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道德經》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2017-05-19 13:28:40) 下一個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

故去彼取此。 

本章主題思想是:無形的道和有形的物質世界,對應心靈視野和身體器官的看見。如果有形物質世界吸引了人太多的精力和注意力,人的靈眼就會被幹擾閉塞,人就會遠離大道。所以老子強調要注重內在,要追求至寶無形之道,不要太看重外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人能看見五光十色的外在世界,卻看不見道----有眼不能看。各種美妙的音樂使人陶醉其中,卻聽不見道的聲音。關乎生命的最重要的聲音卻不為人知---有耳不能聽。各種厚味佳肴讓各個人朱唇閃著油光,口裏卻不言道。相反,全是抱怨中傷,閑言碎語,無道之人口中出來的言語,常常如同來自陰間,充滿肅殺詛咒,缺乏生命力。“五色”,“五音”,“五味”都是指外在的,肉體的情欲。與內在的道相反向對應。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追求強烈刺激以自娛,心不能寧靜。心乃靈之府,心亂不能安靜,道不能入住人的心,去道遠矣。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奇珍異寶對人心的誘惑,使他們重金錢而看輕道,甚至完全看不見道。 

猶太版的道德經雲:“你們不能既侍奉神(道),又侍奉錢財” 更廣泛地說,錢財就是有形的物質世界。 

在有形與無形這個大是大非麵前,人必須做出選擇,並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猶太版的道德經亦雲:“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 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 肉體指有形的情欲,聖靈指道。 

選擇道作為主,不是說就要拋棄有形世界不生活了,而是告訴你不能把物質世界當作終極目標。終極目標應當是與道合而為一,就是得一。其他生活資源道會加給你。有道高德之人盡管不去刻意追求外在物質,但他們從不缺乏。 

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聖人唯道是從,注重心裏麵的道,而不以眼所見的物質世界為重。腹,就是內在的道;目,就是肉眼可見的外在的物質世界。因為他們看見無形的道,給了他們屬天的智慧,他們能夠在人所見的三維空間之外翱翔。對聖人來講,選擇道而輕視物質世界是必然的。故遠離外在有形,而取內在的道。

總結:本站告誡世人,不能過於體貼肉體,過於體貼眼目的欲望,而輕視對內在道的追求。道是萬事萬物的內在基因。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你和我,還有萬事萬物都是圍繞這個基因而行。遵行則倡,逆之則衰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