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豐田引起的波浪裏Brake Override這一條大家好像都覺得很容易理解,無可非議,豐田就是應該裝這個。但我覺得這問題有不少細節,值得大家深思熟慮後再作出自己的判斷。所以我想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目前對這係統最普遍的理解可以分成幾部分:
1.How? 如果發現刹車,即使駕駛員把油門開著,電腦也把它關掉。
2.Why? 油門回不來車子就加速,對減速不利,會導致事故。
3.Why Not? 刹車是爺,踩煞車就是為減速或停下,那開著油門幹嘛?不這樣做就是笨或壞(例:不願買專利)。
這三條其實全都不正確,至少不完全。以下一一解釋。
1.關於How: 我相信大家一定在路上看見過刹車燈stuck on的車子。如果這套軟件就那麽簡單的話,那那些車子就拋錨在路上了。我沒搞過這個軟件,但我可以打賭這軟件不可能一見刹車就把油門關掉。最簡單也會是測到刹車油壓高與一定程度後,把油門的最大開度往下壓一下,不會全關掉。為什麽,後麵會講清楚。
2.關於Why: 油門大開自然對減速不利,但是不利程度很低,隻要刹車還全在,這就決不是事故的原由。
不少人已經引用了Car And Driver的一篇文章 – Infiniti G35 vs. Toyota Camry, Brake with and without throttle open… 不錯,這篇文章裏是說到G35的Brake Override 讓它能不損失太多刹車距離。但這文章裏也寫了:“With the Camry’s throttle pinned while going 70 mph, the brakes easily overcame all 268 horsepower straining against them and stopped the car in 190 feet—that’s a foot shorter than the performance of a Ford Taurus without any gas-pedal problems and just 16 feet longer than with the Camry’s throttle closed.”從這件事實來看,如果Camry油門回不來時踩刹車會導致事故,那Taurus根本就不能在路上開了—他油門關了減速還比油門大開的Camry差。事實上有不少車油門不壞都達不到Camry壞掉時的那個表現。所以這個表現是絕對安全的。
其實這點大家應該已經略有所知。不少人已經說過刹車的力量絕對比引擎力量大很多。這都是汽車設計的基本標準。隻要不連踩多腳刹車,絕大多數車能在那種情況下毫無問題地停下。隻有那篇文章裏另一輛540hp的Mustang才在100-0的最後那次刹車下最終因刹車過熱而停不下來。
當然話說回來,盡管Brake Override不能起到對刹車距離有實質性的影響,但有了它的話,油門放開一些至少可以減少可憐的駕駛員那時的panic。我寫這一段隻是指出一般人對這個軟件作用的理解有一定的錯誤 -- 主要不是對刹車距離產生實質性影響,而是能減少駕駛員當時的panic。
3.關於Why Not: 刹車是爺。這沒錯。其實汽車走,停,和變向都是最基本的操作。走不了,停不下,轉不了方向,都是不赦之罪。所以這三個係統設計時是盡量independent。有dependency的地方就一定有安全指標。
比如說刹車用引擎產生的真空來助力,這就是一個dependency。這裏的安全指標就是引擎熄火時,駕駛員至少要能踩幾腳有力的刹車。(TBz好像貼過這個指標 -- 兩腳。)
走和停,本來就是dependent – 走就不停,停就不走。那這裏的安全指標就是油門大開時,車子一定要在合理距離中停下來。所以刹車設計一定看引擎,而且比引擎厲害得多。
這兩點都已經體現了刹車是爺。所以不加Brake Override不是笨也不一定是cheap。實在是因為1)刹車已經夠爺的了;2)Brake Override能在這種情況下增加的刹車性能實在太小。大家再想,如果BrakeOverride那麽管用,那加了這個軟件,你不是沒必要把刹車做得比引擎強了嗎?…
當然照常理,多一項安全措施總是好的。但這裏我也想給您多提供一個問題去思考。這個軟件其實在刹車和引擎之間又增加了一個dependency。所以它也就增加了一個Failure Mode(至少一個)。我想這裏很多人都曾經搶過道,比如說在直行車麵前猛加速左轉。那時你在你車的加速性能上是下了賭注的。如果你的車那天正好刹車燈stuck on,你又不知道,這個Brake Override 軟件在關鍵時刻給你關了油門,你對這軟件的看法就不同了吧。
我在第一條裏說到這軟件大概不會把油門全關掉,這就是原因之一。但即使像我估計的 – 油門沒全關死,如果你是賭的油門敞開的加速度,那你也會吃驚不小。一旦panic,你也就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了。
我寫這些,不是讓大家擔心而反對這個軟件。寫這個軟件的工程師不會不考慮到這個dependency – 包括豐田的工程師 _:)。我隻是希望幫助大家把這問題看得深一點。
最後,第三點(why not)裏麵我相信大家有一個想法,“踩煞車就是為減速或停下,那開著油門幹嘛?”這想法好像也不容置疑,但其實這兩個半句都不完全正確。例一:SUV爬大石頭的時候,有時候左腳輕踩刹車,並非為減速而是為防止往後滑。等右腳小心翼翼給了一點油門以後,再慢慢把左腳放掉。例二:我開我的車刹車進彎的時候經常用Heel-and-Toe – 用右腳後跟去踩油門。並非為加速而是為將引擎轉速提高可以平穩地換低檔。另外還有少數幾種情況下這句話也不對。
這幾點其實也有人提到過。被大多數人拿來罵“開個Camry會需要用這些技巧嗎?”確實不用。但豐田(和其他公司)都沒有說隻在Camry這種車上裝Brake Override啊。大家再想想,哪家公司敢在某些車上裝而不在別的車上裝?報社一問,“你為什麽在這輛車上裝這麽一個軟件?” 答:“安全”。“那為什麽那輛車不裝?不用安全嗎?”…
從我口氣裏大家一定聽出來我對裝這係統並不讚同。我毫不否認。我的原因在上麵都說了。最主要的就是:油門已經夠爺了;Brake Override的好處其實沒想當然的那麽大;他帶來了的副作用(dependency)也不小;有一些特殊的技巧跟這技術有一些衝突。
但是我說過,我隻想把這些我覺得大多數人沒想到的問題擺出來給他家提供一些思考的資料。看了以後至少會對自己的最終結論有更強的信心。
盡管我不讚同這概念,但我相信這次事件太大,輿論太強,而且我估計沒人能找出真正的凶手(包括豐田自己),隻有這概念可以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至少可以平息輿論。所以這項技術將成為這次事件的Legacy。不光豐田,大多數公司很快都會這樣做。就像80年代Audi幾乎同樣的問題給我們留下的就是Shift Interlock(不踩刹車就換不出P檔)。
所幸的是那些工程師一定會把那些副作用搞定;軟件寫的聰明一點,那些特殊的技巧很可能也還能用。隻是辛苦這些工程師了。不過,他們也不會白辛苦,最終還是我們這些人掏腰包 – 每輛車多付一毛錢囉,軟件便宜。當然,我寫那麽多也不為省這一毛錢,隻是為了置個頂而已_:)
Brake Override的背後
所有跟帖:
•
基本概念不清,我是不會給你置頂的。
-biglow-
♂
(20 bytes)
()
02/21/2010 postreply
14:19:14
•
"SUV爬大石頭的時候..." 與我下麵剛說的是一個道理
-internuts-
♂
(0 bytes)
()
02/21/2010 postreply
14:21:21
•
回複:Brake Override的背後
-LengXiao-
♂
(192 bytes)
()
02/21/2010 postreply
16:48:01
•
你有如下概念性錯誤
-biglow-
♂
(534 bytes)
()
02/21/2010 postreply
17:19:51
•
請看著兩張照片。
-Lyedge-
♂
(1664 bytes)
()
02/21/2010 postreply
19:05:16
•
We are talking about normal road driving
-biglow-
♂
(275 bytes)
()
02/21/2010 postreply
19:51:22
•
My post was pretty clear about that, I hope
-Lyedge-
♂
(2774 bytes)
()
02/21/2010 postreply
20:35:15
•
The Toyota brake override will work when speed is over 30 mph
-tsc12-
♂
(44 bytes)
()
02/21/2010 postreply
20:53:45
•
很有道理!
-雨鶴-
♀
(0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0:59:07
•
Bigblow, I personally believe you missed Lyedge's point
-wolfmanii-
♂
(382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07:04:25
•
看樓上 tsc12 的回帖
-biglow-
♂
(267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08:44:34
•
easy, easy, guys.
-wolfmanii-
♂
(356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09:57:12
•
回複:看樓上 tsc12 的回帖
-wolfmanii-
♂
(878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0:17:18
•
Every car has mechanical brake except very limited number of mod
-biglow-
♂
(545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0:26:50
•
Yes, we all welcome calm and healthy discuss :)
-wolfmanii-
♂
(84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0:42:06
•
the system must be smarter than we think.
-ttesw-
♂
(929 bytes)
()
02/21/2010 postreply
18:39:52
•
Thank you for making my point
-Lyedge-
♂
(491 bytes)
()
02/21/2010 postreply
19:11:51
•
分析得很有道理,受益,謝謝.
-TBz-
♂
(195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00:56:27
•
回複:分析得很有道理,受益,謝謝.
-Lyedge-
♂
(431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06:42:57
•
這句話邏輯錯誤.
-pop3-
♂
(710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08:09:45
•
Come on Guys, let's all talk in humble manner.
-wolfmanii-
♂
(380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0:03:58
•
再次感謝你幫大家一起思考。
-Lyedge-
♂
(554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4:52:14
•
BRAKE OVERIDE還有個重大優勢.
-pop3-
♂
(364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08:26:02
•
本人認為出事的LEXUS就是刹車失靈的
-pop3-
♂
(162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08:34:22
•
I personally prefer mechanical sytem.
-wolfmanii-
♂
(524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0:09:46
•
I second you on this point
-biglow-
♂
(0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0:29:00
•
Cool :)
-wolfmanii-
♂
(587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0:47:26
•
我也傾向機械控製,簡單可靠
-TBz-
♂
(0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1:30:23
•
成本低,易於維護。
-TBz-
♂
(0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1:38:24
•
Thank you for all the response
-Lyedge-
♂
(2856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0:43:57
•
well said! I love this forum
-wolfmanii-
♂
(0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0:56:07
•
回複:Thank you for all the response
-tsc12-
♂
(448 bytes)
()
02/22/2010 postreply
11: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