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雌風篇 (1)遺恨終生的國母-- 宋慶嶺

(2016-11-15 08:41:01) 下一個

                   遺恨終生的國母--宋慶嶺                                                         

 宋慶齡,偉大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她在青年時期追隨孫中山先生,獻身革命;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矢誌不移,英勇奮鬥,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衛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而殫精竭力、鞠躬盡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受到中國人民、海外華人華僑的景仰和愛戴,也贏得國際友人的讚譽和熱愛,並享有崇高的威望。

                                     國父孫中山的忠誠信徒

     宋慶齡曾名宋慶琳,祖籍廣東文昌縣(今海南文昌市)。1893年1月27日出生於上海。14歲即負笈偕妹美齡赴美留學,於衛斯理安女子學院獲文學係學士學位。1913年歸國途經日本,謁見仰慕已久的革命家孫中山先生,隨後繼姐姐藹齡任孫先生英文秘書,不久即與年長29歲的孫先生發生戀情。                                            她這出人意外的戀愛,遭到父親宋嘉樹、母親倪桂珍強烈的反對。 他們雖然一向十分尊敬孫先生,也毅然決然把她從孫先生身邊強行帶回上海,鎖禁在家中二樓上。這對具有強烈個性解放意識又有熾熱愛情、正青春煥發的慶齡來說,隻能禁錮她的身,囚不住她的心。她對孫中山崇高的革命理想、卓厲風發的革命精神、百折不撓的革命意誌,景仰之情與日俱增,渴望與他並肩戰鬥;她好像看到“三民主義"在華夏大地勝利的曙光,時常激情難抑地歡跳狂呼: “自由、民主、富強的中華就要到來了!"、、、、、、父母每見狀,啼笑皆非,罵她“ 自由、民主狂"、“簡直無異雄獅"。終於,她這“雄獅"破窗墜樓逃奔日本, 寫下了“留洋美女千裏私奔嫁英雄"的千秋佳話。

     誠然,宋氏三姊妹都是天生麗質、絕代佳人,然終以老二慶齡為勝。她不隻姿色卓絕、雍容華貴,且氣度非凡,性格剛強,潑辣、豁達,好義勇為。隻要她認準的事,便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必要達成,這或許就是父母稱她"雄獅"的緣故吧。她少年便如此,十四歲帶妹美齡赴美時,遭拒入關,她憤然據理抗爭,凜然無懼,終於獲勝。此事廣為流傳,大長中國人的誌氣。她強烈追求"自由"、"民主",為此不惜背叛父母,斷然於1915年11月25日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並矢誌不渝獻身於革命鬥爭、振興中華的艱巨事業。與孫先生婚後十年中,曆盡艱險,為複興革命大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革命處於存亡的危機關頭,她鼎力協助孫先生製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並付諸實施,促成了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在陳炯明叛變中,叛軍已經開始炮轟總統府的危急時刻,她首先憂心的是身負天下重任的孫先生,氣急敗壞地催促他趕快出走,道:"中國可以沒有我,但不能沒有你!"而她不顧自己的性命危險,整理了重要文件,方冒炮火連天倉惶出逃。雖得活命,卻造成流產, 以至終生不育。其忠誠革命、獻身天下的崇高精神可與天地共存、日月同輝!孫中山晚年,積勞成疾,仍籌謀匡複中華民國, 於1924年嚴冬,先生拖著沉重的病體毅然北上,策劃召開國民大會,恢複中華民國"憲章",遭到北洋軍閥段祺瑞、張作霖的阻撓、破壞,先生氣惱、悲憤交加,遂至病情加劇,於次年3月12日齎誌而歿。宋慶齡悲慟欲絕,幾欲隨先生而去,但她痛悼先生臨終氣微力竭諄諄的囑托:"和平,民權民生,國泰民安、、、、、", 最終從深沉的悲哀中昂起了頭,剛強地站起來,她立誓接替先生未竟事業,奮鬥畢生,即使肝腦塗地,也必要完成先生的遺誌!

     從此,她肩負偉大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革命宏願,開始了長達五十餘年孀居的、孤苦伶仃的革命生涯。

    鑒於孫中山先生偉大的革命業績,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第143次會議決議:“孫中山先生尊稱為國父,以表尊崇。"其夫人宋慶齡理所當然為 “國母",舉國景仰, 從此她仿佛永遠美麗端莊,成了 “神的化身",成了 “祭壇"上的聖女,成了虛榮的 “神"。                                          

                                             克  星?  福  星?

      解放前,對宋慶齡評論曾有"克星"、"福星"之說,不錯, 對 獨 裁者 蔣 介 石說, "國母"無疑是 克 星。

    起初,蔣介石向宋美齡求婚,宋家反對最強烈的莫過二姐宋慶齡了。她曾向孫中山表示:"我寧願小妹死掉,也不願意她嫁給一個在廣州城內至少有一兩個情婦的男人,雖然他自己說已經沒有太太。"盡管她尚未知蔣介石在撒謊--當時蔣尚有姚冶誠、陳潔如兩位姨太太--已深覺其人不可信任,這大概是從他權力欲極強看出的。所以她想,盡管蔣介石一再表白誓死效忠孫先生,但終踐蹋[三民主義]的必是他,否則他怎麽建立極權、實行獨裁?她最憎惡專製、獨裁之人!怎麽可以讓小妹去受那暴君的酷虐呢?怎麽能讓她與一個將會背叛自己最崇敬、最愛戴的孫先生、毫無信義之徒聯姻呢?                    

   方過孫總理兩周年忌辰,蔣介石便在上海發動"清黨",於四月十二日淩晨開始了瘋狂的屠殺。沉痛中的宋慶齡聞訊異常憤怒,發表了<<為抗議違反孫總理革命原則和政策的聲明>>,嚴厲指斥“有些領導革命的人走上了歧途",強烈譴責蔣介石背叛孫中山的教導,居然幹出“親者痛,仇者快"損害革命的罪惡勾當,完全走上了反動的道路。從此,與蔣介石徹底決裂了。迨至[7:15]事件發生,武漢的汪精衛也背叛孫中山革命政策進行清黨,革命發生大倒退,宋慶齡悲憤已極,又難力挽狂瀾;憂憤中,遵從戰友陳友仁的勸導,相偕出國考察。經蘇聯赴歐洲,曆時四年餘,深入考究了兩種社會製度的優劣,與革命誌士、社會學者廣泛接觸、探討,深信孫先生的革命理想、宗旨、方針都是正確的。

     1931年春,她回國參加國府為孫中山舉行的奉安大典,禮畢,戴季陶專程拜訪,懇請留駐京城,說:"蔣委員長非常尊敬夫人,願常谘詢國事;夫人美齡女士也想與你這位姐姐常聚。"她淡然一笑道:"我對於政客的生活不適合,況且我在上海都沒有言論自由,難道到了南京可以希望得到嗎?美齡既嫁了他,我無話可說;姊妹情常是私,不可以私廢公。"最後嚴正的宣布:"我不可能作籠中的金絲鳥!要使我不說話的唯一辦法,隻有槍斃我,或者監禁我。"

     她又回居上海位於公共租界內虹口的老宅。痛心"9:18"事變後,國人因揭露、痛斥蔣的"欲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每遭迫害,於32年12月,同著名的民主人士蔡元培、魯迅、楊杏佛等人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對國民黨專製統治,援助革命誌士、愛國人士的正義行動,爭取言論、出版、結社、集會等自由。楊杏佛遭暗殺,麵對白色恐怖,她大義凜然,挺身而出,為楊杏佛召開追悼會,嚴厲譴責、抨擊當局的暴政。

      作為"國母",她確實帶給了國家"福音"。 在國難當頭,突然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幾將國家推進四分五裂的內訌。麵對日寇虎視眈眈、磨牙吮血凶惡氣勢,“國母"宋慶齡日日為國家安危、民族存亡憂心;驚悉此變,遂廢忘食,奔走四方,拜謁權貴,大聲疾呼,籲請各方以大局為重,摒棄前嫌, “團結禦侮,共赴國難"。有力推動了 “事變"得以迅速地和平解決,從而也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把全國人民引導到齊心一致為挽救國家、民族命運而奮鬥的正確道路上,方使國家立於不敗之地。倘當日已分崩離析,其後果何堪設想!抗日戰爭一開始,“國母"宋慶齡便為支援抗戰而奔忙。38年4月,她輾轉到香港創建了[保衛中國同盟],一麵致力於戰時醫療救濟和婦幼、兒童保健福利事業,同時通過各種方法和渠道向海外華僑和國際社會宣傳、報道中國人民所進行的浴血奮戰、艱苦卓絕的真實情況以及湧現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並向愛國華僑和國際友人募集大量資金、藥品、醫療器械和其它物質,有力支援了前方的抗戰,為保家衛國偉大的抗日戰爭寫下了作為"國母"的光輝篇章。 <<大公報>>刊載的“戰地詩抄"中就有寫國母支援前線、鼓舞士氣的詩篇。茲錄一篇於下:

      目睹國母運送的槍械、彈藥、醫療用品等戰地物質,心潮翻湧,遂賦詩三首誌之。

              一

      包紮遍體傷,重端鋥亮槍;意氣更風發,勇猛殺豺狼。

              二

      國母作後盾,力量更雄壯;所向盡披靡,捷報傳四方。

              三

      國母寄重望,安國且定邦;重整舊河山,歡迎新曙光。

                                     晚  年  的   悲  哀                                                

    建國前夕,毛澤東和周恩來特派鄧穎超偕廖仲凱先生的遺孀何香凝女士專程赴滬,邀請國母宋慶齡先生入京共商建國大計。其殷殷之情,很令國母感佩。及抵京,毛澤東親率黨中權要袞袞諸公迎迓於車站,儀式空前隆重。在政治協商會議上,又受到濟濟一堂的各方名流的無比尊崇,她看到了新中國絢麗的曙光,感到了和煦、溫暖;尤其聽了毛澤東講到“民治、民有、繁榮富強的新中國”,竟激動得熱淚盈眶,想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的宿願就要實現了,“自由、民主、幸福"的中華民族,要真正驕傲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了!                                          

    新中國成立,作為國母,宋慶齡被供奉在極其尊貴、極其榮耀的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委員長等等諸多榮銜都加在她的頭上,光燦燦炫目。其實,位高而無權,不過是個擺設,像隻碩大花瓶,插滿了光怪陸離的花朵。難怪,五七年[反右鬥爭]中,多年摯友章伯鈞,羅隆基、褚君平等多人被打成"右派",鬥得死去活來,她卻無力打救,直氣得把中堂擺設的明窯大花瓶摔了粉碎,氣苦地涕淚橫流道:"我不要做這樣的花瓶!"貼身警衛隋學芳知她又發作了舊有的"雄獅"脾性,便囁嚅地勸解說:"你是神聖的國母,誰敢把你當花瓶!""我說話誰聽?你沒聽說上頭'放風',我多說,還要抓我‘右派'呢!我有說話權嗎?"她嚶嚶而泣了。       她的確沒有發言權。[反右鬥爭]死了幾個朋友,她不能說;三年災荒死了千千萬萬人,她也不能說;[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大破"四舊"運動中,紫金山國父孫中山寢陵前的銅像被紅衛兵移走,企圖銷毀;在上海郊區父母親的墳墓被造反大軍挖掘,墓碑被砸,她都不能說,唯有飲泣吞聲、委屈求全。即便如此,北京的那些“唯我獨尊"的闖將們,以其出身於資產階級剝削家庭,姐姐宋藹齡是"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的妻子,妹妹宋美齡是"獨夫民賊"蔣介石的夫人,於是高舉“造反有理"的大旗,行將衝擊她那偏安於北海後街的住宅。 “文化革命旗手"、中央文革領導小組副組長江青也揚言:“宋慶齡是典型的資產階級人物,她那特殊的發型就是資產階級的;要改造她,讓她脫胎換骨,就從削除她那資產階級發型開始。"不道,江青的政敵周恩來早就憎惡她那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聞知此事,便想借此機會打殺她的威風,遂向毛澤東進言:"宋慶齡,黃炎培、沈君儒幾個老家夥,不隻在民主黨派中很有威望,就是在國際上也頗有聲譽,保留他們對內對外都有好影響啊!供養著,百利而無一害。"毛澤東權衡之後,簽署了對幾人的保護令,於是"國母"僥幸地逃過了這場浩劫。"           

    看著全國到處都在瘋狂地揪鬥"走資派""、"牛鬼蛇神",沸反盈天,連國家主席劉少奇也成了"叛徒、內奸"被鬥爭得九死一生,她這"國母"憂心忡忡,食難下咽、寢難安席,終於又勃發了"雄獅"的性情,不聽心腹警衛隋學芳的勸阻,悍然不顧地寫信給毛澤東反映國家動亂情景,希望刹住歪風、撥亂返正。她信中說:"我不懂文化,說小說都是政治,而且都是毒草,我糊塗了;一夜天下來,一些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都變成了‘走資派’、‘反黨集團’、‘野心家’、‘牛鬼蛇神’。中央要我學習、批判劉少奇,我不會作的。劉少奇主席在中央工作了三四十年,今天會是叛徒、內奸!我不相信一個叛徒、內奸能作七年的國家主席,現在憲法還有效嗎?怎麽可以亂抓人,亂鬥人,逼死人?黨中央要出來講話,這種無法無天的情況,自己傷害自己的同誌、人民,是罪行!"是直言不諱,還是指責過於嚴厲,當下毛澤東就很反感,冷笑道:“嗬!端出‘國母'的架式了!去台灣、香港擺譜吧,這裏是共產黨的天下!"隨後對周恩來說:“她不願意看到今天這變化,可以到海峽對岸,可以去香港,甚至美國,我不為難她!"周恩來怕受惡名,所以傳達“聖旨"時,對“國母"委婉地說:“主席很關心你,知道你的心情不好,建議你到外麵散散心,休息休息。"“嫌我還在?我都快八十了--"宋慶齡悲傷道,“我活著還是要在這塊土地上走完最後幾步!"並聲明:"我老了,再不想參與任何活動了,也不想再做政治上的點綴了!"           

    可是,她到死還在做 “點綴"。宋慶齡這位被國、共兩黨捧為 “國母"的女人,因患淋巴細胞癌和冠心病,於1981年5月29日逝世。中共中央追認她為 “中國共產黨黨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仍把她供在高高的祭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離離源上草 回複 悄悄話 宋年輕時如此激烈地反抗父母,父母是有過人生經曆的,大略知道宋和孫中山結婚的後果:生活不定,風雨飄搖;孫年長29歲,必然先逝;宋必然孤苦伶仃,被人欺辱。\n宋踏上了一條所謂的革命之路,確是人生的辛苦之路。年輕時也許有幻想,幻想彩色,結局卻是她父母早就預見的了。\n嗬嗬,老婆孩子熱炕頭是人生最基本的快樂,缺少這個,其他的名利,是無法補償的。\n\n
加成 回複 悄悄話 她的道路是自己選的,怪不得別人。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尊敬宋慶齡!
留連 回複 悄悄話 看來毛主席比宋太宗文明些。
chichimao 回複 悄悄話 哈哈 蔣有情婦 ,妹妹不能嫁。她自已是甚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