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韓詩外傳5.14:儒者、儒也

(2022-09-08 10:08:40) 下一個

韓詩外傳5.14:儒者、儒也

 

原文:

儒者、儒也,儒之為言無也,不易之術也,千舉萬變,其道不窮,六經是也。若夫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別,朋友之序,此儒者所謹守、日切磋而不舍也。雖居窮巷陋室之下,而內不足以充虛,外不足以蓋形,無置錐之地,明察足以持天下,大舉在人上,則王公之材也,小用使在位,則社稷之臣也,雖岩居穴處,而王侯不能與爭名,何也?仁義之化存爾。如使王者聽其言,信其行,則唐虞之法可得而觀,頌聲可得而聽。《詩》曰:“先民有言,詢於芻蕘。”取謀之博也。

譯文:

儒家人就是儒,儒說的就是無,無就是不變的道理,千變萬化,無窮無盡的道,就是六經。君臣之間的道義,父子之間的親情,夫妻之間的尊敬,朋友之間的秩序,這都是儒家所謹慎敬守、日以切磋而不敢放下的。雖然住在貧民陋巷,而飯食不足以充饑,衣服不足以遮體,沒有立錐之地,但是他們的智慧和洞察力足以守衛天下。推舉他做大用,就是天子的公卿;給他一個小小的位置,就是社稷大臣。雖然儒者藏身洞穴荒野,但是王侯將相也比不過他們的聲名,為什麽?因為他們心存仁義道德的教化。如果能使君王聽信他們的言教,信從他們的身教,那麽唐虞先王的法統就會出現在人間,頌揚的歌聲就能回響在天際。《詩經》說:“古代的賢人說,向割草砍柴的人谘詢”,就是要博取眾家之長啊。

孤島俠客:

中國人的先祖,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觀察,發現了自然界的運行規律,也就是天地的運行規律,也就是天道,也就是這裏的無,這就是儒家人的信仰。把這個無應用於人的生活,就是儒家六經所闡述的仁義道德的生活,觸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麵。因此六經不是誰給我們的指令,而是對天道的闡述,也就是對人的本性的啟發和引導。這就是儒家,這就是儒家經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