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是中醫學專有名詞。如果你出現咽喉幹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幹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狀,中醫就認為是“上火”了。 其實,不論你是哪兒不舒服了,也不論你是怎麽不舒服了,到中醫那裏一看,中醫用留著長指甲的手在髒髒的小枕頭上一切你的小脈,用比你還味兒的鼻子一聞你的臭嘴,再用他那無神兒的眼睛一看你的菜臉兒,(正所謂望、聞、問、切)一句讓你雲山霧罩五體投地的話:“上火了,下下火吧!”
中醫理論是一個相當相當複雜的東西,它融入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曆史、文化、文明、民族、迷信、荒謬、杜撰、故事、虛無、經驗、炎黃、植物、五行、哲學等很多很多的東西。如果鬥膽說中醫不好,你就等著挨中華兒女的扁吧。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稍微有點知識的人 (初中畢業即可)或者是智商超過90的人,你就會對中醫理論有很多質疑。大的咱不論了,就說“上火”!
“火”是如何產生的呢?中醫理論認為:“火”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熱之邪”的侵襲而引起“上火”症狀;二是機體內存在的能推動生命機能而看不見的“火”,由於陰陽失調,失去了正常潛藏功能,浮炎於上,而引起“上火”症狀。 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情緒波動過極,中暑,受涼,(受涼也可以引起上火,真辨證真哲學 – 作者注)傷風,嗜煙酒,過食蔥、薑、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以及中毒、缺少睡眠等都會“上火”。 其實那意思就是說,隻要你活著,你就上火。
中醫還對上火做了很多細分。(這就完善了中醫對上火的不合理解釋)把頭昏、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征象叫“上焦火”,把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髒腑 開竅把目赤腫痛稱“肝火”,鼻扇氣喘稱“肺火”,口舌生瘡稱“心火”等等。結合內在病機,這些火還可統分“虛實”兩大類,症狀重,來勢猛的屬實火;症狀輕,時間長並伴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的屬虛火。我靠, 真累!
中醫說:治療“上火”要注意兩點:一是選用中藥,而不盲目投用西藥。因前者是調理全身以治本,後者卻隻能針對症狀治其標。二是遵照中醫理論辨證論治。如治“中焦 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導赤散等,治“實火”用三黃片、牛黃解毒片等藥徑直泄火。
這未免太狹隘了吧!
世界發展到了今天,每年在研究醫學投入有千萬億美元。近百年來,世界醫學有了千千萬萬的進步和發明。心電圖、X-ray, 、激光治療、伽馬刀、核磁共振、CT-Scanner,、Diagnostic Kits 等等等等數不勝數,而我們偉大、光榮、正確的中醫還在沉迷於上火下火虛火實火千年前的華佗的刮骨療毒幾百年前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在中醫學的發展過程中相比於世界醫學的發展我們看不到什麽進步。隻有一個字:唉!
見過許多中醫也見過許多老中醫,每一位中醫或者是老中醫都對中醫理論有自己的理解。融入了自己的經驗、觀點和看法,正所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而“上火”則是每一個中醫對病人最常用的診斷結果。
我現在一聽到中醫這倆字我就“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