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頁
新聞
讀圖
財經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時尚
旅遊
影視
博客
群吧
論壇
電台
熱點
原創
時政
旅遊
美食
家居
健康
財經
教育
情感
星座
時尚
娛樂
曆史
文化
社區
幫助
advertisement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見性貼之142 --- 轉帖:醒世散文 緣份三章
見性貼之142 --- 轉帖:醒世散文 緣份三章
2006-02-28 17:44:56
不忘中囯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首頁
文章頁
文章列表
博文目錄
給我悄悄話
打印
被閱讀次數
人生百年一瞬間,相逢至誠乃有緣。(轉帖:醒世散文 緣份三章)
文章來源:
clear
於
2006-02-28 13:23:49
轉帖: 醒世散文 緣份三章
(一)
這個世界最說不清楚的是緣分。
你不知道在什麽時候時刻會遇到一個什麽樣的陌生人,他或者她的一個微笑,一句話就悄悄改變了你的人生坐標和對許多事物的看法。
一個老同學告訴我,每天早晨上班都要做一班公交。可是每次她都會遇到一個男孩,一個和她一樣在固定的時候做同一班公交的男孩。她覺得好玩,有一次她故意比平時晚出來了十分鍾,當她再次座上那班公交的時候,她慶幸這次終於沒有遇到他。
慶幸之餘也有一些莫名的失落。
當她回首的時候,她驚訝的發現他就座在距離她不遠的一個車窗麵前,正在凝望著車窗外麵的飄雨的城市思索著什麽。刹那,她感到有些溫暖,有些失而複得的欣慰。這種感覺是說不出來的,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關注一個陌生人。
就這樣,他們如同路人一樣在這個城市無數的黑夜與清晨中擦肩而過。偶爾目光無意中邂逅,隻是淡淡的點頭真誠微笑。
我們誰也沒有給對方說一句話,直到如今。雖然我們同行這麽多長時間。她端著咖啡,望著窗外明亮的街道這麽說。
中國古人有一句詩,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站在某種高度去看這詩未免有些消極。但是如果把它改成:同是天涯行路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那麽可能更灑脫一些。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的哀怨淒婉遠沒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思念博大。
或許人生就是這樣的吧!我們所有的人同座在一列班車上,或許我們的目的地不一樣,於是我們在車上或者車下有興同行。相遇了就相遇了,那也沒有什麽,在擦肩而過的片刻,淡淡頷首真誠的微笑已經是對生命美麗的最大讚許。如同張愛鈴在那篇極短的散文愛中: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裏嗎?”
說到人類的曆史或者宗教,總有些自欺欺人的成分。佛家說隨緣,道家說清淨,儒家說中庸。仔細想想,社會變化的太快,現實太殘酷,生離死別的劇情在任何一個地點任何一個空間都會上演,如果我們流淚,那麽淚也會流盡。如果心在滴血,那麽心也會幹枯。我們不隨緣又能夠怎麽做?
五色令人盲,五色令人狂。物質無限製的增長,讓我們的精神與我們的物質世界到了嚴重的分裂狀態,我們看見的隻是自己的物欲和與之相關的學科和習慣。當我們發現看不到自己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需要的隻是黑夜台燈下一個人的發呆和漫無目的思索。不麵對任何人,任何事情。
說到中庸,並不消極。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認為事物發展的規律一旦發展到了極限,就會改變結果。周文王說否極泰來,鬼穀子說物滿則盈,器滿則覆。辛棄疾說,物無美惡,過則為災。其實這和黑格爾在有無之論,由質變到量變是一樣的。
原來不是我們怕愛,而是害怕我們愛到最後失去了我們自己;原來不是我們怕擁有,而是我們害怕自己到最後一無所有。
耳邊,劉若英那首一輩子的孤單還在繼續,“我想我會一直孤單/這一輩子都這麽孤單/當孤單已經變成一種習慣/習慣到我不去想應該怎麽辦/寂寞和自由怎麽換算/”。
不由得輕笑,誰願意一輩子孤單,可是除去責任和生存,誰又不是一輩子孤單。心裏一個多年的朋友的一句話,在我耳邊回旋:這個世界有些東西不是你想有就有的,包括紅顏知己。
這話不是和我說的,可是,我感覺這話好象就是對我說的。每個夜無事的時候都會拿出來自己把玩。 雖然我已經記不得她的容顏了。
(二)
父親和母親的婚姻很簡單。
當年父親趕著那輛馬車就把母親從她娘家接來了。沒有盛大的婚禮儀式,沒有華麗的宴席,沒有精美的婚紗照,甚至沒有一套象樣的家具。因為那個時候講究成分,他們的成分都不好,我們家是富農,外公家是地主。都屬於黑五類的打擊對象,唯一奢侈的是一把水果糖。
可是,他們就這樣靠著一把用玻璃紙包裝的水果糖固守了一輩子他們的婚姻之城。再此之前,他們隻見過一麵,隻是一麵就緣定一生。沒有花前月下,沒有浪漫的詩情畫意,沒有美麗的風花雪月。和許多的夫妻一樣,年輕的時候他們也有無數的爭吵,甚至摔鍋摔碗,甚至打架,可是,他們還是相愛的。
後來和父親談到關於婚姻的話題,父親說,以我現在或者15年前的條件,如果我有別的想法,或者想找一個比你媽媽更好的,是很容易的。可是,我不願意,那樣壞良心。你媽從年輕的時候跟著我,受了這麽多的風風雨雨,不容易呀!
是呀,一個月一萬多的收入如果再找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我們都沒有說話,隻是在寂靜的冬夜裏感受著火爐中的溫暖。
我從來沒有和父親談論過關於愛的話題,那是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裏,愛是一種行為,一種責任。雖然他從來沒有說過,孩子我愛你!可是,從他溫暖慈愛的眼神裏我已經感受到了一切。
男人的愛不必說,隻是一種默契,博大。
一個人在這個城市長大,一個人在這個城市生存,妻子和女兒在遙遠的故鄉,早已經習慣了一個人承受一切。痛也不說,累也不說。麵對所有的親情或者友情,都習慣了微笑著說,我一切都很好,你們不必操心。甚至會編造一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謊言偶爾會有些愧疚,可是我知道我是善良的,為了不讓他們受傷,心痛,牽掛,我寧可說謊,寧可接受暗夜自己良心的譴責。
就象佛經中說的那樣: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漪語。意三者,嫉,恙,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簡單的說,這個世界善惡沒有什麽標準。關鍵的看你內心的出發點,如果你是為了一個善良的標準,那麽你采取了不義的手段,你仍然是善良的。如果你的出發點是不義的,那麽即使你的行為再怎麽高尚,你仍然是罪惡的。
所以佛又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曾經有一個性格和行為都極其低調的朋友,某天遇到了一個女孩子然後一見鍾情,瘋狂的相愛,瘋狂的做他們喜歡做的一切。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和其他人一樣清楚的知道他們的性格不合適,但是我卻沒有說。我知道這個世間唯一不能說的東西就是別人的感情。
經過一年的紛爭,他們突破了一切來自外部勢力的種種包圍,屬於他們的春天終於到來。就在他們準備結合的時候,他們忽然發現,他們有了距離。他們的最大的距離竟然是來自自己。於是——他們分手。
後來,他問我,既然你早知道我們不合適,為什麽不早一點告訴我。我微笑的告訴他,這是你們的緣分,緣分不可抗拒。這是你們的劫數,劫數無法幸免,一切在你們見麵的那一刻你們的心態,你們的環境,就早已經把這已經注定,不是不能改變,而是你不願意改變。
所以任何人的話都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感情的世界,能把握一切的隻有自己。同樣的故事,同樣的兩個人,同樣的一見鍾情,結局卻不是一樣的。不是緣分不一樣,而是觀念不一樣。
有人為了責任,所以包容,不忍離棄!有人為了自己真愛的目標,一笑而去。很難說對錯。
有人說,無論你遇到任何困境,你至少還有一種自由,保持自己的態度自由。是的,我至少還有一種態度,而且我堅持。
這個世界任何的緣分你都可以後悔,惟獨有一種是不能後悔的,那就是婚姻的緣分。如果若幹年以後你發現自己選錯了自己枕邊的人,他或她不是你的最愛,隻要他或她沒有背叛的行為,或者離去的要求,那麽你仍然要堅持。
因為背叛是最大的不義,不義獲得的幸福必然不能長久。那話說的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婚姻的定義就是:生離是悲哀,不離不棄的死別才是一種幸福。
(三)
無論你是否相信,這個世界有許多人都和你一樣。無論你在別人眼中是行為是怎樣的怪異,思想是如何的讓人難以理解。可是這個世界仍然有許多人和你一樣的善良,一樣的美麗。隻是你沒有發現而已。
當你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或者是人潮湧動的街頭,或者是落葉飄飛的音箱店門口,或者是一個社交性質的聚會。
你忽然聽到一句有人說出你多年前經常說的一句話,或者有人哼唱著你曾經最愛的歌從你身邊走過,或者你看到有人保持和你一樣的習慣。
回首——你的心底會有一種暖暖的感動流過的溫暖,或抑熱淚盈眶,還是一個人呆立。
有人說21世紀的精神鴉片不是愛情,而是網絡。這話我承認。在這個到處與溝通交流信息有聯係的信息的城市,人們閑談之中議論最多的還是網絡,手機,報紙互連網。這一切都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無法剔除。
先進的通訊手段,擴大了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窗口,所有的信箋都被一個簡單的詞所淹沒——電子郵箱。古人攜手同遊江山,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氣概,與菊花古劍與酒的風韻和一燈如螢中雪夜草書的風範,和興起而至,興盡而返的飄逸早已經不在。留下的是今人在鍵盤的敲擊中長笑高歌的手談,一切換成了意念中的交流。
有人說緣起指間,這話我承認。緣起在指間,緣滅在指間。難怪佛問門人,生命幾何?很多人回答了許多,佛祖都搖頭,隻有一人說,生命在呼吸之間。佛祖微笑。
是呀,在呼吸之間已經發生了幾多。來不及追憶,追憶的時候已經成了故事——或者遙遠的傳說。
這個世界有許多人和你一樣優秀,一樣傑出,或許是因為某種理由,你們分離了,多年以後,你們再次重逢,不覺有山川依舊,人非當初的感覺。
也有許多人和你擦肩而過,你們交流的隻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者隻是一句話。他們已經在你的腦海中定格——成為永恒的風景。
這個世界也有許多人從小你們都認識,但是你們卻無法了解對方。無須高興,也無須欣慰,更不要沮喪,望望書桌上被風吹動的書頁,你就會明白佛經中所說的隨緣。
無論如何都要隨緣。
劉備那句話有些消極,可也很有哲理性——靜待天時,不可與命爭。反過來也可以這麽理解,如果你要爭的話先改變自己的觀念和性格。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傳中這麽寫,如果誰得到九陰真經就可以天下無敵,王重陽得到了卻沒有練,因為他本來就是天下第一高手,其實不是武功,而是心胸,他已經明白了仁者無敵的道理。無論為文從政還是做學問,達到顛峰的途徑不是悟性而是心性。
黃藥師得到了,卻落了個家破人亡,門人凋落。歐陽鋒也得到了,可是卻因逆練九陰真經而瘋了,第二次華山論劍竟然沒有結果。或者是那個瘋了的西毒天下無敵。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或許你不一定是正確的,逆向思維,或者你的對手方法可能比你更好一些,既然一定要生存,那麽混噩的日子是過,領悟的日子也是過,既然一定要學一些東西,那麽又何必計較對方的身份。
如果道不同不可與之為謀這話不可改變,那麽如果改成術不同,可以與之為謀。更可以讓人接受。
就向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習慣朝相反的方向走,最後他們竟然在一個點相遇。人世是個圓圈,除了生命,一切都在循環。
說到緣分,一般人的理解是人和人之間,其實嚴格的說,緣分是指萬物,你出生時感受到的一切東西。山川,河流,大地,陽光。
其實,如果想活的好真的很簡單,隻是珍惜。萬物之緣到達的時候,無須驚慌,隻是真誠,便無憾悔。
古人說的好,人生百年一瞬間,相逢至誠乃有緣。
登錄
後才可評論.
今日熱點
她出軌了怎麽辦
阿裏克斯Y格雷
憨厚的人笑到最後
楓葉糖漿007
1988年南京河海大學“反黑” 事件親曆記
雅酷原創
川普怒轟佩洛西:她的投資組合連對衝基金都輸!
老哈利_OldHarry
我工作過的兩個政治教研室
鏗鏘豬
空中選美和乘客的“邊界”
山地羊0822
一天饗用了兩個平生第一次
傻貓兒
麻州夏日:慢遊莊園與小鎮
淡然
民主不是謾罵,自由不是誹謗,隻有真相和事實才是真正的武器
蔣公子
(二)瘋狂又荒唐的年代:我的初中歲月
申城小學生
TMB-環勃朗峰之旅(8)完結
Haizhen
與嚴慶祥先生邂逅的一件趣事 (上)
Ohjuice
馬斯克的大招來了!智駕智艙全部升級,承認超算芯片走進死胡同
lionhill
一個女孩眼中的文革 1966年 (6)反革命鞋底
小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周熱點
一個讓人悲痛和深思的故事
我生活著
說不好英文怪誰...
BeijingGirl1
回國感受之三:東西太便宜了
彩葉
為什麽說上了60歲需要注意調整資產結構?
袋鼠國Bob
在美國行醫幾十年,我發現有子女的老人確實不同 司徒
Kwseeto
幫人之前先想因果 路終須自己走
康賽歐
退休後選擇平層房Ramble House的不利之處
如山
兩段觸動人心的台詞
多倫多橄欖樹
醫路心語(65)醫生掙多少?
南山無言
我的一點飲食做“減法”的體會
碼農白蘭度
開通博客-回憶被離婚的那一瞬間
NinaLin23
以色列——被逐出歐洲家園猶太人的無奈歸宿(六)
橡溪
Costco 買,自己做,省錢 好吃 健康
菲兒天地
馬德裏萬花筒:打針驚魂
巴黎到羅馬
advertisement
見性貼之142 --- 轉帖:醒世散文...
切換到網頁版
不忘中囯
名博
給我悄悄話
博文列表
見性貼之142 --- 轉帖:醒世散文 緣份三章
不忘中囯
(2006-02-28 17:44:56)
評論
(0)
人生百年一瞬間,相逢至誠乃有緣。(轉帖:醒世散文 緣份三章)
文章來源:
clear
於
2006-02-28 13:23:49
轉帖: 醒世散文 緣份三章
(一)
這個世界最說不清楚的是緣分。
你不知道在什麽時候時刻會遇到一個什麽樣的陌生人,他或者她的一個微笑,一句話就悄悄改變了你的人生坐標和對許多事物的看法。
一個老同學告訴我,每天早晨上班都要做一班公交。可是每次她都會遇到一個男孩,一個和她一樣在固定的時候做同一班公交的男孩。她覺得好玩,有一次她故意比平時晚出來了十分鍾,當她再次座上那班公交的時候,她慶幸這次終於沒有遇到他。
慶幸之餘也有一些莫名的失落。
當她回首的時候,她驚訝的發現他就座在距離她不遠的一個車窗麵前,正在凝望著車窗外麵的飄雨的城市思索著什麽。刹那,她感到有些溫暖,有些失而複得的欣慰。這種感覺是說不出來的,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關注一個陌生人。
就這樣,他們如同路人一樣在這個城市無數的黑夜與清晨中擦肩而過。偶爾目光無意中邂逅,隻是淡淡的點頭真誠微笑。
我們誰也沒有給對方說一句話,直到如今。雖然我們同行這麽多長時間。她端著咖啡,望著窗外明亮的街道這麽說。
中國古人有一句詩,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站在某種高度去看這詩未免有些消極。但是如果把它改成:同是天涯行路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那麽可能更灑脫一些。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的哀怨淒婉遠沒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思念博大。
或許人生就是這樣的吧!我們所有的人同座在一列班車上,或許我們的目的地不一樣,於是我們在車上或者車下有興同行。相遇了就相遇了,那也沒有什麽,在擦肩而過的片刻,淡淡頷首真誠的微笑已經是對生命美麗的最大讚許。如同張愛鈴在那篇極短的散文愛中: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裏嗎?”
說到人類的曆史或者宗教,總有些自欺欺人的成分。佛家說隨緣,道家說清淨,儒家說中庸。仔細想想,社會變化的太快,現實太殘酷,生離死別的劇情在任何一個地點任何一個空間都會上演,如果我們流淚,那麽淚也會流盡。如果心在滴血,那麽心也會幹枯。我們不隨緣又能夠怎麽做?
五色令人盲,五色令人狂。物質無限製的增長,讓我們的精神與我們的物質世界到了嚴重的分裂狀態,我們看見的隻是自己的物欲和與之相關的學科和習慣。當我們發現看不到自己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需要的隻是黑夜台燈下一個人的發呆和漫無目的思索。不麵對任何人,任何事情。
說到中庸,並不消極。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認為事物發展的規律一旦發展到了極限,就會改變結果。周文王說否極泰來,鬼穀子說物滿則盈,器滿則覆。辛棄疾說,物無美惡,過則為災。其實這和黑格爾在有無之論,由質變到量變是一樣的。
原來不是我們怕愛,而是害怕我們愛到最後失去了我們自己;原來不是我們怕擁有,而是我們害怕自己到最後一無所有。
耳邊,劉若英那首一輩子的孤單還在繼續,“我想我會一直孤單/這一輩子都這麽孤單/當孤單已經變成一種習慣/習慣到我不去想應該怎麽辦/寂寞和自由怎麽換算/”。
不由得輕笑,誰願意一輩子孤單,可是除去責任和生存,誰又不是一輩子孤單。心裏一個多年的朋友的一句話,在我耳邊回旋:這個世界有些東西不是你想有就有的,包括紅顏知己。
這話不是和我說的,可是,我感覺這話好象就是對我說的。每個夜無事的時候都會拿出來自己把玩。 雖然我已經記不得她的容顏了。
(二)
父親和母親的婚姻很簡單。
當年父親趕著那輛馬車就把母親從她娘家接來了。沒有盛大的婚禮儀式,沒有華麗的宴席,沒有精美的婚紗照,甚至沒有一套象樣的家具。因為那個時候講究成分,他們的成分都不好,我們家是富農,外公家是地主。都屬於黑五類的打擊對象,唯一奢侈的是一把水果糖。
可是,他們就這樣靠著一把用玻璃紙包裝的水果糖固守了一輩子他們的婚姻之城。再此之前,他們隻見過一麵,隻是一麵就緣定一生。沒有花前月下,沒有浪漫的詩情畫意,沒有美麗的風花雪月。和許多的夫妻一樣,年輕的時候他們也有無數的爭吵,甚至摔鍋摔碗,甚至打架,可是,他們還是相愛的。
後來和父親談到關於婚姻的話題,父親說,以我現在或者15年前的條件,如果我有別的想法,或者想找一個比你媽媽更好的,是很容易的。可是,我不願意,那樣壞良心。你媽從年輕的時候跟著我,受了這麽多的風風雨雨,不容易呀!
是呀,一個月一萬多的收入如果再找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我們都沒有說話,隻是在寂靜的冬夜裏感受著火爐中的溫暖。
我從來沒有和父親談論過關於愛的話題,那是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裏,愛是一種行為,一種責任。雖然他從來沒有說過,孩子我愛你!可是,從他溫暖慈愛的眼神裏我已經感受到了一切。
男人的愛不必說,隻是一種默契,博大。
一個人在這個城市長大,一個人在這個城市生存,妻子和女兒在遙遠的故鄉,早已經習慣了一個人承受一切。痛也不說,累也不說。麵對所有的親情或者友情,都習慣了微笑著說,我一切都很好,你們不必操心。甚至會編造一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謊言偶爾會有些愧疚,可是我知道我是善良的,為了不讓他們受傷,心痛,牽掛,我寧可說謊,寧可接受暗夜自己良心的譴責。
就象佛經中說的那樣: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漪語。意三者,嫉,恙,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簡單的說,這個世界善惡沒有什麽標準。關鍵的看你內心的出發點,如果你是為了一個善良的標準,那麽你采取了不義的手段,你仍然是善良的。如果你的出發點是不義的,那麽即使你的行為再怎麽高尚,你仍然是罪惡的。
所以佛又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曾經有一個性格和行為都極其低調的朋友,某天遇到了一個女孩子然後一見鍾情,瘋狂的相愛,瘋狂的做他們喜歡做的一切。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和其他人一樣清楚的知道他們的性格不合適,但是我卻沒有說。我知道這個世間唯一不能說的東西就是別人的感情。
經過一年的紛爭,他們突破了一切來自外部勢力的種種包圍,屬於他們的春天終於到來。就在他們準備結合的時候,他們忽然發現,他們有了距離。他們的最大的距離竟然是來自自己。於是——他們分手。
後來,他問我,既然你早知道我們不合適,為什麽不早一點告訴我。我微笑的告訴他,這是你們的緣分,緣分不可抗拒。這是你們的劫數,劫數無法幸免,一切在你們見麵的那一刻你們的心態,你們的環境,就早已經把這已經注定,不是不能改變,而是你不願意改變。
所以任何人的話都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感情的世界,能把握一切的隻有自己。同樣的故事,同樣的兩個人,同樣的一見鍾情,結局卻不是一樣的。不是緣分不一樣,而是觀念不一樣。
有人為了責任,所以包容,不忍離棄!有人為了自己真愛的目標,一笑而去。很難說對錯。
有人說,無論你遇到任何困境,你至少還有一種自由,保持自己的態度自由。是的,我至少還有一種態度,而且我堅持。
這個世界任何的緣分你都可以後悔,惟獨有一種是不能後悔的,那就是婚姻的緣分。如果若幹年以後你發現自己選錯了自己枕邊的人,他或她不是你的最愛,隻要他或她沒有背叛的行為,或者離去的要求,那麽你仍然要堅持。
因為背叛是最大的不義,不義獲得的幸福必然不能長久。那話說的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婚姻的定義就是:生離是悲哀,不離不棄的死別才是一種幸福。
(三)
無論你是否相信,這個世界有許多人都和你一樣。無論你在別人眼中是行為是怎樣的怪異,思想是如何的讓人難以理解。可是這個世界仍然有許多人和你一樣的善良,一樣的美麗。隻是你沒有發現而已。
當你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或者是人潮湧動的街頭,或者是落葉飄飛的音箱店門口,或者是一個社交性質的聚會。
你忽然聽到一句有人說出你多年前經常說的一句話,或者有人哼唱著你曾經最愛的歌從你身邊走過,或者你看到有人保持和你一樣的習慣。
回首——你的心底會有一種暖暖的感動流過的溫暖,或抑熱淚盈眶,還是一個人呆立。
有人說21世紀的精神鴉片不是愛情,而是網絡。這話我承認。在這個到處與溝通交流信息有聯係的信息的城市,人們閑談之中議論最多的還是網絡,手機,報紙互連網。這一切都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無法剔除。
先進的通訊手段,擴大了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窗口,所有的信箋都被一個簡單的詞所淹沒——電子郵箱。古人攜手同遊江山,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氣概,與菊花古劍與酒的風韻和一燈如螢中雪夜草書的風範,和興起而至,興盡而返的飄逸早已經不在。留下的是今人在鍵盤的敲擊中長笑高歌的手談,一切換成了意念中的交流。
有人說緣起指間,這話我承認。緣起在指間,緣滅在指間。難怪佛問門人,生命幾何?很多人回答了許多,佛祖都搖頭,隻有一人說,生命在呼吸之間。佛祖微笑。
是呀,在呼吸之間已經發生了幾多。來不及追憶,追憶的時候已經成了故事——或者遙遠的傳說。
這個世界有許多人和你一樣優秀,一樣傑出,或許是因為某種理由,你們分離了,多年以後,你們再次重逢,不覺有山川依舊,人非當初的感覺。
也有許多人和你擦肩而過,你們交流的隻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者隻是一句話。他們已經在你的腦海中定格——成為永恒的風景。
這個世界也有許多人從小你們都認識,但是你們卻無法了解對方。無須高興,也無須欣慰,更不要沮喪,望望書桌上被風吹動的書頁,你就會明白佛經中所說的隨緣。
無論如何都要隨緣。
劉備那句話有些消極,可也很有哲理性——靜待天時,不可與命爭。反過來也可以這麽理解,如果你要爭的話先改變自己的觀念和性格。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傳中這麽寫,如果誰得到九陰真經就可以天下無敵,王重陽得到了卻沒有練,因為他本來就是天下第一高手,其實不是武功,而是心胸,他已經明白了仁者無敵的道理。無論為文從政還是做學問,達到顛峰的途徑不是悟性而是心性。
黃藥師得到了,卻落了個家破人亡,門人凋落。歐陽鋒也得到了,可是卻因逆練九陰真經而瘋了,第二次華山論劍竟然沒有結果。或者是那個瘋了的西毒天下無敵。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或許你不一定是正確的,逆向思維,或者你的對手方法可能比你更好一些,既然一定要生存,那麽混噩的日子是過,領悟的日子也是過,既然一定要學一些東西,那麽又何必計較對方的身份。
如果道不同不可與之為謀這話不可改變,那麽如果改成術不同,可以與之為謀。更可以讓人接受。
就向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習慣朝相反的方向走,最後他們竟然在一個點相遇。人世是個圓圈,除了生命,一切都在循環。
說到緣分,一般人的理解是人和人之間,其實嚴格的說,緣分是指萬物,你出生時感受到的一切東西。山川,河流,大地,陽光。
其實,如果想活的好真的很簡單,隻是珍惜。萬物之緣到達的時候,無須驚慌,隻是真誠,便無憾悔。
古人說的好,人生百年一瞬間,相逢至誠乃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