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lary淚眼注視民主黨總統角逐者Barack

LevelII (2008-02-07 12:21:58) 評論 (58)

超級星期二的初選已經落幕。就所得選舉投票代表數來看,喜來瑞在星期二的斬獲差強人意;但展望未來,如果奧巴馬沒有意外,他可能會代表民主黨人在11月競選美國下屆總統。之所以不看好她的前景是因為她競選本身方麵的原因。

還是在元月初的時候,奧巴馬在愛和華州首戰得勝,其勢頭之猛差點要粉碎她的總統夢。在這種危急狀態下,她一改原先的競選方法及策略,並力圖重整競選團隊,再加上她本人含淚訴說的免費廣告,讓她在NH扳回一局,為自己的總統夢注入了極其幸運而難得的活力。不難設想,如果沒有那次的勝利,她也許也象前紐約市長一樣被淘汰了。

可是,禍福相依。她在NH的取勝,使她“終止”了要重整競選團隊的舉措,以致於她的競選又落入了讓她在愛州敗北的陷阱:她和選民之間隔閡依舊。這一點現在很明顯地體現在競選經費的籌措上:奧巴馬一月從大量新人身上籌得32M,但她卻得用自己的財力為競選注入5M,競選幹部也放棄薪酬而工作。奧巴馬和她的差別不是很大嗎?!

造成這種局麵的根本原因在於她和普通選民的距離太大:從去年11月份到現在,我隻收到她的團隊對競選建議的一封千篇一律的回複;但是,奧巴馬陣營以各人名義給我寄了五六十封電子信。如果以此為標準來讓我投票的話,我的票會投給誰不是很明顯嗎?

除了不能和選民加強聯係外,她的競選團隊的能力不足也讓人瞠目結舌。奧巴馬打擊她的致命武器之一是:她雖然有經驗,但判斷力不行;沒有正確的判斷力,經驗就不值一提了,就象有經驗的副總統氣你和前國防部長拉什麽沒有讓美國取得伊戰的勝利一樣。

奧巴馬使用這一利器的根據隻有一個:他從一開始就反對伊戰。對此,喜拉瑞的陣營就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嗎?

時移勢異。伊戰現在已經不是美國選民最關心的問題了,取而代之的是讓人愁苦的美國經濟。早在去年問題還遠不明顯的時候,喜拉瑞就呼籲采取措施來避免今天的糟糕局麵。事實證明及現在政府的措施都證明,她當時對經濟的觀察和解決方法都是對的。這不是她有良好判斷力的力證嗎?在今天,不是更讓人接受嗎?但她本人和競選團隊卻意識不到這一點。

還讓她前途暗淡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她又在用使她愛州蒙羞的策略而不自知:對於看似沒有勝利“絕對把握”的選戰就別用心打,把精力放在重要的大州上。這聽起來很合理,但實際上現在卻行不通了。她在愛州的結果及其後的影響就是一例;共和黨人前市長朱什麽的也是一例。在這種情況下,她怎麽還可以漠然對待2月將要舉行的幾個州的競選呢?

現在,她的競選財力當然已經比不上奧巴馬了。但是,競選並不是一定得花錢如流水。象共和黨的那個老麥,雖然曾經破產,但他還是堅持和選民直接對話。老麥能做,她怎麽就不能做?她不能飛到華盛頓州天天和選民麵對麵競選嗎?華盛頓的當權者大都支持她,她努力在這裏取勝,就是讓她的總統夢得以繼續的最好措施。

從這兩天的情況看,她還是依重過去讓她失敗的那些人,采用讓她失敗的策略,她和那些人又不利用讓奧巴馬致命利器失效的反擊。如果這些不改變的話,到8月民主黨聚集丹佛挑選總統侯選人的時候,她隻能雙眼朦朧地注視台上的奧巴馬了。

(小腳板,雖然我們都喜歡喜來瑞成為民主黨總統侯選人。但形勢不由人,也許該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