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處於埃及西奈半島西側,橫跨蘇伊士地峽,處於地中海側的塞德港和紅海蘇伊士灣側的蘇伊士(al-Suways)兩座城市之間。1859年由蘇伊士運河公司破土動工,1868年8月18日修成,11月17日正式通航。沿途利用大、小苦湖等原已幹涸的湖沼和窪地作為航道。剛修成的運河全長162.5千米,連同伸入地中海、紅海河段總長173公裏。水麵寬52米,水底寬22米,河床深7.5米。

通過時間平均為15小時。
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有時人們通過從船上卸下貨物通過陸運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紅海之間實現運輸。
蘇伊士運河是連通歐亞非三大洲的主要國際海運航道,連接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聯結起來,大大縮短了東西方航程。
它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之一。與繞道非洲好望角相比,從歐洲大西洋沿岸各國到印度洋縮短5500—8009公裏;從地中海各國到印度洋縮短8000—10000公裏;對黑海沿岸來說,則縮短了12000公裏,它是一條在國際航運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際海運航道,每年承擔著全世界14%的海運貿易。
埃及是第一個開鑿貫穿尼羅河及支流,連同地中海和紅海的人工運河的國家,這項工程可以追溯到法老SENAUSRET三世約公元前1874年。運河被廢棄以至泥沙淤塞然後又重開了若幹次:
SITY一世時期的運河 公元前1310年
NKHAW時期的運河 公元前610年
DARIUS時期的運河 公元前510年
PTOLEMY二世時期的運河 公元前285年
ROMANS 時期的運河(TRAJAN國王) 公元前117年
AMIR EL MOEMENEEN時期的運河 公元後640年。隨著穆斯林征服並開放了150年
蘇伊士運河實際上是第一條連通地中海和紅海的通道。1869年11月17日蘇伊士運河向國際運輸開放。
蘇伊士運河於1956年7月26日收歸埃及國有。
蘇伊士運河總計被關閉了5次,最後一次最嚴重,長達八年之久。
蘇伊士運河於1975年6月5日向海運重開。
1956年10月29日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入侵埃及,蘇伊士運河戰爭( 亦稱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
1967年中東戰爭,以色列占領埃及西奈半島,兵臨城下,蘇伊士運河被迫停航8年之久,直到1975年6月5日才又恢複航運。
以上資料,來自網絡,阿尤整理,對不對不知道,僅供參考。
這次,有幸全程遊覽蘇伊士運河,隨手拍了些照片,給大夥看看。也不知道是什麽地方,也不知道地名,亂拍一氣。
看到這條運河,真地感到驚詫,就像長城。
這次遊覽,總共用了17個小時,從北到南。
這是塞德港淩晨3點左右。


穆巴拉克大橋。早上8點左右。









運河的兩岸


太陽熱的要命,這幅照片,拍了3次,還是對不準焦距,不知為什麽。
大概是相機真的變傻瓜了。溫度太高。










汽車渡口。運河方便了海運,卻割斷了埃及東西方的路運。











日本戰艦和中國貨船

夕陽下的紅海

美麗的蘇伊士港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