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韓詩外傳8.15:齊景公問子貢曰

(2022-12-04 07:21:31) 下一個

韓詩外傳8.15:齊景公問子貢曰

原文:

齊景公問子貢曰:“先生何師?”對曰:“魯仲尼。”曰:“仲尼賢乎?”曰:“聖人也,豈直賢哉!”景公嘻然而笑曰:“其聖何如?”子貢曰:“不知也。”景公悖然作色曰:“始言聖人,今言不知,何也?”子貢曰:“臣終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終身踐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猶渴操壺杓,就江海而飲之,腹滿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景公曰:“先生之譽,得無太甚乎!”子貢曰:“臣賜何敢甚言,尚慮不及耳!臣譽仲尼,譬猶兩手捧土而附泰山,其無益亦明矣;使臣不譽仲尼,譬猶兩手杷泰山,無損亦明矣。”景公曰:“善豈其然!善豈其然!”《詩》曰:“綿綿翼翼,不測不克。”

譯文:

齊景公問子貢:“先生的老師是誰?”子貢回:“魯國仲尼。”齊景公問:“仲尼是個賢人嗎?”子貢說:“他是聖人啊,怎麽能僅僅是賢良而已!”齊景公嘻嘻哈哈笑了:“他聖人又是啥樣?”子貢答:“不知道。”齊景公突然一臉怒色:“你剛剛說他是聖人,現在又說不知道,為什麽?”子貢說:“臣子我一輩子頂著天,不知道天有多高;一輩子踩著地,不知道地有多厚。臣子我跟隨仲尼學習,就如同渴了拿水壺和勺子,到江海旁邊水喝,喝飽了就走,我又如何知道江海有多深?”齊景公說:“先生如此讚譽,不是太過分了嗎!”子貢說:“臣子貢怎麽敢過分,我還怕不夠呢!臣子我讚譽仲尼,就如同雙手捧土給泰山加大,這不是明擺著沒用嗎;你要我不讚譽仲尼,就如同用兩隻手扒土損壞泰山,這不是明擺著一點兒也損傷不了嗎。”齊景公說:“還真的是這樣啊!真的是這樣啊!”《詩經》說:“巍峨高大連綿不絕,不可知不可勝。”

俠客心得:

巍峨高大連綿不斷,就是那個大寫的人,就是聖人孔子。人的神性就在於他可以與天地相通,可以參天地之化萬物。天地本寂寥,秋水長天,枯木疏桐,寒鴉聲聲淒厲。是人類給它塗上七彩,奏響了五音,從此天下地上,鶯飛燕舞,一片和樂融融。傳統中國人祭祀,左邊是天地,右邊是祖宗。天地生人,人參讚天地。天地無私地供養人類,人類也同樣無私地回饋。

人類如果隻知道索取,不知道回饋,不知道感恩,天神地祇會很失望的。

人不隻是食色性也,人本來巍峨高大連綿不絕!

當唯物論者直勾勾盯著物質的時候,他的心裏也塞滿了灰塵,如何能看到聖人的高大。

 

唯物者以眼觀物,見物不見人

儒釋道以心生物,觀物亦觀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