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2016-09-04 16:53:27) 下一個

 

盡管這是道德經的第二十五章,感覺放在最前麵才更有邏輯。因為本章最先涉及了道的名字和稱謂的來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 寥兮 ,獨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謂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 混成, 先天地生

1 從時間順序上說,道在天地產生之前就有了。

2 天地不是固有的,是後來才產生的。雖然這裏沒有說道產生了天地,但在第一章中 無名天地之始 就道出了產生與被產生關係。

3 混成:人對道的認識是不十分清楚的,越出了人的感官,思維之外。即使老子的 靈眼也還是不能看清楚。

猶太版 道德經的第一句話便是: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應該不是老子看到的那個。因為老子指的 是道,而這裏指地。

那麽,天地的產生要早於老子很多年,老子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是看到了,還是想像的?有一種說法是:老子是用 靈眼或說 天眼看到的。你我看不到,在老子可能如睹 實物。你我都看不到電波,但收音機卻能收到信號。

寂兮 寥兮 ,獨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

 

寂寥即 無聲無形。獨立是說天地之前道存在的唯一性,無物相伴。天地萬物產生之後道還有獨立性,是指道的超然物外,不受天地萬物這些受造之物所左右。道既是第一因,也有絕對的主權。

不改: 是說道有恒,有常 ,有信的特性。

周行而不殆:周行一說道的彌漫,無處不在。二說道有重複反複的特性。

你看:風向南刮 ,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曆史像一個不停運轉的傳送帶,重複又重複,人在其上因為生命太短,不能看到全過程,曆史也不能讓人吸取教訓。告訴他們真相,他們卻也不信。

 不殆: 是說當行的必發生,道的車輪也沒有什麽能阻擋。

可以為天下母:天下由道生成 ,也由道養育,天下母之說倒也貼切。那麽產生萬物之前當然不便稱母,還沒有孩子嗎。也還沒有名字,就稱呼 無名吧。 有名”  或說萬物,包括人,就是被創造者。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謂之名曰大。

人都是爹娘起名字,道是最早的,也就沒人給它取名。那總得有個稱呼吧,要不後麵不好接著說啊,那就稱呼為吧,天下萬物的生死成敗的必經之路,路即道也。這裏僅是稱呼,還不是名,有特性的意思。因為道本身看部透,不好理解,顯示特性的就不好取。

如果免強取個名,那就叫-----強謂之名曰大。

 

這個道與是什麽關係?老子是鑒於認識的深度,感覺不好說明白,故曰玄之又玄。而後世的人認為玄了更好,認為越是講不清楚,越是高人一籌,越有神秘性越好。

猶太版的道德經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兩個版本的道德經,恰似中國人的神秘與西方人的直白。神秘未必多了什麽,直白也未必缺乏什麽。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這段話是在描述道的特性之一,。這個大不太容易描寫,區別於我們肉眼大的概念。首先這個大是動態的,順時間軸向後逝去,與人類的進步方向相反,肉身不可追,肉眼不可見;空間上彌散於任何地方,向天空地下射入無窮遠,用逝和遠進一步描述大。再回頭看人本身,人心好似另也個無窮空間,''的大,鏡子內外般,在人心,有了一個'陰性'的無窮大。

有人說,人心之大如黑洞,非大道(神)不能填滿,不能填滿便生貪欲,貪欲的巨大即使把世界給他也滿足不了他。這反的第一層意思如是。

反的第二層意思是說萬物葉落歸根,萬物皆從道而出,也最終回歸於道。形象地說像個大履帶周而複始。道就是萬物的根。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一個''字好像是說上下文的邏輯關係。道大,天大,地大沒什麽好說,說人也大有點費解。有人說人有能力想象無窮大,好像說得有點遠;有人說人能明白道,所以大,好像近了點。

讓我們再回到猶太版的道德經創世紀:在第六日,除人之外的天地萬物都造齊了,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  塵土造了人的肉身,那口氣,大概對應中文裏的元氣,西方這口氣對應聖靈。約翰一書更說:那在你們裏麵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而西方三個特性於一身的神的概念顯示:道,聖靈,神是一回事。再細致的區別大概可以說: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邏輯到這裏才清晰一點:王/聖人其內有道,所以才成為四大之一。

 

《易經》中講天,地,人三大,也稱天地人三才,但這三大都是被造之物,似乎欠缺。把造物的加進去就成了道德經中的四大,才完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裏顯示四大之間有一個第次關係。''   '自然是兩個關鍵詞。''字無論當師法” “效法依順” 講,人,地,天,道,自然是一個遞進,漸高的順序應該爭議不大。每一級對後一級都應該有一個尊敬,依賴,順從,合作的關係。

人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地,地要發揮作用離不開雲雨光四季,地依賴天,天的運行存在在於道。所以天依賴於道。

道本來是域中的四大之首,這裏又出來一個道法自然 關鍵在於這個自然並非我們平常所說的大自然大自然是天地之後的被造之物,大於道顯然說不通。自然字麵理解:自己生成/認可(然)自己。

猶太版的道德經中的道說:'我是始,我是終' ' 我是自有永有的' 'I am who I am. ' 這個豪不拖泥帶水的說法把自然二字解釋得更清楚。

道法自然 --- 道用他自己的主權和心思意念來行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