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二十年前吧,我曾經在半年之內很集中地練習過瑜伽,很喜歡。後來找工作、換工作,連續幾次遠距離搬家,練習就中斷了。期間也找過幾個瑜伽館,包括熱瑜伽,都因為感覺不太合適,沒有堅持下來。
疫情中開始跑步,最近一年裏又加上經常做力量練習,身體素質不斷提高,同時又越來越覺得缺少點什麽。一開始具體是啥還不很明確,後來有一天我忽然想到,我缺少的是集中地、有規律地拉伸。可能也是時機到了,三個月之前發現幾乎家門口就有一家瑜伽館,嚐試一段時間感覺不錯,於是重拾瑜伽。幾個體會和大家分享:
關於流派風格:瑜伽的範圍很廣,各種流派各種風格各種教法讓人眼花繚亂。我二十年前的老師是老派的hatha,現在這個瑜伽館自我定義為ashtanga-vinyasa。我現在的體會是隻要在練習中指導呼吸而且節奏適合自己,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以前在別的地方參加過一次瑜伽課,那位老師沒有任何呼吸指導,一個動作接一個動作,整個課程像體操訓練,那種瑜伽我完全不能適應。有的老師話特別密,各種spiritual信息,我個人也不是很能接受。這個需要慢慢找,也需要運氣。一個瑜伽館裏如果有兩位甚至三位適合自己的老師,那就很幸運了。
關於運動強度:表麵看起來,瑜伽的運動強度可能比低有氧都差很多。但我的體會是,瑜伽的運動強度很特別,不能用簡單心率啥的去測量,active stillness也不是隨意就可以做好的。如果練習得法,一身汗是分分鍾的事情,而且那種心神合一地出一身汗的強度,也是很可觀的。
關於瑜伽作為一種運動的獨特好處:這個每個人感受不同。我前麵講了,一開始我主要是想通過瑜伽拉伸。現在我感覺瑜伽的好處遠遠大過這個:從練習中,我在逐漸學習更好地、更誠實地了解自己的身體。一個老師在練習中經常講這句話:我們做一個體式的時候,從外麵看來你的form啥樣,這個根本不重要。我們要關注的是,這個體式需要怎樣engage自己的身體,在engage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是啥感覺,然後通過呼吸能做啥樣的調整,再然後每次做相同體式的時候有啥變化沒有。她強調的這個learn to perceive我非常受益。我們平時在各種鍛煉中強調強度,那個當然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muscling through這種運動方式應該有counter balance。我練習了一段時間以後,逐漸在上瑜伽課的時候,感到那種從內到外的舒展、平和、穩妥的喜悅感。
借此祝大家新年好,快樂健身,積極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