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有勇氣,第一個吃鮑魚的人也有膽量。 鮑魚有種霸氣,不僅是頭上的硬殼令人生畏,采摘方法也特別。 以前的人口裏叼著刀,一口氣沉到海底,用刀從岩石上割下鮑魚,再潛回水麵,所以鮑魚也是“粒粒皆辛苦”。 清理鮑魚很麻煩,鮑魚表麵大大小小的棱角和觸角藏滿汙垢,還要處理內髒和肛門,有次足足清理了一小時。 經曆千辛萬苦,鮑魚肉之甘甜鮮美卻也是無與倫比。
我在北方長大,不熟悉海鮮,更別提鮑魚。 有位中學同學是越南華僑,祖籍潮洲,特別喜歡吃海鮮。 有次我爸媽帶他們去地茂館吃廣式雲吞麵和避風塘龍蝦,以後他們去每家海鮮館都要試避風塘龍蝦。 吃來吃去,還是地茂館做得最好。 每隔幾月,他們就邀我們去地茂館吃雲吞麵和避風塘龍蝦。 和她下館子見識了各種魚蝦,螃蟹,貴妃蚌,海蠣子等等。 有幾次她送來生鮑魚,還手把手教我如何清理和烹調,每次都要我再三堅持才肯收錢。 在這個金錢萬能的社會,有朋友真心相待純屬不易;鮑魚價格不菲,友情更可貴。
在澳大利亞吃鮑魚很過癮。 澳洲的鮑魚有大鮑魚和珍珠鮑魚之分,大鮑魚有兩個巴掌大小,珍珠鮑魚比拳頭略小。 華人飯館把鮑魚養在水缸裏,顧客相中哪隻鮑魚,店家就拿去廚房烹調。 在墨爾本唐人街停留過一天,中午在一家華人餐廳吃蒜頭豆豉蒸珍珠鮑魚, 晚飯吃大鮑魚火鍋。 鮑魚火鍋即是把鮑魚肉切成片,在高湯裏涮熟,蘸不同汁食用。 我的同學習慣用清水燉鮑魚,然後切成極薄的片蘸汁吃;鮑魚湯異常鮮美,怎麽做都好吃。 我媽說吃過她的鮑魚,對其它鮑魚都不感興趣;而她做人也像做菜一樣真誠樸實,原汁原味。
材料:
- 鮑魚
- 水
做法:
- 把刀伸入鮑魚肉和殼中間,沿著鮑魚殼輕刮,把鮑魚肉整個取出。
- 剪去鮑魚內髒部分。
- 把鮑魚表麵黑色的東西都刷掉。
- 準備一大鍋水,把鮑魚放入水中,猛火燒得大滾,撇去表麵浮沫。
- 轉中火,保持水小沸,蓋上鍋蓋燜,直到筷子能自如通過。
- 放涼鮑魚,切成極薄的片蘸汁吃。
- 鮑魚水鮮美,撒鹽喝或者做為高湯都合適。
蘸料:
- 蔥
- 薑
- 蒜
- 油
- 醬油
- 醋
蘸料做法:
- 蔥,薑,蒜都切蓉。
- 把蔥蓉,薑蓉,和蒜蓉放入小碗。
- 大火燒滾油,潑在蘸料上。
- 加入醬油和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