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了一家麵店,叫了一碗牛骨湯。 端上來的湯,我看一點油水都沒有,就問老板娘可不可以把湯裏原有的牛油給我些。 不一會兒她遞過來一小碗牛油,她說她曾經也生酮飲食,所以她知道這種吃法。
我問她: 現在為什麽不生酮了呢? 她說,因為體重已經減少到了理想狀態。
過了一會兒,老板過來,他說他就是生酮飲食,而且至今如此。 體重減了三十磅,身體輕鬆多了,而且腦子也更清晰。
樓下有說,長期不吃碳水,造成低血糖、腦子迷迷糊糊。 這隻是"符合"網上一些"碳水禁不得"的傳說。
本人曾經有這樣的體驗,為了控製體重,碳水不吃,隻吃素菜和豆類。 體重是減少了,但3個月後,人就會所謂"神情恍忽"和不時"頭皮發麻"的感覺。 真的,到了那一刻,就能真正體會到什麽是"頭皮發麻"。
我隨後,每天加一隻雞蛋,三天以後,感覺就好多了。 然後每天兩隻雞蛋,就不再有"頭皮發麻"的感覺了。
我自己的結論: 過度減肥,導致身體蛋白質不足。
那麽不吃碳水會不會造成低血糖? 我的觀點是,隻要沒有糖(來自於碳水)的攝入,人體就不會快速升糖,因此不會造成大的血糖波動,也不會造成低血糖現象。
為什麽樓下那位長期不吃碳水的怎麽會有"低血糖"? 一是,因為自己"腦子迷迷糊糊",自認為是低血糖。 二是,因為自己吃了水果,水果中含大量的糖份,依舊造成體內血糖波動。
有人說人體需要糖作為能量,不吃碳水就會缺能量,這個說法是不完整的。 如果人不直接吃糖(包括碳水和水果),就會進入生酮狀態,人體的能量便來源於蛋白質和脂肪。
通常一個人一天不吃米飯,餓的時候,會進入低糖。 嚴重的,如果在外麵走路,可能會昏倒。但這時候隻要補一顆糖即可緩過來。
但是一旦進入生酮狀態,就跟換了一個人似的。人可以一天不吃食物,光喝水,也能有足夠的能量保持一天的活動,包括體育鍛煉,外出旅遊,不會有昏倒的感覺。 能量來自於哪裏? 人體的脂肪。 通常中年人都有小肚子,也就是脂肪肝,進入生酮狀態後,人保持饑餓狀態,就是在burn fat,去除脂肪肝。幾個月後,小肚子便會明顯縮小,甚至消除。
它對人的健康有許多好處: 包括血指標會變得更好,腦子更清晰,人的體形會明顯變得年輕。
為什麽生酮的人不多? 除了網上的所謂"碳水禁不得"的傳聞,生酮的最大障礙是絕大多數人無法管住自己的嘴巴。 需要長期杜絕甜品,能做到的5%、甚至1%的人都不會做到。人要管住嘴巴,比戒煙還要難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