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是金庸的武俠小
其實,張無忌的性格很
張五忌的家庭環境非常獨特,其父張翠山是武當山張三豐的五弟子,屬於根正苗紅的名門正派,卻因機緣巧合取了天鷹教殷天正的女兒殷素素,並和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金毛獅王謝遜義結金蘭。殷素素和謝遜身負血案,而謝遜更是手持據稱可以號令天下武林的屠龍寶刀,是無數武林人士搶奪的對象,這些都為張五忌回到中原後坎坷的生活灑下了陰影。為了搶奪象征武林最高權力的屠龍寶刀,各色武林人士,不論正派邪派,無不眼紅,都想從回到大陸的張翠山夫婦和張五忌身上得到信息,明逼(賀老三、玄冥二老和武林眾多門派)暗騙(朱長齡,周芷若)各種卑鄙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活脫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皇權爭奪的縮影。這中間更有蒙古朝廷(趙敏、圓真)為了分化瓦解中原武林而推波助瀾的陰謀。 在張五忌坎坷的一生中,體現著光明力量和陰暗力量的較量。前麵講的是陰暗力量,這股力量體現了人性中的貪婪、自私、虛榮、陰險、嫉妒、憤怒等特征。張三豐師徒和明教群豪(常遇春、彭瑩玉、徐達等)等則代表著光明的力量,而這股力量則代表著人性中光輝的一麵,寬容、理解、仁慈、堅強、信任、樂於助人、堅忍克已等。張三豐和武當六俠為張五忌驅除寒毒,使得張五忌的生命得以延續。常遇春帶張五忌去蝴蝶穀,雖遇非難而最終借助神醫胡青牛之手為張五忌再驅寒毒,雖然並不徹底,張五忌卻因此獲得了高明的醫術,而這醫術,使得張五忌在昆侖山上被灌毒酒後仍大難不死,並因治療小猴兒最終得到九陰真經的經書,練得絕世武功。在昆侖山上和朱長齡莊中,謝遜獨特教學方式的威力得到了展現,張五忌用謝遜教的解穴方法逃脫兩次大難。徐達等人鋤強扶弱,幫助張五忌和楊不悔免遭中山狼的殺害。趙敏楊逍等人在少林寺屠獅大會中揭露圓真的陰謀,使得中原武林互相殘殺的局麵得以避免。謝遜以獅子吼誦讀金剛經,幫助張五忌走出聖火令武功的心魔糾纏。神雕俠侶的女兒在關鍵時候出手製服周芷若,使得張五忌和少林高僧的內力比拚圓滿結局。所有這些都幫助張無忌走過重重難關。
而張無忌,則是這些人性光輝的集中代表。雖然自己父母被自居名門正派的中原武林逼死,他卻不計私仇,在身負絕世武功後沒有報仇,反而以德報怨,在蝴蝶穀外為其治病,更在這些人被蒙古朝廷抓去後想方設法營救,從而使元朝分裂武林、渾水摸魚的陰謀沒有得逞,他更是團結中原武林人士,最終趕走了蒙古人。他堅忍克己,不會像郭靖那樣因為店主奉承奸臣就推到人家的房屋,張五忌被周芷若告知趙敏殺害了殷離後不忍心殺趙敏報仇,從而使周芷若嫁禍於人的陰謀沒有得逞,避免了蕭峰中計殺死阿朱的慘劇。他持重深刻,當趙敏問他以什麽手段讓明教群豪對他死心塌地時,他說,“我們是為國為民、為仁俠、為義氣,範右使和我素不相識,可是一見如故,肝膽相照,隻是不枉了兄弟間這個‘義’字”。這是何等深刻的見解,韋小寶令狐衝是不會有的,郭靖蕭峰或許會有這樣的作為,卻未必有這樣的理論水平。 忍,從字形上看,心字頭上一把刀,可見要忍是極痛苦的事情。事實也是如此,要忍,就要克製自己的欲望,克製自己的憤怒,要服從大局,要顧全整體,哪怕自己這麽做有時候要放棄到手的利益好處,為了別人而非自己,很多時候反而會遭到自己幫助的人的誤解嘲諷。張無忌做到了,當他一掌就可以打死侮辱自己父母的少林和尚時,他克製住了自己的憤怒,並下定決心,“不管他們如何罵我辱我、打我傷我,我定當忍耐到底,這才是真正為父母及義父複仇雪恨之道”,這是真的“俠之大者,在國在民”。郭靖是位為國為民的大俠,可是他殺死了謀害其父親的段天德,如果段天德身係南宋安危,郭靖能夠原諒他甚至反過來幫助他嗎?這真的很難說,四十歲的郭靖可以做到,二十歲的郭靖恐怕就很難做到,而二十歲的張無忌卻做到了。
要幫助別人,就要付出代價。張無忌完全可以不救玄冥二老,任由其從高塔上掉下摔死,不必費心而報了當年他們對自己痛加折磨的仇恨,何樂而不為?可是張無忌寬厚仁慈,還是救了他們。而玄冥二老卻反而恩將仇報,被權利腐蝕透了,繼續和張無忌為難,最終落得師兄弟自相殘殺、同歸於盡的下場。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如果張無忌當時救了玄冥二老,卻後來死於玄冥二老之手,那麽又該如何?在“辛德勒的名單”這部不朽的電影中提出了一個非常深刻的結論,權力不是懲罰,而是寬恕。可是我們不禁要問,如果我們寬恕的敵人不但不會懺悔,反而繼續為惡,我們還要繼續寬恕他嗎?
在《倚天屠龍記》這部小說中,其實還有更加難以回答的問題,就是在最後,張無忌落入了朱元璋的陰謀中,萌生退意,讓朱元璋這個陰謀家竊取了革命勝利的果實。張無忌寬厚仁慈,深得明教教眾和中原武林群豪的尊重愛戴,武功醫術皆稱雄於當世,內有趙敏、周芷若等情侶良伴,外有楊逍範遙武當諸俠眾多朋友的幫助,難道就不能夠建立起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民主政治體製、永遠的流傳下去?張無忌為什麽就不能夠像美國的華盛頓那樣在退隱莊園前留下一個強大的國家?
這些問題,其實已經遠遠超過了一部小說的範疇,超出了中國傳統文化所能回答的範疇。前麵我們講金庸的武俠小說是用文學的手法來表達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性。在金庸的小說中,有幾個問題沒有回答。一是郭靖、令狐衝、蕭峰、張無忌等代表各種文化思想的人如何相處?一個怎麽樣的社會製度能夠讓這些人共同相處而又各顯其能?二是代表知識的武學秘籍是如何創造出來的?九陰真經是黃棠自創的,黯然銷魂掌是楊過所創,九陽真經是何人所創?獨孤劍魔是如何成為一代高手的?什麽樣的人能夠成為高手?這些人又是如何成為高手的?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明確,更沒有普遍性。 這些問題,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中國傳統文化當然給出了答案,雖然這個答案是不令人滿意的,這個答案就在《鹿鼎記》中。隨後將做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