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易經智慧-來知德妙解損卦六四:改過遷善,進德修業

(2022-05-31 08:31:09) 下一個

 


易經智慧-來知德妙解損卦六四:改過遷善,進德修業

 

 

山澤損,上艮下兌,悅而止,損,易經第四十一卦。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損不足而補有餘。自然規律是,這裏水位高了,自然會流到那邊水位低的地方。而人一參與就不一樣了,這邊水用不完,築個堤壩圍起來,於是就可以向下遊百姓勒索錢財。但是聖人君子遵循天道,不但不會獨霸自然資源,還會主動拿出自己多餘的財物與百姓分享。聖人以損而修身養性,損的是財物,損的是傲慢,損的是剛猛。損掉財物,所以民眾歸心;損掉傲慢,所以能虛心納人;損掉剛猛,所以平易近人。改過遷善的“過”,就是什麽過多了都不好,減損一些就適中了,就正好了。水是好東西,但是多了花草會被淹死,減損一些就中了,就完美了。這就是損卦,是儒家修身養性最重要的一卦。

損卦初爻一開始就說“已事遄往”,初九麵對缺水少糧的六四,趕快(遄往)過去救濟,但是要酌情處理,不是越多越好。當然,也可能是六四需要道德方麵的調教,需要老師初九的及時幫助。而九二卻說,“貞吉征凶,弗損益之”,麵對德性不佳的君王六五,九二要持守正義,不能諂媚迎合,所以“貞吉”;但是如果直接麵對、用強硬的方法逼迫君王改過是十分危險的,所以“征凶”;應該在自己立場毫不妥協的情況下(弗損),使君王六五提高自己的德性(益之)。到了六三,爻辭說“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顯然是在揭示陰陽相配和合之道,陰陽配對,合二為一,剛柔相濟,然後才能生生不息,成事有功。多一個不成,少一個也不行,所以該損得損,該益就益。六四是上卦初爻,爻辭說:

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象》曰:損其疾,亦可喜也。

六四,改掉壞毛病,越快越好,如此方可避免犯錯。孔子在小象辭說,改掉毛病,確實是可喜可賀啊。

來知德進一步闡釋經義。他說,六四變成九四,與六三和六五構成互坎,坎象征心病,就是所謂的“疾”。“遄”就是初九急速趕過去,與六四結合。在損下益上的損卦,初九把幫助六四當作自己的事而急速前往,如果初九能做到就吉祥喜慶。下卦是兌,象征喜悅。

六四陰爻,德性有缺陷,出了問題,藏有隱患。與其相應的剛明君子初九,應該盡快去幫助他解決問題,化解隱患,進而提高六四的德行修養。初九可能是六四的明師,或者賢明的下屬,或者是他的食客。譬如孟嚐君的食客馮諼,發現君主缺少的是對封邑百姓的恩澤,就幫他收回並且焚燒了所有的借據和欠條,用孟嚐君借出去的錢買回了百姓對他的感恩戴德。沉甸甸的白銀買回來的卻是一文不值的感恩,這不是大忽悠嗎?但是不久齊國發生了政變,因為政敵的誣陷孟嚐君受到了齊王的處罰。封邑的百姓知恩圖報,在危難之際施以援手,幫助孟嚐君度過了難關。

馮諼不是高明的初九嗎?!他明察君主六四在德行方麵的缺失,及時加以糾正彌補,為後來的政治災難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改過遷善,進德修業,才是趨吉避凶的正道啊!

來知德原文:

四變中爻為坎,坎為心病隱伏之坎,心病也,疾之象也。遄即初遄往之,遄初與四合。當損下之時,初以為己之事而遄往矣。使初果遄往,則有喜矣。兌說在下,喜之象也。

《周易解注傳義辯正》卷五至八,長沙彭申甫編輯,第641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