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詩外傳9.13: 孔子出遊少源之野
原文:
孔子出遊少源之野。有婦人中澤而哭,其音甚哀。孔子使弟子問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婦人曰:“鄉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婦人曰:“非傷亡簪也,蓋不忘故也。”
譯文:
孔子到少源郊遊,發現有婦人在沼澤裏哭泣,聲音很悲哀。孔子讓他的弟子去問候:“夫人為什麽哭得如此哀痛?”婦人說:“剛才我剪蓍草,弄丟了我的蓍草簪,因此哀傷。”弟子說:“你在剪蓍草而丟了蓍草簪,有什麽可悲哀的!”婦人說:“我不是為丟掉的蓍草簪而悲傷,應該是忘不了與舊物的感情。”
俠客心得:
蓍草做的簪子,可以再用蓍草做一個。婦人丟了很是傷心難過,是因為與它有了感情。這樣重視情感的婦人,與親人故舊的感情該有多深,可"想而知。
現代唯物發展論者,隻重視物件的市場價值,東西用舊了就換新的,沒有任何感情可言。甚至更極端的,夫妻兩個不合適了也就分開,不考慮對自己和孩子的傷害。朋友之間也隻是互相利用的關係,用完了就扔掉,沒用了就沒有必要交往。可是人的情感是有需求和渴望的。情感得不到寄托和滿足,僅僅沉迷於物質享受,甚至毒品的麻痹,內心是得不到安頓的。這就是對人性的扭曲,這就是罪惡。
情感屬於陰,物也是陰。以陰物淹淫情感的需求,是陰上加陰,結果一定是陰的淤結,這是是病態的。化解這種病的靈丹妙藥就是正大光明的仁心,就是純陽,如此情感才能得到慰籍而不流於邪僻。蓍草簪不僅僅可以盡其固定頭發之用,作為她身上的裝飾,蓍草簪的陪伴也滿足了婦人的部分情感需求,因此婦人失去一個朝暮相伴的老友一定會難過的。
澤中悲哭癡情女
簪輕情重無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