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飄零

落花飄零 名博

學無止境

落花飄零 (2006-09-19 20:37:42) 評論 (6)

這個月在心髒科輪轉,不用值班,隻是跟著老伯伯醫生去各個病房會診,如果老伯伯自己門診的病人收進來,那就要全權負責。

我從來就不太喜歡心髒科,覺得特別複雜,千變萬化的心電圖,層出不窮的新技術,讓我覺得永遠也不能真正領會這個學科。但是美國病人肥胖嚴重,代謝病多,最後歸根結底都是一個心髒病,所以以後不論做什麽科,都還是要有紮實的心髒病科的基礎。

心髒科在美國是競爭極為激烈的科室,能夠做到心髒科的醫生都是經過一番艱苦訓練的。即使成為了心髒科醫生,高負荷的工作還隻是開始,比如現在帶教我的老伯伯醫生,每天早上做導管,然後查房看前夜的新會診病人,做dictation,然後去自己的門診看病人,然後回病房看醫院會診的病人。每過幾天還要on call,要cover其他心髒科醫生的病人,要看急診心髒病人,如果需要急診做導管,那就不知道要忙到什麽時候了。在這樣高負荷工作的時候,他還要不斷地學習新技術,新理論,每一期的美國心髒病雜誌,藥物報道都要看。真正熱愛醫學的人,把學習和工作作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已經不覺得自己需要get away,老伯伯醫生如果真的退休了,其實反而鬱悶了吧。

前天做導管的時候,特別不順利,病人突然發作了急性肺水腫,為了病人的安全,按照醫院的政策,另一個年輕的心髒科醫生過來second opinion。那個醫生把導管順利放進去了。

我總有點心軟,希望老伯伯能夠順利做好,後來年輕醫生放進導管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看老伯伯的表情,邊上的tech說,you are too nice to be a cardiologist。做完以後我怕老伯伯心情不好,不敢說話,但是老伯伯對我說,one can always learn, even for my age. 然後自嘲地笑笑。後麵查房看病人的時候,他還是一如既往地耐心愉快,全然看不出前麵的挫折。

科學就是這樣不近人情,甚至是殘酷的,尤其是在美國,一切都是事實說話,沒有很強的權威意識。這對於醫學發展是有利的,但是對於在這個領域的老年人來說,是殘酷的。迅速發展的信息年代,十幾年間,他們的知識幾乎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理論都是被整個地推翻了,他們需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知識係統,不斷地吸收新興學說,同時麵對年輕氣盛的後輩。這需要涵養,需要勇氣,需要樂觀堅強的心態。

我很尊重這位老伯伯醫生,從他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不隻是學科上的,還有一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