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字的自白

(2021-04-04 15:05:21) 下一個

中字的自白

 

大家都知道我是誰,可是對我也確實有很多誤解,所以我還是再做一下自我介紹。

我出生於中間、中心。所以中心的城郭叫中國,文明的發源地叫中土,等等用法都是英語的middle或center的意思。

堯帝在交接帝位的時候,交給舜帝一個傳家寶,“允執厥中”,牢牢地守住中道。把國家比喻成一輛行駛在路上的車,你舜是掌舵人,要保證走在路中間,不偏不倚。這道理大家都懂,偏離中心可能翻車,左邊是高山險阻,右邊是萬丈深淵,你必須誠惶誠恐地走在中間。那如果是這樣的話,還需要聰明睿智的舜做天下的掌舵人嗎?拉車的馬也知道走中間安全嘛,堯這傳家寶也太弱智了。原來中不是固定的中間,一般情況下確實是中間,但是特殊情況會時常出現,譬如路中間有塊大石頭擋住了,或者中間衝了個大坑。對於這些特殊的情況,中間不是很危險嗎?所以堯說的“中”不是中間,而是適中的中,是中間加上靈活的隨機應變,也叫權衡,才是中道。路中間出了問題,那就要看看左邊可以繞過去,還是右邊更安全,所以中道是最合適的方法或路徑。

每一個人的中都不一樣,眾口難調。同一個人也不一樣,早上鹹淡可口到晚上可能就不對了,所以“中”這個靶的不是停留在一個地方。同樣的原因,一級大廚的工作是不可能被化學家代替的。盡管化學家可以嚴格控製溫度、濕度、時間,甚至翻炒的速度,他的佐料可以嚴格稱量到微微毫克,下料時間可以控製到毫秒,這樣做出來的飯菜還是不夠味。科學方法是死板的,一成不變的,隻有這樣才可以重複實驗結果。但是味道是人的感覺, 沒有一個固定的配方,因此化學家抓不住千變萬化的味道,而廚師卻可以。因此廚師的手藝更接近藝術而不是科學,廚師和藝術家都是要擊中人的某種感覺的,而科學要找的是死板的規律。

中庸是做人的根本。中庸說做人要時時用中,也就是說無論什麽場合,言行都要合適,不能過也不能不及。譬如見到不同的人,打招呼的親熱程度就不一樣。過了可能會冒犯,不及可能會冷淡,適中才不得罪人。做人難也就難在這裏,確實很難把握。所以“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把握人情的“中”,確實需要洞明世事、熟練掌握人情世故的。

囉嗦這麽多,還是掛一漏萬。水平有限,對不起了。總結一下,我是中間,也是中心;我不是中間,也不是中心,我是變化不定的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