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羅丹博物館看羅丹(一)
羅丹博物館看羅丹(一)
《 漁 歌 子 》 : 江上行船險處多, 青山兩岸對相過。 漁父唱,有歡歌, 浪打風吹雨一蓑。 一 古 鬆 子
羅丹博物館看羅丹
(一)
古鬆子
新年的時候,應朋友之邀去了一趟法國巴黎,當然又去了羅丹博物館(去過三次了),不同的是這次去特意拍了不少照片,選出一些,分次與各位共享。這是第一組。

思想者

鋼琴家之手
古鬆子其它博客請擊點下列:古鬆子雕塑博客古鬆子詩詞博客古鬆子攝影博客古鬆子劇作博客古鬆子音樂博客古鬆子國象博客古鬆子經濟博客古鬆子國政博客
罷了 發表評論於
真是曲徑通幽,才知道先生這裏有這麽多好玩的東西。
一說到羅丹,腦子裏第一浮現出來的就是他那個舉世聞名的銅雕《沉思者》。聽說《沉思者》本來是要放在羅丹未完成的銅飾浮雕《地獄之門》門頂上的。沒有人知道羅丹為什麽要把《沉思者》放在“地獄之門”的門頂上,或許因為人心的思考和生命的死亡都是一件極為沉重的事情吧。
每當我看到這個每一寸肌肉都充滿了力量的銅像,我就會想,“他”用盡全力通過精神想去抓住的東西到底是什麽呢?是欲望?是狂喜?是呻吟?是痛苦?是悲壯?還是虛空?或許是羅丹說的那種無所不在的“意念”?或許是通過肢體語言與五官表情透露出來的羅丹自己的靈魂狀態?
一個多世紀的沉思使“沉思者”變成了一塊時間的岩石;我仿佛看到在時間的河流裏,我們一個個走過這塊岩石,進入了亙古不斷的輪回之中。。。
** 順便還瀏覽了樓主一些其他的博克,很不錯。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