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雌風篇 (3)戲劇導演天才藝術家--孫維世

(2016-11-19 14:39:05) 下一個

              戲劇導演天才藝術家--孫維世

                                                

                                      “大   小   姐"

    孫維世,1922年出生於四川南溪,父革命家孫炳文,母戲劇演員任銳。她是周恩來的養女,著名戲劇導演專家。

    她天生的聰明、機智,有"五歲參加革命"的美譽。據說,26年緒冬至27年初春數月間,尚在國民革命軍政治部秘書長任上的孫炳文,身處國民黨盤踞的大本營廣州,每與周恩來秘密接頭,他必抱上精明可愛的小維世,由她偵察身後情況、有無特務跟蹤;二人密談中,小維世一人在院外跑來跑去,裝做遊戲進行放哨,發現異常,就蹦蹦跳跳唱:"小花貓,愛吃腥;上鍋台,打油瓶、、、、"二人聞聲,即將機密文件收藏,偽裝飲茶敘舊,幾次蒙混了遊串的"鷹犬"。周恩來那時就非常喜愛天真爛漫、精靈透鑽又極其乖巧的小維世。

    [4:12]屠殺時,孫炳文取道上海潛向武漢途中被捕,因不為高官厚祿誘惑,堅貞不渝,不久即於龍華就義,時年42歲。年幼弱質的小維世在驚駭悲哀中,開始隨母四處潛逃,顛沛流離,含辛茹苦,可憐地將如花似錦光燦奇幻的童年葬送於長年奔波、無盡憂傷、日日饑餓疲憊的煎熬中。十四歲那年,母親任銳被組織派往上海做"地下工作",方得參加上海業餘劇人協會和東方劇社的演劇活動,並曾成功地在著名演員龔秋霞主演的電影<<壓歲錢>>中扮演配角,方得嶄露出了驚人的天生藝術才華。

    抗戰全麵爆發,與兄孫泱隨東方劇社一路公演向武漢轉移。在漢口八路軍辦事處,任性、倔強的孫維世強烈要求“要去延安,參加抗戰”,鬧騰了兩天,不折不撓,執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一個年方16歲秀麗出眾的少女如此驚人之舉,引起了辦事處首腦周恩來的極大興趣,讓人詳細盤問,得知是摯友孫炳文之女,喜出望外,立即請入客廳。他望著十年前‘機靈鬼’的小維世竟出脫得如此條幹、窈窕,卓犖不群,成了招人喜愛的嫵媚大姑娘,打心眼裏為親密戰友驕傲,想摯友炳文的在天英靈看著女兒這般優秀也該欣慰吧、、、、、一時激動得熱淚盈眶。孫維世也很激動,她記起了當年的"周爸爸",摟著周恩來的脖子哽噎著說:"周爸爸,我再不離開你了!"對鄧穎超也依偎不舍,聽"周爸爸"稱她"小超",便親昵地叫"小超媽媽"。周恩來夫婦喜歡得難以割舍,遂留在身邊,收養她為義女。

    周恩來帶孫維世兄妹到延安拜謁了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朱德本與孫炳文為滇軍戰友,又相偕留學德國,同時經周恩來介紹入黨,二人乃生死之交,視炳文遺孤勝過己子,遂將孫泱挽留在身邊,撫育、教導,督勵成才。毛澤東與江青都非常喜愛孫維世的聰慧、開朗,待人誠懇、熱情,尤其賞識她的藝術才華。江青從事演藝多年,酷愛藝術,出於同一嗜好,她與維世更是言談投契;維世很樂意作她座上常客,談古今名劇,也切磋一些舞台藝術。1938年端午節,延安各界為紀念"1:28"抗戰,舉行文藝匯演,江青與孫維世聯袂參加<<血祭上海>>大型話劇的演出. 江青扮演劇中的姨太太,孫維世扮演其中的大小姐,二人配合和協墨契,演出十分精采,使劇中人物活靈活現,很是吸引感動觀眾;且兩人形象光彩迷人,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以至很長時間二人都是延安人"月旦評"的中心人物:稱江青,不言其主席夫人,而是"姨太太";言孫維世,不道其名諱,而稱"大小姐"。自然,二人在領導層中都被刮目相看了,視之為黨的藝苑中的奇花異葩。所以,39年周恩來要到蘇聯治療傷臂,毛澤東特意囑咐他將豆蔻年華的孫維世帶去送入藝術院校深造。

 在蘇聯,孫維世先後入莫斯科大學、莫斯科戲劇學院攻讀戲劇導演專業。其間,與在莫斯科療養、聲威顯赫的抗戰名將林彪相識,引起林彪狂熱的追求。其時林彪已與有名的"陝北一枝花"張梅結婚,且生有一女,原本恩愛,然一見灑脫、飄逸的孫維世,便完全為她的姿容、氣質、風度傾倒;情竇初開的孫維世也深深為林彪那真摯的、火熱的激情所感動,絢麗的愛情之花沛然綻放,她也渴慕投入高貴的將軍懷抱,可一想到張梅母女因自己而失去丈夫、父親的悲涼、淒苦,熾熱的心變冷了,愛的花朵枯萎了,她以"年齡尚小,一心向學,不想旁騖分心"為由,斷然拒絕林彪的求愛。林彪聞言,木然佇立,望著她遠去的背影,悵惘良久,仰天歎道:"大小姐,你永遠是我心靈中聖潔的女神!"

                                     紅   色   公   主                    

 1946年,孫維世以優異成績卒業於莫斯科戲劇學院,獲戲劇導演碩士稱號。歸國途中,遵義父周恩來所囑,取道東北,在哈爾濱又與林彪相遇。林彪時為東北地區的首腦,特為孫維世等人舉辦盛大招待宴會,熱情備至,企圖重溫舊情。其時林彪與葉群結婚數載,已生子女,他自作多情,孫維世礙於情麵不得不敷衍應酬罷了。殊不知,這倒引起葉群這個惡毒女人刻骨銘心的嫉恨,乃至釀成後來的殺身之禍。       到了黨中央所在地,毛澤東覷著雙眼端詳了她一陣,驚喜地笑道:"嗬,我夜夢西王母差仙女來,果然不錯,看看,還帶著一身'西洋氣'呢!怎麽,學成歸來,就在伯伯這裏住下,作我的俄文翻譯。"江青看他的眼神,聽他的語氣,心中咯噔一驚,想在他身邊放這樣一個"嬌娃"還了得!正要打岔引開,卻聽孫維世聲音脆朗朗地說:"伯伯,我來看看你,不想留在這裏。我是學戲劇導演的,應該到前線去,深如生活、體驗生活。"於是她便趕忙接茬順水推舟道:"維世成熟了,有誌氣、有抱負,會大有作為的!"又轉換了語氣,盯著孫維世橢圓的粉嫩的臉盤像是關心地說,"閨女,你遵照主席的教導,下去鍛煉,體驗生活,是要吃苦受累的。讓阿姨給你安排吧--去東北如何,那可是個大戰場啊--!"見維世麵現難色,故作驚訝地笑著自我解嘲,"看我這記性,我忽略了你與林彪有段不愉快的經曆。--要麽,就去華北吧,我給聶榮臻打個招呼。"於是,孫維世被安置在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隨軍轉戰於晉、察、冀廣闊大地,成年難覓蹤影,江青方心安理得了。

    不知是毛澤東始終記掛著天生娥媚的孫維世,還是一味奉迎諂媚的周恩來處心積慮的安排,49年建國前夕,毛澤東前往蘇聯拜訪斯大林時,特特將"第一夫人"的江青排除在外,而把遠在外地的孫維世調來作"俄文翻譯組組長",安置在毛澤東身邊隨訪。江青簡直氣炸了肺,認為這裏麵包藏著卑鄙、可恥的陰謀;她恨毛澤東、周恩來,更恨眼中“狐媚精”一樣、天生麗質的孫維世,但她有苦難言,更不敢言。

     出訪回來,孫維世的身價倍增,成了京城響當當的人物。她留在京城,與廖承誌一起籌建[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她是予定的劇院總導演、副院長,而且是自由出入中南海的“紅色公主”。是身份變了,還是工作忙碌難以得閑,她不再拜訪江青了;雖然她頻繁出入中南海,江青也難見到她。這很使江青惱火,認為她是在有意躲避自己,狐疑心更重了。她屢屢給孫維世打電話邀請她一聚,孫維世總說:“有事嗎?我很忙,有事你就說吧。”“無非想跟你聊聊你隨主席出國訪問的事。”孫維世頗顯不耐煩地生硬說:"那有什麽好談的,都是國家機密事,我也不敢亂說。““死妮子,拿大話噎人!”江青暗罵,想"老娘"38年就是毛老頭的五大秘書之一,什麽政治局的文件不看,什麽國家機秘不知?鬼東西,也扯起虎皮作擋箭牌!她心中的那股惡氣騰騰翻滾。      江青為何如此急切地要同孫維世"談談"呢?原來當時她心裏有種恐懼感。自孫維世隨毛訪蘇,她就料定騷貨毛老頭看上這個"粉骨朵"了,與她苟合無疑,也倒罷了;豈料至今倒封上了"紅色公主",讓她幾乎踢破了中南海的高高紅牆,有哪一個貴婦嬌娥比得了她哪!若非那"色狼"給簽發"特許證",焉能至此?難怪自己被冷落,疏遠,以至分床、被排斥,甚至明令“有事,須打報告、請示”,不得擅自闖宮。她不敢想像將會發生怎樣可悲的結局?

     其實,孫維世確實很忙。自50年與著名導演金山結婚,便共同致力於戲劇藝術的發展、創新事業,先後翻譯、執導了<<保爾。柯察金>>、戈果裏的名劇<<欽差大臣>>、契可夫的名劇<<萬尼亞舅舅>>等歐洲優秀劇目,也將祖國傳統名劇<<文成公主>>、<<馬蘭花>>重新編導搬上舞台,同時與其他藝術家聯手創建[中央實驗話劇院],並出任總導演及副院長,傾全力於高等藝術院校的戲劇教育工作,為新中國培養導演人才,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終日矻矻,窮年兀兀,何有旁騖之閑暇? 遑論他顧?不屑與江青閑扯淡自在情理中。                          

  孫維世以自己勤奮、刻苦、銳意進取地意誌和毅力,在戲劇藝術方麵創造出了卓異的成績,年紀輕輕便成為人們公認的優秀的戲劇導演專家,翹首於中華戲劇藝術界。當時相傳“中國舞台四大美女--孫維世、馮鳳鳴、張醒蘇、郭蘭英”,其實後三者無論舞台形像風采、藝術造詣,還是戲劇方麵各種成就,都絕不能與孫維世匹敵,確切地說,應是"小巫"與"大巫"之別矣!孫維世無與倫比的戲劇藝術成就受到國內外廣泛的讚譽,羅瑞卿大將就激賞這位戲劇專家,他為這位"紅色公主"迅速成長為紅色戲劇導演專家感到無比的驕傲,他常在人前稱讚:"維世是我黨培養的第一位戲劇專家,紅色專家。"黨中央首長也都很重視她這"紅牆內唯一才華橫溢的一代才女",給她多方的支持和鼓勵。1966年初,她創作的大型話劇<<初升的太陽>>在首都公演,國家總理周恩來、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外交部長陳毅、年近九十高齡的老總朱德等都於百忙中抽身蒞臨觀賞,看後紛紛給以很高的評價,大加讚賞;並與孫維世一起合影留念。

   誰能想到這竟是她一生最後的光輝一幕!

 

                                      五  角   樓   之   死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化一開始,"破四舊"運動似暴風驟雨衝擊著各各領域,毛主席曾說,戲劇舞台原是"帝王將相、死人統治"的,自是橫掃的重點。金山、孫維世夫婦無疑是戲劇界權威,首當其衝要被"鬥倒鬥臭"、"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他們遭毆打、罰跪、頂油燈,被剪成鴛鴦頭、掛著"反動戲霸"的大牌子遊街示眾,關牛棚、吃鎪飯、擔屎挑尿,折磨得半死不活,人不人、鬼不鬼,像落水狗似的苟延殘喘。                                       

 江青聞知甚是愜意,遂又夥同"文化革命領導小組"組長陳伯達處心積慮誣陷孫維世兄長、時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的孫泱,他們公然對首都大專院校紅衛兵大談孫泱在日本留學時,被日本特務機關和國民黨特務收賣,是"雙料大特務"。他們作為"文革領導小組"正、副組長每句話不啻是"聖旨",聽了,“天兵怒氣衝霄漢”的小將們頓時沸反盈天,千軍萬馬殺向[人大],萬炮齊轟孫泱,嚴刑逼供,老祖宗傳下的酷刑,什麽"老虎凳"、"倒懸梁"、"滾針氈"、"跪火盆"、"扒皮抽筋"、"拶指炙足'等等諸種招數無不用其極,也未拷問出什麽"特務",倒把年輕體壯的孫泱"拷問"得三魂出竅,慘死於地牢。

      不久,江青又與葉群勾結,狼狽為奸,播雲弄霧,空穴來風,聲言有人揭發金山是"蘇修間諜",以"特嫌"把金山抓走,並以"搜查通敵密函"為由,大肆抄家,翻箱倒篋,割沙發、破桌椅,幾欲挖地三尺。雖未查到通敵證據,卻將孫維世寫給毛主席的兩封信搜走了。江青如獲至寶,她看第一封是孫維世狀告她夥同陳伯達挑動、唆使紅衛兵將其兄孫泱殘酷迫害至死,要求懲辦幕後凶手,為其兄伸怨昭雪;並危言聳聽地說:"江(青)、陳(伯達)、康(生)、張(春橋)他們是一夥,都是陰謀家、野心家,他們黨同伐異,殘害忠良,大亂天下,以便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第二封則是反映她與丈夫金山文化大革來遭受的慘無人道的摧殘、折磨、淩辱,希望迅速製止這種傷害好人、破壞國家安寧的瘋狂暴行.                    

 江青看了兩封信,簡直氣歪了鼻子。她氣衝牛鬥,發瘋似的跑到西華廳,把信摔到周恩來的臉上,氣急敗壞地叫嚷:"看看,這就是你喜愛的幹女兒!造謠誹謗、惡毒攻擊、謾罵[文化革命領導小組]、誣蔑轟轟烈烈的革命群眾運動,該當何罪?是不是窮凶極惡的現行反革命?怎麽處理,你看著辦吧!"她氣哼哼地一屁股蹾坐在窗下沙發上,瞟著周恩來額頭深鎖、濃眉疙糾一起,捧著信紙的雙手顫抖不止,冷笑著陰陽怪氣說:"你一貫包庇、縱容她,一手調教出了反黨、反人民、反對毛主席革命路線的現行反革命,倒真應了'養虎為患'的老話!你是總理,我能說什麽!毛主席信賴你,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能否順利開展下去,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是否貫徹、執行,全看你總理囉!"周恩來一言不發,猶豫片刻,顫顫巍巍地拿起筆,眼含淚水,抖抖索索在逮捕令上歪歪扭扭寫下"依法執行"一行字。                

  陰險、狡詐的江青為防周恩來暗中動"手腳",特避開他向有人脈的公檢法係統,秘密指示葉群調動空軍行動,於1968年3月1日深夜突然將孫維世強行擄去,投入嚴密軍管的北京市公安局秘密看守所,將其名改成"孫偽士",進行嚴厲監管、鞫審。"專案組"素知孫維世是中南海的"紅色公主",有通天的本領,與毛、周、朱、林有著特殊的關係,哪敢擅自動她!隻得請示一手遮天的"文革領導小組"副組長江青。江青的指示早就現成,她說:"孫維世是美女蛇,狐狸精,是睡在(毛)主席身邊的定時炸彈。她處心積慮想謀害主席,建國前夕,主席想借訪問斯大林之便在蘇聯療養一段,可好,就是這狐媚妖精糾纏的主席身體更糟,回來麵黃肌瘦,病秧秧的幾乎要臥床了。這些年,她仍像一個幽魂在主席身邊遊蕩,嚴重損害了老人家的健康,比妲姬還妲姬!她究竟受誰人指使?有沒有幕後策劃?有沒有更大的陰謀、企圖?要徹查,窮追到底!對這樣陰險、狠毒的女人,必須動用革命專政手段,否則不會老實。“略停,猛醒似的,“哦,葉群還向我反映,孫維世還屢屢企圖勾引、誘惑林副統帥,挑動林、葉矛盾。對啦,她還動不動在主席那裏告老娘我的黑狀。我看,她一心想要製造混亂,乘機顛覆我們的國家。這樣的反革命,就算不槍斃,也是‘關死對象’。”她的一番指示,鑄定了孫維世的悲慘命運。                        

[專案組]無所顧忌了,動用各種刑法拷問孫維世為什麽勾引偉大領袖?為什麽誣告"革命旗手"江青等人?、、、、諸種罪惡。孫維世本來性格高傲、倔強,尤其疾惡如仇、蔑視強暴,她心中永記著父親那高大形象,永記著父親留給她的那首絕命詩:“無愧丹心照天地,我今就義亦從容。寄語天涯小女兒,莫將血恨付秋風。”以故,她對鞫訊的那些無聊、汙穢的問題,她概不屑回答,甚至予以嚴厲怒斥。那些心虛理虧的家夥為防她"放毒",便強行給她戴上防毒麵具,直至昏厥;然一蘇醒,她仍剛強地叫喊:"真理是不可戰勝的,野心家爬得再高,總有一天會被戳穿!""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白天受盡酷刑,深夜她照樣放聲歌唱,淒清哀婉:"在烏克蘭遼闊的原野上,在那清清的小河旁,長著兩棵美麗的白楊,這是我們可愛的家鄉、、、、年邁的母親站在村旁,她把兒子送上戰場,為了保衛可愛的家鄉,要和敵人血戰一場、、、、"或唱<<我們是民族青年>>、<<酸棗刺>>等歌曲。

       豈知這又罪上加罪:一是"公然對抗",二是"蘇修特務"--因明目張膽唱"烏克蘭之歌"。於是[專案組]對不屈不撓的孫維世采取了特別的專政手段--在陰暗的五角樓中專設了"攻堅室",專門對付頑梗強硬的孫維世。這"攻堅室"有什麽特殊設施,與一般"審訊實"有何不同,今已難知,隻知剛強、頑梗、強項的孫維世進入"攻堅室"僅三天,便經受不住"考驗",命染黃泉了。1968年10月6日,北京市公安局給周恩來的死亡報告:"在押犯孫維世於10月2日晚11時送公安部醫院,診斷係蜘蛛膜下腔出血,經治療無效,於4日下午3時30分死亡。專案組"

                                                 

 周恩來十分痛惜孫維世突然死亡,立即派人前往驗屍,卻得到意想不到的答複:"依照處理反革命火化的慣例,已於兩日前焚屍、棄灰。"他雖氣憤地拍案發怒道:"豈有此理!"也隻不過如此罷了!

      1981年10月,在孫維世遇害十三周年紀念日的追悼會上,有關領導代表黨中央為孫維世平反昭雪,稱孫維世是"中國當代最傑出的戲劇導演藝術家",沉痛地表示,“她在事業正輝煌的中年遭到慘害,是我國戲劇事業的巨大損失。這場悲劇完全是江青造成的,在對她審判中,勢必要討回這筆血債!”北京市公安局一位當時被打成"保皇黨"(死保劉、鄧)的領導回意孫維世遭殘害的情景,說:"當時一個叫孫偽士四十餘歲的女犯人從五角樓‘攻堅室’抬出來,還赤身裸體,手腳還被鐐銬緊緊鎖著,顯然是在遭強暴輪奸後被害的。她遍體鱗傷,頭上還釘著長釘,臉都變形了,慘不忍睹!咳,所謂的‘攻堅室’,就是任意強暴、毆辱犯人,胡做非為、無法無天的魔窟!"                   

  一個天才戲劇導演藝術家終歸是去了,“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witshanghai 回複 悄悄話 lie
崔澍泉 回複 悄悄話 從娶江這樣的瘋狗潑婦,即可見毛豆智商有問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