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張藝謀 VS 李安,輸在對人性的參悟

(2013-03-02 12:34:48) 下一個

 

比較李安和張藝謀似乎是個躲不開的話題,今天中午跟朋友一起用餐又被問及,現在這個話題正是大熱門,不說白不說

問: 你認為李安和張藝謀誰更厲害?

答:他們兩個的差距不在技術上,而在對人生的參悟上。從李安的拍的片子和他的言談看,他對人生的參悟是以基督教文化為基礎的。李安拍的片子更注重人性,更善於對人性本身的真善美進行發掘。在《Life of Pi》 中男主角在海上與幾個動物互動求生的過程中,既彰顯了動物世界的叢林法則,也突出了即使環境極其惡劣,人的中庸和宗教信仰的力量依然強大。中庸良善表現在人處於強勢時讓三分,並且還把討厭的隨時可能吃掉他的老虎從水中救起;宗教信仰表現在捕魚喂老虎和自食那一刻的痛楚和心靈掙紮,感覺愧對魚(佛教信仰),又不得不為。

而張藝謀雖然也不錯,但對天地人性的參悟上要遜色不少,他更注重技術,而非人性。

象《十裏埋伏》中最令張藝謀得意一段戲是那段盲女擊鼓跳舞,說自己那段拍得很不錯,可能會不朽等等。在他的心裏根本就沒有對人生參悟的影子。還有老謀子豪言壯語要‘說拍一部奧斯卡就拍一部奧斯卡’ 的影片《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中,對一個犧牲品女性的輪回的描寫,顯得有點淺薄與無知。人性中的美的因素是人類追求的永恒,豪言壯語說明你太不把評委的人格和眼光當回事,外婆橋中的那種給人一種暗無天日的壓抑感覺,不知道你是在彰顯人性的醜陋,還是以為老外就愛看中國的黑暗麵?

問:還有嗎?

答: 當然,張藝謀身處的環境因素會影響他的發揮,但我認為主要原因還在個人。你拍什麽片子早就沒有人過問了。大不了國外發行不就完了。問題不是外界,是出在他個人身上。比如說李安剛剛獲獎的這部片子,李安是先被小說打動,然後才決定拍成電影。張藝謀拍的《英雄》和《十裏埋伏》完全是閉門造車憑著自己想象編出來的劇本。邏輯性,打動人和深刻程度備受質疑。

問:前景你怎麽看?

答:就張藝謀所在的還有濃厚人定勝天的環境來看,他很難超越。

不僅僅是張藝謀個人,整個中國影視文化,都缺乏對人性,對天性,對大地的參悟。

他們追求的不是對人性美的發掘,對天到的順從,和對地道的尊重,而是更注重技術,人場人氣。太過“術”,爾虞我詐,賣奸耍滑。還有就是迎合觀眾的一些低級趣味上。玩笑開的不是發人深省,而是用他們認為更'‘真實’的東西去討好觀眾。就比如趙本山的笑話“話療” 中的那個對白:          趙: 給我錢?你把我當成什麽人了? 然後又問: 能給多少啊?  這種對白是最沒有美感的對白,也不能提高人的靈魂,這大概就是當今中國文化影視的一個剪影。

人性好理解,對地道來說,就是希望影視能把人與環境的互動,人對環境自然資源的珍惜,人與動物的互動互助之道。天道有點抽象,不好一下子說清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太好了,大環境製約一個人,很難逾越,如果不借助天道。
豬扒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yipode的評論:
說得好。中國曆史題材多得是,幹嘛非要湊那個熱鬧。反而丟失了自己。
myipode 回複 悄悄話 張藝謀最開始還是不錯的, 《活著》拍得多好,他本來是有很好一幅天生的照相機,得了法國Canne電影特別獎其實就很好了, 為什麽一定要奧斯卡,那是美國人的口味。

他可以拍拍李白,徐霞客這類的片子, 中國有那麽多偉大人物, 就歌頌天道地道人道,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很需要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