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韓詩外傳7.17:宋玉因其友見楚襄王

(2022-11-10 08:27:42) 下一個

 

韓詩外傳7.17:宋玉因其友見楚襄王

 

原文:

宋玉因其友見楚襄王,襄王待之無以異,乃讓其友。友曰:“夫薑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親。子之事王未耳,何怨於我?”宋玉曰:“不然。昔者、齊有狡兔,盡一日走五百裏,使之瞻見指注,雖良狗猶不及狡兔之塵,若攝纓而縱絏之,〔則狡兔不能離也。今子之屬臣也,攝纓而縱絏與〕瞻見指注與!”《詩》曰:“將安將樂,棄予作遺。”

譯文:

宋玉通過朋友關係去拜見楚襄王,襄王對待他並沒有特別熱情。於是宋玉就怨怪他的朋友。朋友說:“生薑和肉桂是靠地而生,但是其辛辣味不是靠地而有;女孩是靠媒人出嫁,但是她同家人的親情不是靠媒人而有。您侍奉王沒能盡善盡美,為何怨我?”宋玉說:“不是的。從前,齊國有狡兔,一天可以跑五百裏。幫狡兔指引一個明確的方向,即使是良狗也是望塵莫及;如果你漠視兔子,而是牽著狗然後放開它去追狡兔,那兔子就不可能逃離。今天你引薦我,你是牽著狗呢, 還是給兔子指引方向!”《詩經》說:“安樂的時候,把我拋棄”。

俠客心得:

誰對誰非說不清楚,應該是都有錯。宋玉覺得朋友沒有給它指點提攜,所以搞得他很尷尬。其實朋友能給你引薦就已經很難得了,自己沒有把握好機會,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應該怨怪朋友。而這個朋友也沒有盡心。幫人沒有幫到底,宋玉沒有達到目的,自己落得個出力不討好。所以各打五十大板。

作者是同情宋玉的。後麵引用的詩經是在譴責引薦人,自己得到了楚襄王的重用而拋棄了朋友宋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