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風

淡淡微風 名博

病中小記

淡淡微風 (2004-12-02 10:37:16) 評論 (14)

 

  起來的時候,眼睛微微的酸疼,以為隻是看多了顯示屏,站樁的時候,頭昏昏的,因為剛剛起床,也並沒在意。等坐到桌前想吃點東西,才發覺已經有些頭重腳輕,反應過來:是不是生病了啊。
  
  算起來,這是出國以來第一次病了。以前有些頭痛腦熱的,大不了睡一覺就好,或者打坐一下,也就過去了,從來沒當回事。這一次,看來是躲不過,要當病來處理了。
  躺到床上時,觸碰到肌肉已經針紮般酸痛,明白這次不輕,也就絕了本來想睡一覺衝個熱水澡就混過去的念頭。想想也是,這段時間總是熬夜,晨昏顛倒,沒有好好休息。又在雨中跑了幾次步,仗著平素身體還好,都沒怎麽注意,看來現在得了報應,要好好受點兒罪了。
  就那麽昏昏沉沉的迷糊著,並不容易睡實在,這應該是病中痛苦之一吧。真睡熟了,身體和諧一些,會恢複的快些。恍惚間仿佛想起很多事,又仿佛什麽都沒想起,都是如影子般飄忽而過,沒留下什麽,有些似乎有興趣的光影,想抓住卻無能為力。頗有些無奈,人失了力氣,連自己的思維都控製不了的時候,實在是把握不了自我了。怪不得佛家最講究“作主”,還說臨終之時,隻要你能至心念佛十聲,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甚至隻要一聲,也可以往生。然而這一點要想做到,怕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麽簡單,這麽小小的病痛,我已經不能控製意識了,到了臨終,那還不是全被身體說了算,哪裏還有本事讓自己的心思去念佛啊。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那是古代病酒悲秋文弱書生的生活,大約也有家國情愁的擔憂在,多愁人自然多病,不算奇怪。到了現代人,不再成天憂國憂民,都換了小家小業,操心的都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變了“不在忙中即亂中”,忙亂了,也就顧不得生病。比起古人沒事找病以求“仙風道骨”的“追求”來,真不好說是進步還是退步了。
  “人常思病日,則俗念自消;人常思死日,則塵念自消。”先賢之言,終是有理。病中無力做事也無力思考,自然就少了欲望折磨,折騰自己和折騰別人的行為都會少些。多想想到頭來終於還是要撒手,還是什麽都抓不住,也就少了許多為了抓住而戕害他人的舉動。可惜的是,世間人又哪來那麽多明白,“醫的眼前瘡,割卻心頭肉”,誰又能顧的了那麽多,還不是先忙了手邊的活計再說。
  “病後身輕如飛燕,臨風翩然似神仙”,也真是足以安慰自己弄假成真的道行,這分心境,不得不服了古人。畢竟是中華文化的好處,總能因陋就簡,化犬成虎,撒豆成兵,得造化天地之功,心頭下好了功夫,確是不需在現實上做多少事了。
  “病中唯覺萬事空,心明體虛近神靈”,可惜終於並不能真空了世界,世間事還是躲不過的。別的倒還好,唯一遺憾的是,因為生病,耽誤了本來答應朋友要做的事,致使朋友氣不打一處來,誤會我裝病而敷衍塞責,令我十分無奈卻又無法可想。隻是,把我說成為了逃避而假裝生病,未免小看了我,也未免看低了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