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Chariots Of Fire》
因為周三在工作單位發生的一件出乎意料的事(《白大褂烏龍事件》),使我的Garmin(佳明)智能運動手表與我分離了20小時左右,因此,周四清晨我沒有能象往常的每周四那樣晨跑7.5英裏(12公裏)。後來,Garmin表回歸,於是,我便計劃在周五早晨補跑。剛要出門,收到跑友M發來的信息,他說: “我的有關記錄提醒10年前的今天是你第一次參加了我們馬拉鬆訓練小組的長跑”。
看了M發來的信息,我趕緊查看我的博客文章,因為我記得曾經寫過一篇記錄第一次長跑的雜記。果然,10年前(2011年)的8月6日是我第一次踏上訓練馬拉鬆長跑之路,那天是星期六,清晨我加入由Matt、Bill、Noel、Shannon和Beth組成的馬拉鬆訓練小組,在城市森林公園Memorial Park長跑(《連續跑17公裏的前因後果》)。快速瀏覽了相關雜記之後,周五早晨我決定將原本跑7.5英裏的計劃改為跑10英裏紀念長跑10周年。
周五在Hermann Park一邊跑步,一邊回顧這10年長跑之路。從48歲跑到58歲,跑過10個秋冬,跑過10個春夏;這10年長跑之路是參賽之路、成長之路、愛情陪伴之路、友情之路、跑步看世界之路、誌願者之路、恩典之路。。。;既有訓練的汗水辛苦,也有完賽的歡喜快樂,更多的是數不盡的恩典,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恩。不管速度快慢,感恩如今還能健康快樂地長跑,且跑且珍惜。
照片1: 為了紀念長跑10周年,我將周五早晨跑7.5英裏的計劃改為跑10英裏。
1. 10年長跑之路是參賽之路
在過去的10年裏,我多次參加長跑比賽,其中包括十多次5公裏賽 、1次10公裏賽、3次半程馬拉鬆賽(13.1英裏,21.1公裏)、1次25公裏賽、1次“公裏製馬拉鬆” 賽(26.2公裏)、4次30公裏賽、3次全程馬拉鬆賽(26.2英裏,42.2公裏)、2次300公裏TIR連夜越野接力賽。
照片5:個人最好的5公裏賽成績是21分33秒(配速6分57秒每英裏,2018年),這是5公裏賽公益慈善活動主辦人Lanie與女子50-59歲年齡組的前3名合影。頒獎是從第3名開始,直至第1名。當我作為第1名上台領獎時,Lanie非常興奮,與我擁抱祝賀,貼麵親吻。她一直還記得我是這個5公裏賽募款活動中第一位亞裔參加者獲得年齡組前三名。她感謝我這些年來的參與,我則感謝她和她家人為腦癌患者和生病兒童所做的一切。接著,她邀請剛領了獎牌的這個年齡組第2名和第3名上前來,共同合影。第二名(23:04:09)與第三名(23:05:03)之間成績相差不到一秒鍾,競爭很激烈。不過,即使得年齡組第一名也沒有獎勵:-))),因為這個5公裏跑賽是由普通民眾參與為腦癌患者以及為生病兒童募捐的公益慈善活動。2018年有5000多名參與者,籌集了60多萬美元;因為這是一項非盈利募捐活動,參與者不僅繳報名費,而且許多參與者會為此募捐。
2014年的波士頓馬拉鬆是我的第3個全程馬拉鬆賽,也是我的最後一個全程馬拉鬆。從2011年8月6日第一次踏上馬拉鬆訓練長跑之路至2014年4月20日波士頓馬拉鬆,我因“中年危機”挑戰自己的旅程和好奇到此結束,決定不再參加長跑比賽,每年春天為腦癌患者和生病兒童募款的公益慈善5公裏賽除外。不過,即使不再參賽,但長跑依然會是我日常鍛煉中的一部分。當時有不少一起訓練的美國跑友們和華裔跑友們為我感到惋惜,他們認為我還有上升的空間,並且即使以我當時的速度在年齡組拿名次會拿得手軟。然而,我的去意已定,想玩的已經玩過了,並且結果是我這位大學體育達標都困難的體育差生做夢都沒想到的,心滿意足了。那時,我已經有了新的目標:做誌願者義工回饋在那3年半長跑訓練和參賽過程中給了我許多幫助和歡樂的長跑愛好者們;在接下來的6年半裏我也是確實堅持如此去做了。
然而,為了陪伴我做長跑教練義工輔導的來自貧困家庭KSR高中生們跑5公裏超人賽,我那已經堅持了4年半不再參加長跑比賽的自我承諾在2018年10月被打破(《陪先生看歌劇,陪學生跑比賽》);為了陪跑我義務輔導的KSR學生們,在2018感恩節我們小鎮YMCA舉辦的10公裏火雞跑賽,我再次打破承諾;並且不僅自己參賽,而且還使先生以及從西岸飛回家過節的女兒女婿一起參賽(《感恩節風情:火雞跑、美食、刺蝟、秋景》);接著就是“破罐子破摔”,參加了2019年和今年(2021年)的300公裏TIR連夜越野接力賽,第3次和第4次打破承諾。先生說:“你幹脆直接取消不再參加長跑比賽的承諾吧” :-)))。
照片11-13:2019年3月30日至31日的TIR接力賽全程183.38英裏(295公裏),經曆了天氣在短時間內從高溫悶熱、和風細雨、到狂風大作、氣溫驟降的巨大變化,經過兩天一夜不間斷的奮力奔跑,我們這支由12位休斯頓華裔女士組成的“飛姐”(Flying Sisters)隊以平均8:10每英裏(5分鍾4秒每公裏)的配速跑完全程。這支參賽時平均年齡49.25歲的華裔女子賽隊不僅實現了賽前目標--女子大師隊(40歲以上)第一,而且成為所有參賽女子隊中的第一(女子總成績第一),並且打破了TIR賽事女子大師隊8:13每英裏配速的賽程記錄(《295公裏TIR破記錄接力賽(1):前言》)。
2. 10年長跑之路是成長之路
這10年長跑之路不僅是參賽之路,也是在多方麵的成長之路,其中包括在跑衣、跑鞋、長跑輔助裝備等方麵的成長,尤其是跑鞋時尚之路:-)))。
照片17:因為是突然起意參加長跑訓練,事先沒有做有關長跑裝備的研究,10年前8月6日第一次參加長跑穿的是我平常打網球時的網球服和網球鞋。後來,跑友Bill和Matt不止一次取笑我第一次參加長跑穿網球鞋,我向他們承認當時我根本分不清什麽是專門的跑鞋,也不了解合適長跑的衣服。當然,我現在了解到有些打網球的衣服和長跑的衣服是可以交叉著穿,但網球鞋和跑鞋有很大的不同。
照片25:10年來購買擁有上百件的跑衣跑褲,上衣從體育Bra、背心、短袖、長袖(薄、厚),下衣從短褲、中長褲、長褲、跑裙,速幹透氣,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皆有;其中與我跑步看世界穿的次數最多的跑衣是參加2014年波士頓馬拉鬆時獲得的速幹透氣上衣,我家領導“毒舌”地稱之為我的顯擺服:-)))。這是2019年獨立節期間飛往舊金山看望女兒女婿時穿著“顯擺服”與他們一起前往太浩湖登塔拉克山(Mount Tall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