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猶太人 - 一個沒有根的民族

(2012-02-09 09:20:10) 下一個
一、誕生地的問號

猶太人精明強幹,吃苦耐勞。但是這樣一個優秀的民族,為什麽在世界上流亡了兩千年之久,四處飽受欺淩,甚至一度險遭滅頂呢?

近百年來,這一直是一個討論得很熱烈話題。可惜,聖經故事,和史學界流行的理論,都沒有能給出一個切中要害的答案。

以下,我將綜合各類史學研究和考古發現得出的結論,力求簡潔地把一個以猶太人起源的經過展現在讀者麵前,同時告訴你一個曆史鮮為人知的另一麵。

以前看舊約聖經。看到猶太人作為"上帝的選民"在他帶領下出埃及,征服那"流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曾深深地為那一幅氣勢磅礴的曆史畫卷而著迷。我相信,近代以來西方考古學家,也是抱著同樣的迷戀,才紛紛湧向近東,企圖把聖經上這段燦爛的史詩還原成曆史的真實。但是十九世紀當馬克吐溫來到這個"流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卻被此地的貧窮和髒亂所震驚。

到二十世紀末葉,經過了兩個多世紀前赴後繼的努力之後,伴隨著越來越多的考古發掘成果,把近東各地出土的文字實物對比拚接,這其中主要包括刻在泥版上的,用埃及象形文字和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寫成的書信檔案等。

猶太民族是如何孕育而成的迷一樣的史實,終於漸漸浮出水麵了。

地中海東南岸地區東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接古埃及,所以這裏的文明史也非常悠久古老。西方曆史學家把這裏稱為黎凡特地區。後來以色列就在這裏的中心地帶複國。

據說,這裏就是猶太人的故鄉,但他們隻說對了一半。

二、出埃及

猶太人不是一個人種上的稱呼。

早先,他們甚至都還不能稱為一個民族。他們隻是混居在黎凡特地區的所有上古居民中的一個或幾個氏族群體,而且,還是比較落後的一群。他們居無定所,也搞不清到底從事農業、畜牧或原始的漁獵。所以他們具體起源於巴勒斯坦的何處,是很難說清的。

說來有趣,與聖經相關的考古突破,居然首先是埃及發現的。而且猶太人第一次作為有點群體特征而模糊地出現在真實曆史上,也是在埃及。

在公元前17世紀,約當中國夏商之交的時候,他們之中有一部分人漂泊到了下埃及。

聖經上提到,先祖約瑟在埃及從奴隸爬到宰相的顯赫經曆。在考古發現之中,也的確找到了一位背景與之極其相似的人物,除碑文,屋宅遺跡以外,甚至還原了一座據稱就是這位神話人物的石像,其衣著飾物迥異於埃及風格。當然,他當時的名字並不叫"約瑟"就是了。

不久以後,"約瑟"的親戚們由於黎凡特地區發生自然災害和饑荒,也從老家來投奔這些移民(聖經上說)。他們聚居在尼羅河三角洲東北部的阿瓦裏亞,也就是聖經上提到的歌珊地。地層遺址顯示,這裏的確曾有過一次大規模亞洲移民湧入的跡象。

"約瑟"的時代是古埃及第十一王朝時期,那是生活在古埃及的猶太先民的黃金時代。猶太人好象自古就不是善於農業的民族。在這裏,他們從事手工業,壟斷了與近東地區的商業交易,生活富庶安樂。

但是好景不長,幾個世紀後,由於他們種族的繁衍太興旺,引起了古埃及人的敵視,地位漸漸下滑,幾乎與奴隸淪為等同。

到了公元前十五世紀,情況更加惡化。這段時間裏,尼羅河連續十餘年水文活動異常,並因此導致了大饑荒和瘟疫。阿瓦裏亞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另外除了埃及人的壓迫,北方的蠻族喜克索斯人對這一地帶的侵擾也逐漸加劇。這些移民處在了腹背受敵的境地。

所有這些原因加在一起,最終猶太人被逼離開這片生活了幾個世紀的異鄉故土,踏上流亡之路。

"約瑟"的子孫逃離得恰是時候,因為他們剛一走,喜克索斯人便由此地為基點征服了下埃及,後來還建立了一個蠻族人的埃及王朝,阿瓦裏亞則被夷為平地。這是公元前1447年左右,大約與周武王伐紂的時間相近。

因為生活在埃及的外來移民身份,再加上後來的輾轉流亡,使得這一群人之間在精神上和血緣上建立起了凝聚的紐帶,民族的雛形這時候才開始發芽了。

和其他遠古民族一樣,他們也有自己的原始宗教習俗。可以相信,也是從這時候起,關於猶太先祖"約瑟"及其以前的事跡,開始以宗教傳說的形式固化下來,並通過宗教首領(祭司)們口口相傳。

三、"征服"

但是在當時,近東地區好的地盤,早已被各種定居的大小民族所占據,而且也已形成牢固的城幫方國,對這些盲流充滿警惕。猶太人找不到無容身之地,隻能和後來的吉普賽人一樣,四處流浪。而且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沙漠和荒野裏流浪了近一個世紀。惡劣的生存環境逐漸把猶太人變成了一群勇武好戰,殘忍狡猾的戰士。終於,在公元前十四世紀,絕境中的猶太人鋌而走險,向黎凡特的中央山地開始了進攻。

這裏的城幫不多,但大都防備森嚴,設施堅固。但是已經被饑渴和疲憊折磨得發瘋的猶太人象餓狼一樣猛撲過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成功地攻克數座堅城,夷滅了許多土著民族的方國。

上世紀後半期在以色列地區的考古發現,證實了聖經記載的真實性。

這群荒野上殺來的野蠻人,所到之處,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殺光,把所有建築燒光,東西搶光,留下一片廢墟後,便揚長而去,殺向下一個倒黴的受害者。所謂以上帝之名對"應許之地"的征服,就是這麽一段搶劫和種族滅絕的血腥曆史。

今天的考古學家看到:在那段時期以後,以色列山地原本興盛的青銅文明幾乎倒退回了原始時代。

令人不寒而傈的是,也許長期為生存掙紮,飽受欺淩的生活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與其他以搶劫為生的民族不同:猶太人對其他人的種族滅絕,是在其宗教影響下自覺而冷靜的行為。3000多年後,他們自己在歐洲也淪為種族滅絕的受害者,怕不是冥冥之中的因果?

四、窮山惡水養刁民

正如聖經所明示的:後來被猶太人稱做家鄉的這塊土地,是他們搶來的。

盡管過程如此殘忍,但與聖經所載的那一段輝煌的征服史截然相反的事實是:對"應許之地"的所謂"征服",其規模實在微不足道。

在以色列中央山地的西麵,是富庶的地中海東南岸商業貿易區,北麵是土地肥沃的黎巴嫩,東麵是敘利亞和約旦,再過去是著名的古代文明發祥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些地區當時都已經是先進和強大的迦南人的城幫。南麵則是荒涼的內蓋夫沙漠。猶太人雖然在山地橫行了一番,但與山外麵的民族相比,隻是一群土匪罷了。

這個山地廣袤貧瘠,中間夾著約旦大裂穀。滿山遍野都是碎石,不適宜農業,所以人口本來就稀少。迦南人因此妥協,把這裏扔給了流浪者,這也是就是為什麽猶太人沒有立刻被周遭更強大的民族消滅的原因。

聖經上描述,猶太人在征服結束以後,分為十二個支係,各自從光榮地上帝那裏領取了屬於自己的地界,就此生息繁衍下來。

事實當然沒有書上說的這麽體麵 -- 這群蠻子在他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踐踏精光以後,便茫然四散,各謀生路去了。

"征服"了"應許之地"以後的猶太人,依然是一群文化落後的野蠻人。曾經產生過的短暫的民族凝聚力慢慢也就幾乎消失殆盡了。他們或依附地主為農奴,或給迦南人的城邦當雇傭兵,或放牧,更多的則是繼續草莽生涯。

他們沒有固定產業,一直周旋在各先進民族之間,仰人鼻息的討生活。而且互相之間內訌不斷,攻伐不已。

五、"掃羅"和"大衛"

直到公元前十一世紀,黎凡特地區各城邦國王與埃及法老之間的通信中(那時候大家都臣服於古埃及的屬國),開始出現了"哈比魯人"的稱呼。可以看出,一,"哈比魯人"屬於賤民;二,他們經常違法亂紀。

這些哈比魯人,就是希伯來人,也就是後來的猶太人、以色列人。他們操希伯來語,但是沒有文字,也根本沒有什麽教育。

從這些書信中,可以看出那段時間裏希伯來人又逐漸恢複了祖先好搶劫的天性。最後,非利士人國王給埃及法老的告急信裏,出現了一個叫"拉巴於"的桀遨不馴的哈比魯人首領,四處抄掠,危及地中海沿岸各城幫的安全。這個"拉巴於"就是聖經-撒母耳記裏的以色列第一個國王,掃羅。

掃羅是否真的當過王深可懷疑,因為那時候希伯來人散居各地,隻有村落而沒有城池,他很可能隻是個軍事首領。不過他的確一度強大過,而且還窮兵黷武起來。然而很快,他就為他狂妄的舉動付出了代價。

希伯來人當時是分裂的,他的死敵大衛就帶了一部分精銳的武士脫離了他,去給非利士人當雇傭軍了。非利士人則在法老的支持下,組成聯軍向掃羅進攻。掃羅被包圍在約旦河以東的基利波山上做困獸之鬥。但在戰事最激烈的時候,一個希伯來人支係臨陣叛變,導致掃羅全軍覆沒,他自己和三個兒子被殺,還傳首各地,威嚇所有的敢於造反的人。

掃羅死後,大衛活躍了起來。他比掃羅更善戰。但重要的是,他更圓滑,懂得運用政治和外交的手腕。在他的挑唆下,埃及法老與非利士人之間矛盾加劇,轉而扶植弱小而好戰的哈比魯人作為埃及北方的盟友。就這樣,希伯來人才算是第一次在中央山地站穩腳,算是個象樣的民族了。由於大衛來自猶太支係,猶太人的稱呼在此時成形。

六、曇花一現

大衛之後,繼任的所羅門王更加精明,他巧妙地玩弄外交手法。對埃及奴顏卑膝、非利士以及更遠的方國保持微妙的政治均衡,同時大力發展商業貿易。公元前十世紀,耶路撒冷從一個農牧小村落,變成了一座真正的城市,以色列成了一個富裕強大的山地王國。

但是,雖然大衛和所羅門王大力扶植猶太人主體的宗教,他們的王國卻始終隻是希伯來人的一部分而已。那時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猶太民族,所羅門的政敵耶羅波安就跑到了埃及,到他死後才溜回來。

而且,希伯來人在整個近東地區,依然被看作外來人,人口也不算多。他們沒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甚至連現代意義上的猶太教也還沒有。後來聖經上抱怨他們背棄上帝,信奉各種邪神,就是指這個。

同時,以色列生存地域之狹小、人口之稀少,這都是他們先天的不足。注定了她的繁榮是短暫的。猶太曆史上唯一曇花一現的輝煌,隨著所羅門王的去世就結束了。

所羅門王死後不久,希伯來人就分裂為許多小王國(城邦)著名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大帝(聖經上的示撒)大舉攻掠黎凡特地區。猶太王國紛紛倒塌,耶路撒冷陷落,所羅門時代積攢起來的財富珍寶被洗劫一空。

猶太人剛發起來了沒幾年,就被打回了原形,重新陷入落後和赤貧。


曆史沒再也沒有給猶太人機會了。

從那以後,巴比倫人、亞述人、波斯人、羅馬一個接一個興起。而他們的每一個興起,都是猶太人的噩夢。這些民族先後奴役了猶太人近千年之久,直到他們背井離鄉,各散東西。

越是落後的民族,對於宗教信仰就越加依賴,就如中國古代楚人的巫教和蒙古人的薩滿教一樣。在這一千年的顛沛流離之中,猶太人的民族意識更加強烈,並將之融合於宗教,以尋求精神慰籍,這才有了猶太教。

猶太教剛成形(也就是第一份聖經抄本出現)沒多久,一個江湖郎中耶穌出現了。

而猶太人和猶太教之所以能保留到今天還有顯著的文化地位,恐怕實際得益於這位猶太人的叛逆-耶穌。而耶穌以後的曆史,眾所皆知,就不再贅述。

反正,數千年後,美國馬克-吐溫來到以色列遊覽,發現這片"遍地流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原來竟是如此荒涼貧困,讓他震驚不已。後來象個孩子似地,狠狠地在他的遊記裏發了一通牢騷。

可憐的馬克-吐溫那時候還想不到,猶太民族的起源,其實本來就不是聖經上描繪的那麽壯麗。

猶太是一塊沒有根的浮萍,她從出生開始就在流浪,隻是中間短暫地占據過一塊貧瘠的土地。這先天的缺陷,導致猶太民族永遠也無法強大,也沒有象樣的文化傳承。

一個再優秀的民族,無論何時何地都會被歧視,被欺侮,唯一的原因,就是沒有自己的根。從這一點來看。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幸運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久經沙場的槍 回複 悄悄話 人的理性是在近代才發展出來的薄薄的一層意識,在這脆弱的一層之下,是深厚古遠的迷信恐慌和無知,所以,從耶穌到王林,自古神漢曾生不窮。
imagine45 回複 悄悄話 俺以為象電影Ben-Hur---樣的場麵就認識曆史了----謝謝精辟的闡述可以了解更深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