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6。4。的幕後是什麽?
(2006-06-06 00:07:27)
評論
(0)
 |
|
|
 |
 |
|  |  | 文學城悄悄話提醒框: |  | |
|  |  |  |  | 六四圖集 | |  |  | 文章來源: 揚之水 於 2006-06-04 10:42:33 |  |  |  |
|  |  | 何處招魂--民主之光耀邦--中央美院敬挽
/>
倒下了﹐一麵民族的旗織倒下了
/>
心焦力瘁顧大局撒手先去
/>
/>
/>
/>
僧人重返「紅塵」支持絕食學生
/>
《經濟日報》1989年5月17日第2217號 頭版。
/>
從最傳統到最現代的中國人都在廣場上找到了共同的目標。圖為一位和尚在天安門廣場發表演講支持學生。
/>
《北京青年報》
/>
/>
/>
“鏟除官倒”
/>
《經濟日報》1989年5月17日第2217號 頭版。
/>
/>
《中國婦女報》1989年5月19日第462號
/>
5月18日,北京長安街頭…… 《中國婦女報》1989年5月19日第462號 第四版。 家庭支援
/>
5月18日,上海,上海老新聞工作協會、青年報社等隊伍。舉的是“新聞要真話,不要檢查官”,“自由平等民主博愛”等橫幅
/>
5月18日,上海解放日報遊行隊伍.持有“中國不要太上皇”橫幅
/>
北京大學國際經濟係在廣場的絕食學生打出橫幅﹕「我有一個夢」。一百萬群眾繼續遊行聲援學生;各界知名人士緊急呼籲對話。
/>
不管大瓶小瓶能裝水就有水平;不能裝水就退瓶
/>
/>
《經濟日報》1989年5月19日第2219號 頭版 (下)《中國婦女報》1989年5月19日第462號
/>
[同學們,我們來得太晚了。對不起同學們了……我們已經老了,無所謂了……可是你們還年青啊﹐未來是你們的﹐你們要保重身體啊﹗]隨同趙紫陽的是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溫家寶1989年5月19日4時
/>
/>
《北京青年報》1989年5月19日第1296期 頭版標題
/>
《北京青年報》1989年5月19日第1296期。5.17-5.18百萬民眾大遊行
/>
/>
/>
五月十九日淩晨四時,趙紫陽和溫家寶突然來到廣場,看望公共汽車上的絕食學生。當時趙紫陽已經遭到中共內部整肅。
/>
五月十九日晚十時,李鵬宣佈次日戒嚴,楊尚昆講話通報了調兵情況。趙紫陽則稱病請假3天,沒有出席大會。
/>
1989年5月20日“這是20號上午。戒嚴令下達,但是戒嚴部隊被全部堵截在北京城外,大約政府方麵也沒有想到會這樣。20號白天廣場上空多次出現直升機……”
/>
聽到宣布戒嚴令,學生們宣誓誓死保衛天安門廣場。
/>
五月二十日戒嚴後,北京市「全民截兵」
/>
北京郊區的一輛公共汽車橫在路上,不讓戒嚴部隊的軍車通過
/>
北京市民堵截戒嚴部隊
/>
5月21日反對戒嚴大遊行
/>
廣場上的學生向當局的直升飛機揮舞拳頭和旗幟
/>
農民支持我們﹐工人支持我們﹐軍人支持我們﹐還怕學生﹖--鄧小平(4.25) 謊言被事實戳穿,全民“截”兵,都支持學生。
/>
討李滿天下5月20,21日 天安門廣場市民騎著三輪車遊行,聲討李鵬
/>
五月二十一日,來自日本各地的叁千多名學生聚集東京舉行示威遊行
/>
學生勸說戒嚴部隊
/>
向北京開進的戒嚴部隊的軍車被老百姓堵在了郊區
/>
北京市民和學生阻攔軍隊入城示意圖(五月二十日至廿二日)
/>
/>
海外示威圖片(邁阿密)
/>
/>
/>
反對戒嚴大遊行(德國) “聲援國內學生民主運動”“結束專製”
/>
中共中央黨校參加遊行反對戒嚴
/>
“不是我不明白,這鵬兒太無賴;不是我不明白,這政府太腐敗;不是我不明白,這小平忒他媽壞;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
“隻要李鵬在﹐我們天天來”﹔“旗幟鮮明打倒李鵬--清華大學”
/>
北京警察學校﹕我們無愧人民
/>
人民總理應愛人民不要人民不是總理
/>
/>
叁名來自湖南瀏陽的公民向天安門上毛澤東像扔顏料,以示與中共決裂,在場的學生糾察擔心當局找到鎮壓的借口﹐將叁人扭送公安。這叁位英雄是﹕湖南瀏陽報社美術編輯喻東嶽、瀏陽達滸鄉漣頭小學教師餘誌堅﹑湖南省汽車運輸公司瀏陽分公司工人魯德成﹐他們都被中共長期監禁
/>
人民日報記者代表手持標語,高呼「取消軍管,保衛首都」。
/>
海外示威圖片(馬尼拉)
/>
海外示威圖片(亞裏桑那)
/>
海外示威圖片(巴黎)
/>
5月25日,上海人民廣場,“上海華東師大共產黨員 旗幟鮮明反專製 義無反顧爭民主”橫幅十分醒目。
/>
聲援廣場反對戒嚴的群眾1989年5月26日14時
/>
堅決罷免李鵬 撤消戒嚴
/>
1989年5月27日19時柴玲,學運時年二十叁歲,山東日照人,八七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係,後就讀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心理研究所。學運初期擔任北大籌委會秘書長,後期擔任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總指揮。由於柴玲是解放軍『清場』時的廣場總指揮,六四之後,她被許多人視為這次學運的象徵性人物。六四後在國內躲藏十個月,於九○年四月抵達法國,後入美國普林斯頓與哈佛大學,分別獲得國際關係和MBA兩個碩士學位。現任一家網路公司的CEO
/>
1989年5月27日19時王丹,學運當年二十一歲,北京大學歷史係一年級學生。學運前參加陳子明﹑王軍濤『社經所』工作並接掌『民主沙龍』。學運中歷任北大籌委會常委﹑北高聯常委﹑陳子明﹑王軍濤『首都各界聯席會議』召集人﹑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常委
/>
五月二十八日全球華人大遊行,北京學生紀念法國大革命二百週年,並要求取消戒嚴令和罷免李鵬。。
/>
香港學生在北京5月28日
/>
1989年5月29日迫於四二七大遊行的壓力,中共導演了一場假對話。中共發言人袁木坐在「領導席」向學生訓話,學生「代表」則都來自官方學生會。昨天正式成立的北高聯不承認這是一次對話
/>
天安門廣場上的「民主之神」雕像落成宣言說:「石膏塑成的民主神像,雖然不能永久保存,我們堅信,黑暗就會過去,曙光必定來臨。黑暗就會過去,曙光必定來臨。在真正的民主、主由到來之日,我們一定要在這個廣場上矗立起一座雄偉、高大、永久的民主神像!」女神像由中央美術學院學生建立﹐五月廿九日下午六點開始搭鷹架﹐五月叁十日中午完成。六月四日淩晨二時卅五分被戒嚴部隊拉倒
/>
/>
/>
1989年5月30日的天安門廣場
/>
1989年5月30日上海華東紡織學院校園,一個奉命撕毀標語、橫幅、大字報的人。近日多個高校開始此類行動
/>
上海一些路段被設置路障,許多汽車電車被刺破輪胎,導致拋錨。據傳有個司機對學生進行再教育說:“那(你們)濫戳百戳,每隻輪胎戳破伊(它)作啥?隻要戳前麵一隻就來賽(行)了!”
/>
韓東方在北京市公安局門前發表演講,要求釋放被捕的其他工人領袖。當晚,叁位工人領袖獲得釋放。 5月30日
/>
五月叁十一日 突然颱起強風,夾著大雨,廣場上的人擔心石膏經不起考驗,但是,她奇蹪似地屹立不倒
/>
柴玲八九年六月一日的照片
/>
六一兒童節,廣場指揮部請小朋友來民主女神像下過節。
/>
為民主女神加油
/>
天安門廣場上的民主女神像與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畫像麵對麵地對峙,象徵著民主與專製的較量。
/>
1989年6月2日17時
/>
6月3日10時48分木樨地一輛戒嚴吉普車撞死一人創傷四人
/>
/>
聯合報報道當時天安門廣場已混進數千便衣部隊,伺機擴大事端,以便製造軍隊鎮壓的藉口
/>
恐怖統治開始了
/>
長安街上,載滿軍人的軍車正開往天安門
/>
六叁下午﹐一個工人被人大會堂前的軍警打傷﹐在群眾的幫助下出來。他手裡的鋼盔是在衝突中一個士兵掉下的
/>
向死難的三市民致哀
/>
六月叁日,大量「娃娃兵」跑步衝入北京市區
/>
一名學生(右)拉住一名士兵,勸他別去天安門廣場
/>
六月叁日晚間,台灣學生與北京天安門學生進行「血脈相連,兩岸對歌」活動,六月四日清晨,對岸突然沒了音訊,塬來屠殺已經開始。馬英九回憶當時中廣主持人大喊:「天哪,他們真的開槍了!」
/>
六四淩晨﹐從人民大會堂衝來的戒嚴士兵平端著槍對著廣場學生
/>
士兵跳過廣場路障
/>
/>
楊建利博士因八九年“六四”時返回中國大陸聲援天安門廣場學運,隨後遭大陸當局列為拒絕入境的四十九人黑名單。背景為六叁子夜衝入廣場被焚燒的裝甲車
/>
裝甲車強行開進廣場時死亡。北京市民圍在屍體旁發誓要向政府討回公道
/>
含著眼淚﹐學生們撤離廣場(六四淩晨五時)
/>
坦克追碾撤離廣場的學生──坦克追碾從廣場撤離的學生隊伍 六部口坦克下的冤魂
/>
六四早上軍隊在長安街上掃射,市民英勇抵抗。照片中可見數位市民中彈躺在長安街上,其他人在搶救傷員。
/>
軍隊清理現場,毀屍滅跡
/>
/>
坦克追碾後學生的屍體
/>
“許多人子彈打到身上﹐都還以為是橡皮子彈﹗”
/>
人民子弟兵」向人民開槍。群眾奮勇冒死搶救傷者
/>
北京市民收集的六四屠城子彈
/>
/>
大屠殺之日天亮後,天安門附近布滿學生的屍體和自行車殘骸(美聯社照片
/>
/>
/>
/>
/>
/>
/>
快送他到醫院去! -- 然而,也許他已停止了心跳和呼吸……
/>
救護車上的血跡
/>
/>
周德平,湖北天門市,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係碩士研究生,89.6.3.晚,周獨自外出,遇戒嚴部隊掃射,頭部中彈,死於同仁醫院,同年7月6日由校方確認,8日遺體送八寶山火化
/>
醫院裡堆集如山的死難者屍體
/>
許多六四受難者死於國際禁用的俗稱「炸子」的達姆彈。北京軍醫蔣彥永大夫證實當時軍隊使用了達姆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京市民及學生在一堆覆蓋著白布的屍體中找尋不知下落的親友。
/>
鮮血染紅了北京
/>
/>
/>
/>
/>
「天安門母親」張先玲之子王楠,在六四事件中遇難時才十九歲。死後屍體曾被集體埋在位於天安門廣場西邊的第二十八中學門前的土坑。
/>
六四遇難者
/>
/>
黃金平與「六四」中死難的丈夫楊燕聲的合照。
/>
被解放軍槍擊受傷的臺灣《中國時報》記者徐宗懋在六月四日前與妻子合影。
/>
這是武警安排在人民大會堂門口的雙層人牆
/>
軍隊向廣場上的學生開搶,幾位男同學扶著一位受傷女同學趕往醫院
/>
六四上午農科院附近﹐張伯笠(演講)﹑柴玲(後左粉紅衣)﹑封從德(後中)﹑李祿(後右)
/>
憤怒的群眾焚燒軍隊的裝置
/>
6月4日攝於長安大街的廣播電影電視部樓前。被焚燒的軍車
/>
一個孩子哭著抓起碎磚要擲向運兵車,被旁邊的學生們勸止
/>
死難者王建平留下一對孿生女
/>
/>
六四後的北京
/>
/>
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臺灣青年學生在中正紀念堂聲援大陸同胞爭民主自由運動
/>
由臺灣中國時報及國內新聞媒體共同發起的「自由的怒吼」團結聲援大會,在台北中正紀念堂盛大舉行,數萬民眾群聚在一起,對中共血腥鎮壓行為提出最嚴厲的控訴。
/>
圖為:全國各大唱片公司旗下的歌手在場高唱愛國歌曲,中國時報發行人餘建新,代表國人敲響自由鐘聲,表達全體中國人的心聲
/>
/>
由1989年6月4日,香港的黑色大靜坐,群眾戴著黑紗,對死難者表示哀悼。
/>
百萬人的抗議,包括新華社香港分社在內的中資機構員工,也參加了反對血腥鎮壓的遊行
/>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 美國華盛頓中國大使館門前進行了大規模示威集會,抗議中國政府屠殺學生的暴行。
/>
舊金山抗議的人群,排著長長的隊伍,向中國城進發
/>
留俄學生抗議政府六四屠殺暴行。圖中學生頭纏的布帶上以俄文寫著:『政府應有人性』。
/> |  | | | | | 精彩帖子推薦: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