收複領土這樣國家根本利益。但事實上印度是利益的實際獲得者,理應他們采取主動來改善兩國關係,而實際印度卻對中國充滿敵意,而是中國這個在邊界喪失利益的國家卻在主動采取行動來改善兩國關係。這主要由於我國現下主要任務是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對外奉行睦鄰友好的和平外交政策,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和平穩定的外部條件,在中國主動示好下,兩國關係得到很大改善,但印度卻不時傳來不和諧的聲音,在我國14鄰國中,印度是唯一一個敢明目張膽把中國作為主要假想敵的國家:
2005年5月,印度在拉賈斯坦邦的博克蘭進行5 次核試驗,實驗後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致信美、日、俄等國領導人為其核試驗進行辯解時稱:實驗目的是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近來多次攻擊中國,其意圖是在為其核試驗找理由。印度對中國的敵意昭然若揭。
2006年10月18日亞洲時報在線報道,印度海軍計劃在東海岸建設一個新的海軍基地(維薩卡帕特南海軍基地以南五十公裏),建成後,將是印度東海岸第二大海軍基地,目的之一是牽製中國海軍在區內的活動。該基地位於印度東部海軍司令部所在地維薩卡帕特南海軍基地以南五十公裏,新基地距離孟加拉國和緬甸的位置相當理想,中國海軍在這兩個國家的存在早已對印度構成威脅,這樣一來,印度海軍就足以能“監視和傾聽”中國海軍在那裏的一舉一動。
2007年4月12日試射了射程達到3000公裏,可攜帶核彈頭的烈火3導彈,令人吃驚的是:印度電視台的示意圖把北京畫成了目標。該導彈射程覆蓋中國的北京、上海等整個亞太地區,其針對中國的敵意不言而喻。
現在,印度的目光更多不是放在它的宿敵巴基斯坦的身上,而是轉移到了中國。在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印度都建立起了可監督中國的監聽站;在哈薩克斯坦,印度還有一個空軍基地;而在蒙古,它還有一個太空監測站, 2007年印度在塔吉克斯坦的阿伊尼空軍基地部署軍隊。這三國都是中國的鄰國。
2007年8月印度與蒙古正在計劃擴大並升級位於蒙古境內的一處監聽站,此外,印度希望在蒙古境內設立所謂早期預警雷達係統;2007年8月下旬,印度還將發射首顆專用軍事衛星CARTOSAT 2A。出人意料的是,這三大舉措的目的竟然驚人一致:監視中國導彈。
2007年9月印度、
/>
從上麵可以看到,印度拉攏日本、蒙古、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美國、澳大利亞、越南、我國台灣等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妄圖在我國周邊形成一個戰略包圍圈,一切充分說明印度的敵意。在邊境上,印度也是小動作不斷:
2006年5月7日印度“阿魯納恰爾邦”人民黨議員卡倫在一次演講時聲稱印度塔克金邊境的一位邊民因不慎進入“被中國占領”的薩德龍朱山穀而被中方“綁架”。
2006年05月12日印度正在與中國接壤的東北部地區大力修建公路,便於印軍調動。
2008年2月27日文章,媒體渲染中國入侵邊界,印度政府稱向中印邊界增兵是出於實際需要。印度政府周三表示,已將6000名士兵部隊轉移到印度、中國和不丹三國交界處,並強調說這隻是常規動作。
2008年3月26日《印度時報》報道稱,中國上周在與西藏接壤的尼泊爾部署軍力,以便監控過去數日內在尼泊爾境內發生的藏人抗議活動。
Zeenews新聞的文章稱,首批兩個蘇-30MKI戰機中隊將在明年3月前部署到提斯普爾(Tezpur)空軍基地(該基地位於印度東北部阿薩姆省北邊,靠近中國西藏地區),更多的蘇-30MKI將在2009年年底前部署。
而印度媒體也不斷渲染中國入侵論:
2007年5月7日印度人民黨的一名議員日前聲稱,中國邊防軍“入侵”阿魯納恰爾邦20公裏,且在當地修建包括直升機降落平台在內的永久性軍事設施。
2007年10月,《今日印度》報道稱,中國軍隊僅“今年以來便入侵印度130次,而實際上,遭到“中國軍隊入侵”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一直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2007年10月21日,一名來自該邦的印度議員又在議會指責中國軍隊入侵,“摧毀了當地一座佛像”。
2007年11月8日前後,中國軍隊摧毀了這兩座碉堡附近的一些哨站,並在“動手後迅速返回”。
2007年11月21日一名印度議員汙蔑“中國入侵阿魯納恰爾邦”。
2007年12月1日《印度時報》又援引匿名陸軍軍官的話稱,中國軍隊越界打擊,拆毀了印軍幾個哨所和掩體。
………
不要小看媒體這些無中生有、添油加醋的渲染,這些言論會潛移默化影響印度百姓對中國的敵視,影響政府對中國的態度,而且一般對某國將要采取軍事行動前,都要采用這樣的宣傳伎倆。
為什麽印度這個邊界利益的獲得者這麽敵視中國呢?原因就在於“大印度聯邦”在作祟。
/>
難道我們真的要失去藏南這片九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嗎?有人提議武力奪取,這是最不明智的想法,我國好不容易獲得的和平發展環境怎麽能這樣輕易放棄呢?目前我國正步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是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在國際上,實力才是最大的資本,弱國無外交,貧國是沒有話語權的。諸位也不要悲觀,我們還是有機會拿回這片神聖的領土的,那就是捏住印度的七寸,印度的七寸在那裏?談論這個問題前,咱們先看看中印兩國的談判曆史。
1981年,黃華副總理兼外長訪印,兩國商定輪流在北京和新德裏舉行邊界問題談判,卻始終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主要是由於印度過去一直缺乏靈活性和務實性,長期采取十分僵硬的“寸土必爭,寸土不讓”立場。印度國內輿論也“一邊倒”,似乎誰要是說出“妥協”的字眼,就是“不愛國”。中國曾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印度則要求分段解決。總體來說,印度對待協商解決邊界爭端比較消極,但進入2005年,印度對解決邊界問題變的比較積極起來。
為什麽印度2005年後積極起來呢?不是印度為了改善同中國關係,而是邊界力量對比優勢正向中國傾斜,“與一個崛起中的中國談判,總比跟一個已經崛起的中國談判,要好得多,所得的甜頭也較多。”這一切源於青藏鐵路的建設。2005年10月15日,青藏鐵路正式完工。解放軍在西藏的軍事部署、後勤補給及機動能力,也隨著青藏鐵路的落成而大大提高。使印度有了危機感,促使他們加快政治解決邊界問題,但現在中國與印度達成協議,會喪失許多本應獲得的利益,因為時間優勢在中國一方,越拖中國獲得利益越多。
而到了2007年,才真正讓印度感到恐懼,那就是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意外的在尼泊爾獲得料成功,這使印度危機大增,也給中國一個和平收複藏南的機會,這也就是為什麽2007年後印度媒體掀起中國威脅論的高潮的原因。為什麽印度會恐懼,究其原因,就是印度有一個軟肋,那就是印度與錫金,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同時交界地帶的地區的古裏西亞地區。這個地區就是南亞與東亞的十字咽喉路口。麵積也不過5000平方千米左右。控製了這個地區就可以通過該地區同時進入5個國家。印度在這個地區駐守接近三個精銳的山地師。可見是極為重視的。中國境內離該地的最近的是亞東鎮。離錫金南麵國境線不過50千米,離大吉嶺和古裏西亞不過80公裏。而印度夾在尼泊爾與孟加拉國之間的領土南北向最窄處不過10多公裏寬度,離亞東鎮南端最長不過110公裏左右,這就是印度的七寸,捏住這裏,印度在整個邊界陷入被動,印度東北部的曼尼普爾邦、阿薩姆邦、那加蘭邦、米佐拉姆邦、特裏普拉邦、梅加拉亞邦六邦就會脫離印度獨立,印度東北部六個邦地方獨立或者自製的要求比較強烈,有大大小小十幾個反政府武裝組織,持續爆發分離主義騷亂,“那兒幾乎天天都有槍聲,死一兩個人是很平常的事情。”
這也是印度在邊界談判拒不讓步的主要原因,一旦中國軍隊駐守傳統邊界線,印度就要看中國眼色行事,否則隻要動用很小力量,就能閹割印度。
印度雖然近來經濟發展迅速,但印度經濟發展嚴重失衡,城鄉差距懸殊,政府當局又無視地方居民疾苦,使百姓揭竿而起,組成叛軍,反抗政府,在印度都會經濟發展蓬勃的同時,都市以外地區的叛亂活動也愈益猖獗。印度目前全國二十八省有十二個省,全國六百多個地區有一百五十二個地區,已被官方列為“極端主義分子影響區”。印度大約每六人就有一人生活在暴力和血腥的叛亂環境中,在全國所謂的叛亂三角地帶──從西北的查謨暨克什米爾省到東北的阿薩姆省和曼尼坡省,再南下到南方的安德拉省,超過一億七千萬人處在武裝叛亂勢力的影響下。而其中東部的毛派武裝是其中佼佼者,毛派遊擊隊說,他們是為印度的窮人與無地者爭取權利。他們在印度的西孟加拉省、比哈省、奧裏薩省、加爾克漢德省、恰蒂斯加爾省與安德拉省六個地區非常活躍,當地經濟活動和居民生活都遭到程度不等的影響。印度總理辛格曾經形容,毛派遊擊隊是印度國內治安單一最大的威脅。 例如印度毛派遊擊隊2007年6月宣布“經濟封鎖”加爾克漢德省兩天,在封鎖期間,毛派遊擊隊攻擊火車站、殺害民兵、破壞鐵軌、爆破電塔等,果然就以武裝暴力方式讓該省經濟活動癱瘓兩天,行事效率更勝於政府當局。
而活躍在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的“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是東北六邦中影響最為廣泛組織,該組織鼓吹用暴力實現獨立,建立一個“由阿薩姆人主宰政治和經濟命脈的國家”。時至今日,該組織針對當地政府的武裝行動仍非常頻繁並控製阿薩姆部分地區。印度在那兒部署大量武裝部隊,已經持續了數十年的“武裝部隊特別權力法”依然有效。由於該法令允許駐軍“可以對任何可疑人員采取任何先發製人的手段”,許多無辜民眾含冤入獄,從而在社會上引發了更多的騷亂和衝突。
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在尼泊爾獲得成功後,印度害怕尼泊爾毛主義給印度毛主義幫助,更怕中國給印度叛軍以幫助,所以2007年,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在尼泊爾獲得成功,印度就感到危機的臨近。
具體措施為:一、延伸青藏鐵路到尼泊爾,促進尼泊爾經濟發展,二、援建尼泊爾鐵路和公路建設,為尼泊爾經濟發展提供基礎設施建設,三、鼓勵中國企業到尼泊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