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打坐了一段時間,應該說效果不錯,但是對打坐時可能發生的一些情況缺乏準備,我就提醒了一下,問:如果發生了那樣的情況,怎麽辦?
她注意到了我提醒過的收功的重要性,就想到了冷靜收功。
她說的不錯,無論遇到什麽情況,都要冷靜,這是對的,而且非常重要,和心理打交道,不冷靜,一定問題叢生混亂不堪。
然而情況千變萬化,隻是會收功,是應付不了的。
有朋友可能會奇怪,打坐就是在那裏傻坐著,坐累了站起來,能遇到什麽情況啊?危言聳聽吧?
這話也不能說錯,一般情況,問題都不大,稀裏糊塗也能應付過去,原因很簡單:遇到的情況,基本上都是和水平有關係的,什麽樣的水平,就遇到什麽樣的問題,超出能力的問題,不大遇的到,遇到呢,情況也不會太嚴重,所以一般都能糊弄過去。
所以,也用不著太擔心,不要以為打坐修行就是玄之又玄,就一定發生些雲山霧罩的事情,就怎麽樣怎麽樣了。
即使遇到了,也沒什麽大驚小怪的,沉著應對,冷靜處理,都不會有什麽大問題。佛說一切唯心造,一切問題都是我們自己的身心折騰出來了,自然我們的身心也能處理好,就看你怎麽對付了。
那麽,打坐的時候,能遇到什麽意外呢?
先說比較現實和簡單的。
當然,我這裏說的,有些是常見的,有些是不常見的,防患於未然。有句話說,有些錯誤一次已經太多,真遇到什麽了,萬一一緊張,手忙腳亂之下,應對失措,那就麻煩了。所以,先提醒一下,心裏有個譜,也就有了底。
正常情況,剛開始打坐,遇到的就是手腳酸麻和“八觸”。
手腳酸麻比較簡單,就放鬆了按按揉揉,活活血就行了,隻要不突然跳起來站起來,都不會有什麽問題。
所謂“八觸”,就是打坐的初期,身體會變得敏感,氣機發動衝擊病灶,身體就有各種各樣的反應,與平時我們遇到的身體的感受不同,容易引起緊張。
具體的,“八觸”是指“動、癢、涼、暖、輕、重、澀、滑”八種感覺。
大致來說,動指身體的某個部位跳動;癢是某個部位或者某個點瘙癢;涼暖,就是感覺某個部位冷或者發燙;輕重,覺得身體輕飄飄的沒有了重量,或者重如泰山;澀是覺得身體某處幹澀或者麻木,仿佛沒有生命;滑則是潤滑之感。
“八觸”也是個大概的說法,也許還有別的,比如某部位失去感覺,有些地方紅腫之類,不過處理辦法都是一樣。
在發生以上問題時,關鍵是不要緊張,隻當沒發生,把身體看做不是自己的,堅持下去,過段時間自然就消失了。
這個階段,我們隻關注開始和結果就可以了,中間的變化過程,讓身體自己解決。原理和細節,我們不做老師就用不著管,也不要去思考為什麽等等,徒增煩惱,於事無補。
“八觸”的問題,基本上是發生在打坐初級階段,過段時間以後,身體內部調試好了,就不會再有了。
也有比較嚴重的情況,比如身體某部位發生了潰爛,或者發生嚴重的炎症,那樣的話,就應該去醫院醫治,不要硬扛。當然,如果我們是專門修行,有時間有環境那無所謂,信心堅固的話,借此消業可矣。但我們生活在現實世界裏,有無數的事情等著去做,硬扛的辦法並不可取。
另外,如果硬扛,也會引起世俗社會的誤解,造成很多其他麻煩,於人於己,都沒有好的影響。
打坐的過程中,也許會被突然幹擾,比如孩子突然哭了、電話鈴響了、外麵打雷等等,可能會出現心神渙散的情況,這時候不要驚慌,可以一邊默念佛號或者咒語,一邊快速的用上篇講的收功方法收功。無論有什麽意外,頭腦冷靜都是第一要務。如果收功完畢還是有心跳過速等等症狀,就慢慢的踱步,等心情平靜以後再處理其他事情,切忌立刻轉入緊張狀態。
也不要再繼續強迫自己打坐,以為自己能在打坐的狀態裏調整好——如果你有那個能力,也不會被那些事情影響了。打坐修行不能賭氣,要順其自然。更不要想著一蹴而就,一次就成功。
如果在特殊情況下,沒有充足時間收功,就在心裏把收功的過程想一遍,抽空再補。沒時間補的話,也要讓身心過渡到平常狀態。
在進入打坐狀態和離開打坐狀態時,都要緩慢過渡,不能匆忙轉折。
“八觸”基本上是生理反應,差不多每個人都會遇到,情況也許各自不同,但都是一個層麵的問題,隻要懂得應對,不會出什麽嚴重的問題。
坐了一段時間以後,身體淺層的問題都會解決的差不多了,“八觸”的現象會漸漸消失。後麵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很少見,但一旦出現時應對失措的話,後果就比較嚴重,大家先了解一下有備無患。
這些偶爾發生的情況,大致上可以分為六類:眼耳鼻舌身意。
打坐的時候,進入到比較深入的狀態以後,也許會出現幻視幻聽的情況: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顏色,各種各樣的東西,各種各樣的場景,也許是親人也許是猛獸,也許有人會看到自己,也許有人聽到神仙和你說話,也許告訴你很誘惑的事情,等等,無數的可能性。當然這些未必是真的“幻”,或許是真的“有”,但不論如何,我們都要當作是“幻”,不去理它,不管它速天崩地裂還是什麽,一概不理,用禪宗的話就是“遇佛殺佛,遇魔殺魔”。切記!
鼻子也許會聞到異味,或者極香或極臭或如何,舌頭嚐到異味,身體發生異樣等等,意識裏,也許會產生無數的聯想如脫韁野馬,所謂“心猿意馬”者,等等諸多現象,任何可能性都會有,數不勝數。
發生以上的情況時,重點也還是冷靜,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辦事定”,這時候就顯出有正知正見的重要性,如果沒有的話,很容易被境界和外界誘惑,走入邪路。
各種情況下,都有不同的應對方法,但是對於初學者,分清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法,既不現實也沒必要,這時候隻要記住一個方法,以不變應萬變,就能解決問題。
這個方法,也就是我多次強調過的:老實念佛,莫換題目。
平時把佛號念熟,念到下意識的狀態,念到一遇到意外,本能的念“南無阿彌佗佛”或者“阿彌佗佛”,默念出聲念都可以。
在打坐的時候,遇到任何異境,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概不管,一心念佛,念至一切恢複正常,再慢慢收功,則萬事無恙。
不要以為我危言聳聽,這個問題不做好準備,一旦遇到意外,則悔之晚矣。
老實念佛,莫換題目!
修習中有無數的問題,“荊棘從中下足易,月明簾下轉身難”,沒有人能預料到所有的可能性,也沒有人能準備好所有的應對方法,但是掌握了念佛法門,也就能麵對一切了。
“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佛菩薩慈悲為懷,告訴了我們殊勝法門,我們千萬不能辜負了他們。
修行路上,好自為之。
祝大家法喜充滿。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