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盡心下64-65:孟子曰君子之戹於陳蔡之間
原文:
64. 孟子曰:“君子之戹(厄)於陳蔡之間,無上下之交也。”
65. 貉稽曰:“稽大不理(賴)於口。”
孟子曰:“無傷也。士憎茲多口。《詩》雲:‘憂心悄悄,慍於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文王也。”
譯文:
64. 孟子說:孔子他們受困於陳蔡之間,因為他們不願意與當政的壞人交往。
65. 貉稽說:我不指望眾人說我好話。
孟子說:沒關係,士人免不了這些誹謗。《詩經》說:‘心中憂愁,遭受小人的怨恨。‘說的是孔子。‘消除不了小人的怨恨就算了,隻要不傷害自己的聲譽就好。’說的是文王。
短評:
64. 孔子和他的徒弟們在陳蔡遇到困難,寧肯餓死,也不與當地的政要交往。就算餓死也不能與小人結交啊。
65. 世俗之人不會理解仁人君子,自然也不會有什麽好話。孔子為遭受小人的嫉恨而憂慮,文王也是沒辦法消除小人的怨恨,隻要能保持自己的清譽就好了。
君子不是什麽偉大的人,隻是一位堂堂正正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人而已。但是這也確實不容易,你首先會遭到小人們的妒忌、怨恨和排擠,僅僅是因為你與他們不是一類人。甚至特殊情況下還會搭上自己的性命,伯夷叔齊、文天祥等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不是舍身取義了嗎?!有人說文天祥他們可以曲線救國嘛!先接受招安,保全性命,還能謀個一官半職,然後再圖謀複辟,豈不更為君子?如果真的不是因為貪生怕死而投降,當然是英雄,還是有謀略的英雄。到底是因為怕死還是為了蒼生,自己最清楚,天下人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