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雌風篇 (4) “文化革命” 旗手--江青

(2016-11-26 11:39:51) 下一個

                    “文化革命"旗手--江青 

                                                        雲 中 鶴

江青出生在山東諸城縣城裏一戶李姓沒落的地主家庭。自小眉清目秀,活潑伶俐,聰明過人。其父無子,隻她姊妹二人,然其姊較憨直,故其父將全部希望寄托在她身上,企盼她長成,能與名門大戶攀親,因此,特為其命名"雲鶴",寓高飛,得貴婿之意。

雲鶴出脫得越來越俊俏誘人,伐柯人踏破門檻;時值其中學將畢業,其父正為她何去何從愁思不定的當兒,她竟像雲中鶴,杳然無蹤影了。後來,其父方知,她與本城大財主張家的少爺私奔。豈不大傷門風!老爺子氣了個半死。生米做成了熟飯,還奈何呢?

且說這張少爺,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康生。當時他在濟南齊魯學院讀書,他這風流才子帶著豆蔻年華的小姐回到濟南,獨辟幽居,建起了一個安樂窩。雲鶴資質卓異,酷愛戲劇,於是進入山東實驗劇院深造。二人日則苦學,夜則共眠,自有說不盡的快樂和情趣。光陰荏苒,不覺年餘。忽一日,張少爺自校回到寓所,左等右等不見雲鶴,四處打探,皆無消息,她又如雲中鶴一般,杳無蹤影了。張少爺氣得死去活來,大病一場後,憤然遠赴莫斯科留學去了。

那雲鶴是遭了劫匪,還是被歹徒殺害了?

 其實皆非。原來她是思想激越的青年,一直不安於現狀。她在劇院偶與青島大學學運領袖俞啟威相遇,便傾幕他革命精神,也想參加革命活動,就主動和俞啟威廝混一起。她那眼含秋波,口訴衷情,娉娉婷婷,嫋嫋娜娜哀豔婉孌情態,直把剛強的俞啟威招惹得神魂顛倒,忘乎所以,便不顧一切地帶她回青島大學了。到青島, 俞啟威讓她到藝術係旁聽,並指導她參加各項革命活動。她大露頭角,甚是滿意,也很感激俞啟威。二人同心同德,忘我工作,互免互勵甚是融洽。不道在策劃全市遊行示威活動時,走露了消息,遭到敵警大搜捕。俞啟威怕雲鶴遭遇不測,便冒險前往尋覓,藝術係,圖書館,舞廳,處處找遍,她竟如雲中鶴似的杳無蹤影,而俞啟威卻在奔走中被捕了。

莫非李雲鶴也被捕了?非也,她是在敵人追捕中倉皇逃進一家旅館,被一個上海旅客藏匿到房間中,方躲過了凶險。這上海青年旅客喚狄克,是個文學才子,主辦<<法西斯蒂論壇>>雜誌。雲鶴也喜愛文學,二人相談甚是投機,頗有相見恨晚之慨。因外麵戒嚴,難以回寓,隻得同狄克作竟夕之談,理想、追求、愛好、情操乃至人生,洋洋灑灑,漫無邊際,各抒己見,互吐肺腑,悃誠畢至,情愫倍增,互為仰慕,彼此傾心。二人正當激情澎湃,風華正茂年齡,又夜闌人靜,獨處一室,難免衝動,遂相擁歡洽。自此兩人情意殷殷,難舍難分,兼之街頭連日騷亂不寧,雲鶴竟滯留館中八九日,聞俞啟威已遭捕,青島難立足,便隨狄克乘快輪前往上海去了。輪抵滬港,二人登岸,正逢'四。一二'大屠殺,一彪白匪人馬,直衝旅客人群,頓時海港大亂,人們驚慌失措地四處奔逃。狄克遭敵鞭打,狼狽地跑出一箭之地,回頭卻不見了雲鶴,邊逃跑,邊張望,邊呼叫,她卻一如雲中鶴,無蹤影了。

一年後,狄克竟在歌舞劇院裏與雲鶴意外相遇,兩人都異常驚喜。狄克歎息別後尋找之苦,問她年來境遇若何,雲鶴頗顯得意地說:"離散後,人生地不熟,舉目無親,我便跑到這劇院來啦。憑我的才藝,在這裏也給叫響了。"其實,她隱瞞了被抓進警察局,憑姿色、歌舞取悅警官,方得獲釋一節。狄克欣喜之極,當下便賦<<喜逢雲中鶴>>詩一首:

                                     青出藍兮萍水逢,滬浪衝兮分西東。

                                     思九天兮夢繞梁,雲中鶴兮杳無蹤。

                                     泣血淚兮幾度秋,望昊天兮斷長庚。

                                     藝星燦兮炫明眸,驚玄女兮降天庭。

                                     喜重聚兮誓結縭,同比翼兮遨蒼穹。

                                     天作美兮地為賀,感天地兮頌神明。

 

雲鶴很喜愛這首詩,便媚笑道:“我就取首句’藍萍’ 為藝名,多有意思!”她對狄克也是朝思暮想,認為能邂逅重逢,乃天作良緣,遂欣然與狄克相偕而歸。狄克為邀雲鶴的喜悅,在<<法西斯蒂論壇>>上連篇累牘地發表劇評,大讚藍萍技藝精湛,超群絕倫,是一顆燦爛無比的新星。由此,引發了幾家報刊一片鼓噪,大肆"炒作",竟把她吹捧得紅極一時,傳譽遐邇,於是藍萍之名喧噪雀起。山東窮鄉辟壤的小雲鶴在十裏洋場的大上海混到這份上,也該心滿意足了吧。

然而,她是一個永不滿足的女青年,與狄克相處既久,知狄克真名叫張春橋,出身於姑蘇敗落的書香世家。想他雖有才氣,終是一介寒士,難以滿足自己奢華的生活欲望,他雖有首倡"炒作"之功,終難有大的作為,扶持自己實現頭角崢嶸的人生抱負。她要奮飛,她要攀登高門庭,她要尋求能把她捧上影劇殿堂"皇後"寶座的實力人物。       當時唐納是上海灘影劇界大名鼎鼎的編導,江青對他傾慕已久,決心投靠他。於是她著意妝扮一新,前往登門拜訪。她那上下光豔,一身洋溢著藝術氣息的風彩,讓在紅顏嬌娥成群的藝苑混跡多年的唐納,驚喜得忘乎所以,當時便熱烈擁抱她,連聲喝彩:"藍萍小姐,在下仰慕已久,屈駕光臨,實乃三生有幸!"從此她藍萍與風流瀟灑的劇導演唐納結下了不解之緣。

唐納不愧為名導演,單他那識人的獨具慧眼就很難得。他籌劃的<<求婚>>,<<安娜>>等劇,安排藍萍為主角,劇劇大放衛星,場場火爆喝彩。藍萍出盡了風頭,自是得意非常。其時,第一夫人宋美齡到上海為蔣介石五十誕辰募捐祝壽,夥同幫派頭目黃金榮在影劇界倡導了"購機祝壽演藝大會",要求群星獻藝。大通影片公司為邀頭功,積極籌劃拍攝名劇<<賽金花>>,廣泛物色主角,藍萍認為這是留名千秋的大好機會,便要求劇導演安排她演賽金花,可是黃金榮已把賽金花許給了王瑩。這王瑩也是名噪全市技藝超群的演員,又深得趙丹一班影劇界名家的賞識。唐納無奈,便盡力為她爭取了 <<大雷雨>>的主角。這下藍萍惱羞成怒了,認為唐納又姘上了王瑩那小狐媚精了,便撒潑地大哭大鬧,大罵唐納無情無義,從床上把唐納推下去,連打帶踢,硬是把唐納推出門外,將門牢牢鎖上了。其時夜已深,又當十月寒冬,唐納隻穿一件睡衣,凍的渾身顫抖,夜風呼嘯,他四處奔走無著,氣凍交加,僵倒於路邊,後被幾個乞丐拖進了他們窩棚。

一夜暴凍,寒透肌骨,悲憤氣惱,怒傷五髒。唐納雖生還寓所,卻大病不起,使<<賽金花>>、<<大雷雨>>兩個大型戲劇排練擱淺。宋美齡聞報,知兩戲停演,全因名叫藍萍的演員從中鬧騰給破壞了,便氣衝牛鬥,一迭聲要拿這騷貨。不道她這本來的“雲中鶴”,早已杳無蹤影,黃金榮帶著打手搜遍全市,也隻能無功而返了.   

                        

                                                  金  鳳  凰       

原來,藍蘋逃出上海,經武漢、西安,輾轉到了延安,改名爲江青,以電影“明星”、“左翼文藝工作者”、“共産黨員”的身分在延安大出風頭,憑著她的年輕貌美、靈牙利齒、夤緣攀附的交際能力,自然很快在那荒僻、落後、封閉的、不開化的山城延安,有如“江上一青峰”,崔嵬崢嶸而出了,不隻受到了毛澤東的垂青,並以她身上特有的驚人的藝術魅力和無盡的風情,深深吸引住了毛澤東,使之癡迷、忘情,讓一向桀傲的毛澤東竟馴順地做了她的俘虜。 卻説江青何以讓不苟言笑、態度嚴冷的毛澤東如此忘情,如癡如醉地迷戀上她呢?原來江青有種特異的本領,這便是善於察顔觀色,揣摩人的心態,變幻不同的嘴臉,博得對方的歡心,自然也可置人於死地。這無疑出於她天生的絶頂聰明,當然同她那舞臺生涯、藝術熏陶也不無有著密切的關係。她第一次在抗大聽毛澤東作報告時,看這位湖南韶山衝裏生長的革命領袖,身材偉岸,寬麵大耳,天庭飽滿,地額方圓,頗有幾分婦人相,她想,單這麵孔看,斷定他將來必定發達,貴不可言。看他講演的氣勢,博大恢弘,奪人心魄,好像一切都在他預料中,一切皆可指揮若定似的,藐視敵人,藐視困難,大有氣吞山河、扭轉乾坤之勢,何等心高氣傲,何等予智自雄!於是,她決定攫取、駕馭這個“龐然大物” 了。在以後接觸中,她認定毛澤東喜歡吹捧,喜歡個人崇拜和自我獨尊。於是,經反復思量、琢磨如何方能投其所好、使之馴馴順順地就範,煞費苦心地製定出了“攝魂”三部曲,她要在綿綿密密、溫溫馨馨、甜甜酣酣的香霧中攫住這位偉人的心。

你道哪“三部曲”?原來,第一部名爲“誘魂曲”:她利用毛澤東經常到抗大做報告的機會,巧妙裝打成“虛心的小學生”,造成先入爲主的好印象,博取毛澤東的歡心。每次,她總是搶佔第一排最顯眼的位置,做出認真聽、認真記、積極思考的樣子,時不時變換著姿勢,或仰視靜聽,或伏案速記,或托頤沉思;或顰眉蹙額,或神采飛揚,或嫣然一笑,極盡各種情態,既無輕佻淺浮之嫌,又顯得端莊嫻雅、落落大方。她本來年僅二十二三歲,正出脫得姚黃魏紫一般光彩照人,真乃“燦若丹霞,皎如素雪”,加之那等戲劇性的表演,怎能不勾起毛澤東的注目流盼?他怎能不喜愛上這位崇拜自己的窈窕女郎?於是,毛澤東欣然接受她拜訪的請求。江青實現了“入其堂奧”的第一步計劃。

她那第二部曲便是“勾魂曲”:毛澤東是位政治家,又是位文學家,他傾心於政治和文學到了狂熱地步,江青把握住了他這一個特性,又利用他好爲人師、熱衷教誨人的特點,投其所好,把他捧爲導師,經常搜索一些問題,跑去請教他。一次,毛澤東正準備外出開會,她闖進了房門,急切道:“啊!主席!一個困擾著我的問題,我長時間得不到解釋,隻有大膽來請示你了,請主席原諒。蔣介石既然不抗日、假抗日,我們爲什麽還要爭取他,與他合作,形成統一戰綫呢?主席!我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孩子哩!”她嬌滴滴地説著,兩隻流光溢彩的大眼直勾勾地盯著毛澤東,表示著她憂心革命前途的焦急心情。毛澤東被她深深感動了,興致勃勃地坐下來向她談起了建立統一戰綫的意義,把開會之事忘得一幹二淨,臨了,還把自己寫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國共産黨抗日時期的任務》、《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前途》等文章,從一大堆報刊中翻出來送她翻閲。江青敏感到毛澤東喜歡人讀他的文章,於是又借讀了他的文章去談讀後感、匯報思想之名,屢屢登門造訪,大贊他的文章思想深邃、精闢透徹,是“金玉良言”、“革命的指南針”,他英明、睿智,高瞻遠矚,簡直就是開天辟地來第一大聖人,表示崇拜得五體投地。又自我表白道:“主席!請你相信,我早年讀過你很多文章,於是成了進步女青年,參加了革命。爲了反抗舊社會,也爲了女權,我闖過無數暗礁,達到能在上海站住腳,爲工廠工人傳播馬克思主義,又躍上舞臺和電影界,這都是你的精神力量在鼓舞我!但是,我不滿足,我拚出性命,衝破種種險阻,跑來延安,就是要親自聆聽你的教誨,讀你更多的著作,在你身邊,拜你爲導師!我是一個天真、幼稚的女孩子,主席不會嫌棄我吧!”她聲調嬌嫩柔膩,扭動著苗條的腰肢、閃動著飽含深情的媚眼,好一副爛熳癡情的樣子。毛澤東隻覺渾身火辣辣的,心搖神蕩,仿佛魂兒被她勾去了。恰值秘書送文件來,方收斂住了飄逸的心情。

她那第三部曲是“攝魂曲”,乃是三部曲的高潮,她要使出全身的解數,把毛澤東的心魂攫取到手。她精心策劃排演了京劇《打漁殺家》,扮演女主角蕭桂英,在舞臺上大展神采,贏得了毛澤東不住喝採。她知道毛澤東已經傾情自己,況且賀子珍去蘇聯看病已經數月,想必毛澤東到了“久旱不雨、乾渴難忍”之時。於是,卸下妝,換了一身嶄新飄柔的春衣,秀發輕挽,烏雲蓬鬆一般;眉描青黛,唇塗朱紅,自覺春山欲倒;通身噴灑了法國香水,一路飄香,步著靜謐的月光,娉娉婷婷來到鳳凰山下毛澤東的寓所。“哦!果然山中飛出金鳳凰啦!”在闌珊的燈光下,毛澤東驚喜地眯著雙眼打量她,見她深夜造訪,又打扮得如此靚麗迷人,股股清香沁人心脾,遂心領神會,戲謔道:“不愧是‘江上一青峰,秀出天地間’!——我孤棲這鳳凰山下,想必會有金鳳凰來,這不來了,呃!”伸開雙臂欲擁抱她,她反故作嬌羞地後退著,瞥一眼窗外,似驚似嗔道:“主席,我可是來聆聽你看了《打漁殺家》後的觀後感啊,請你批評、指教。我是一個無知的女孩子,還什麽也不懂呢!”她顯得十分惶恐,一甩袖把燈撲滅了。黑暗中,半推半就,忸忸怩怩,好一陣才容毛澤東入了巷,直把他揉搓得魂飛九霄。果然是:

                                    寒山喜吻桃花麵,乾渴痛飲五香醇。 

                                    神魂顛倒盡忘機,淋漓酣暢何得論。

 

                                                          女  皇  夢                                                  

    江青確為古今中外罕見的一代奇女。她不僅具有天生超群絕倫的藝術才華,而且具有驚天動地的政治謀略與煽動、蠱惑天下的能力。

 建國初期,作為第一夫人的江青初露頭角,便借批判電影<<武訓傳>>為名,將亡故半世紀之久的"千古奇丐"武訓挖墳破棺曝屍,大張撻伐,使之遺臭天下;順勢便將電影製作人、著名導演趙丹--早在三十年代上海時期已銜恨甚深的冤家打入囚牢;更借此興風作浪,鼓噪知識分子開展所謂”改造” 運動,批判其所謂"舊傳統"、"舊觀念",必使其"脫骨換胎,重新作人"(作共黨順服的奴仆)。此乃為後來大規模"焚書坑儒"的反右運動之厲階。

六十年代前期,江青致力於戲劇改革,在大張旗鼓批判腐朽舊戲、橫掃"帝王將相"出舞台的基礎上,她把八個革命樣板戲(1)搬上了舞台、銀幕。她那"三突出"(2)創作原則,在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別開生麵;何況文革中,經曆狂飆驟雨的洗禮,文化、娛樂幾為白地,八億人民唯靠這八個樣板戲開下眼、陶下情了。其功甚偉,故人們稱其為"革命樣板戲旗手"。

六二年,北京市副市長、曆史學家吳晗創作了劇本<<海瑞罷官>>,上演後轟動一時。毛澤東看了,認為是借古諷今,為彭德懷被罷官鳴冤,要為其翻案。江青秉其旨意,夥同上海宣傳部長張春橋、文痞姚文元撰寫了長達數萬言的批判文章<<評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不僅將頗負盛名的權威人士吳晗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而且點燃了舉世亙古罕見的轟轟烈烈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她實乃這場滔天之禍"革命洪流"勇猛的推波鼓浪者,稱其為"文化革命旗手"並非虛譽。

何況文化大革命之始,她即被委任為[文化革命領導小組]副組長,憑著"第一夫人"的身份,自是叱吒風雲。發起紅衛兵運動,大搞革命串聯,打倒"劉、鄧、陶",揪鬥"走資派",橫掃"牛鬼蛇神",挑起派性武鬥,開展奪權鬥爭、、、、、、拉虎皮、扯大旗,她憑"文化革命旗手"的威風,搖旗呐喊,聳動天下,風起雲湧,革命浪潮一浪高一浪,波瀾壯闊,真乃"四海翻騰,五洲震蕩",大有"徹底砸爛舊世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磅礴氣勢。她忠實貫徹、執行了毛澤東所謂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從而把毛澤東推上了至高無尚的權威、乃至崇高無極的"神壇",其揭旗、擁戴之功亦昭然於世,其罪惡也便罄竹難書。隨著"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取得偉大勝利",她潛在的女皇夢也迅速膨脹起來。

林彪政變集團覆滅後,江青在康生、張春橋、姚文元等人謀劃下,在全國掀起[批林批孔批周公]大批判高潮,開展激烈地"儒、法鬥爭",企圖鏟除周恩來為首的元老派,陰謀廓清"接班"作女皇道路上的障礙。其間,大肆宣揚、稱頌呂後、武則天的曆史功德,大造輿論,以求天下歸心。其誌慮可謂深遠矣。

及至毛澤東晏駕,江青已籌算一定,認為南京軍區、沈陽軍區大軍南北對進,脅迫中央擁戴,必當順利登極,堂而皇之的君臨天下,如唐朝的武則天那樣為天下女主,一了多年的宿願,成就輝煌的人生、、、、、她無限得意之際,豈虞禍起肘腋! 就在毛澤東冥逝未期月、屍骨未寒之時,黨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葉劍英聯合中央警衛部隊司令汪東興發動了政變,一夜之間,她與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等人成了階下囚,被鋃鐺投入大牢。他們被稱之為[四人幫],其罪名是"製造動亂,陰謀篡黨奪權"。案件之詭秘、離奇較之林彪叛國出逃更突然,更出人意外。一時,在國內、國際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強烈的反響。

江青從延安時期為"第一夫人",近四十年來一直享盡尊榮,居高氣傲,慣於頤指氣使、呼風喚雨,日日在滿眼諛笑、滿耳頌揚中生活,逸豫安樂,孰敢忤逆不恭?如今仿佛從九天跌下九地,牢頭、獄卒都敢對她橫眉冷目相向,惡言穢語相加;公堂上,狗法官公然訓斥、怒吼,橫加罪名,謾罵、侮辱。“主席夫人”的威嚴何在?情何以堪!悲憤、絕望之極!她決意以死抗議。於深夜,她以牙咬,撕裂蜀錦套褲,製作長帶,係於門楣之上,自縊身亡。時年雖已花甲,風韻猶存,肌膚潤澤白皙,姿容婉孌動人。

風聞其自縊而死,時人有賦嘲諷詩如下:

                                           天生麗質不自重, 一路風情一路夢。

                                           費進心機作"天橋",凋零天下殘蒼生。

                                           戾氣衝霄遭天罰, 降妖絲絛係幽靈。

                                           閻羅森森審禦狀,鋃鐺地獄驚夢醒:

                                           天聽天視當不爽, 罪咎愆尤必報應;

                                           貪欲為禍深難測,  斂性莊敬祈重生。

         

   注:

 (1)八個樣板戲:京劇<<紅色娘子軍>>、<<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海港>>、芭蕾舞劇<<白毛女>>、[交響音樂]<<沙家浜>>。

 (2)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麵人物,在正麵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