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淺談東西方文明的區別

(2022-04-15 05:22:19) 下一個


淺談東西方文明的區別


很多學者在研究東西方文明的區別,從不同的角度。但要簡單幾句話來說明,也是需要智慧的。

首先是文明的定義,用城市、文字、國家等的大概念來講,非常複雜,需要很多直接證據,當然也是十分明顯,且有說服力的(這是專業人士的工作,本文不談)。但如果從語言文化和思維方式來講,似乎更加直接,簡單,易懂,不需要查詢很多考古資料。

1,從語言(文字)來講,中國使用的是漢語漢字,方塊文字,象形文字,同時,也有拚音。即使是甲骨文出現之前(3000年之前),漢字也是方塊文字,象形文字。文字統一之後,就會遇到發音問題。我們的祖先卻較為輕鬆地完成了這個任務,他們的方法一開始是直音法,後來便是反切法。所謂直音法就是找一個同音字來注音,說某字“讀如某”,如“妻,讀如淒”。很簡單,但是有時候找不到同音字或者同音字非常生僻,就比較麻煩。而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字來注明第三個字的發音,稱為“某某切”(唐代及以前多用“某某反”),這個字的發音取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例如,波,博禾切;這就是說波的讀音是博的聲母與禾的韻母相拚,聲調與禾一樣。

反切法誕生至今的一千七、八百年裏,漢字的使用地域和人數增加了許多倍,但是其形和音的穩定性卻好於過去,它使得中國的各地方為數極其眾多的讀書人都非常好地活動在漢字係統中,而且非常好地發展了漢語言。如今,中國大陸用漢語拚音注音,台灣用注音符號注音,此二者基本上大同小異。注音符號,原名注音字母,簡稱注音,是標準漢語標音係統之一,以章太炎編創的“紐文”、“韻文”為藍本,1912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製定、1918年正式發布,1930年改為現名。經過百年演變,現有37個字母。當時的中華民國自建國之初以來一直以注音符號為國語的主要拚讀工具,也是小學國語教育必修內容。漢語拚音,簡稱拚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為現代標準漢語標音的方案,為現代標準漢語羅馬拚音的國際標準規範。漢語拚音係統是在1950年代由包括周有光在內的一群中國語言學家基於早期漢字拉丁化的基礎開發的。漢語拚音在中國大陸和新加坡作為基礎教育內容全麵使用,是義務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漢字還影響了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的文字起源。

西方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世界上最早的字母文字是前1000年左右的腓尼基字母,源於埃及聖書體。從西方的觀點來看,現在的拉丁字母、西裏爾字母來源於希臘字母(中間經曆了數個階段),而後者直接來源於腓尼基字母。西方文字的源頭是蘇美爾文字、古埃及文字、古瑪雅文字等等,文字的發展經曆了“圖畫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這幾個階段。而蘇美爾文字、古埃及文字、古瑪雅文字本身,也是源自中國的漢字。字母文字書寫簡便,這是一種抽象思維的發揮。


2,從繪畫方麵來講,中國的漢字,本身就是畫。書法、繪畫、文字,是統一的。因此,中國畫最早也是用毛筆,而且是黑白的,當然,後期也會有色彩。除了壁畫,最多的就是工筆畫。工筆畫,亦稱“細筆畫”,屬中國畫技法類別的一種(中國畫源自壁畫,線條感的原始思維)。工筆畫與“寫意畫”對稱。工筆畫屬於工整細致一類畫法,如宋代的院體畫,明代仇英的人物畫等。中國畫的筆墨性具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書寫性,即它是“寫”出來的。西洋畫也畫線條,也可以畫得很準確、很流暢,但這不是中國畫的“線”,中國畫中的線有起伏頓挫、暢緩疾徐,完全是情緒記錄,它跟書法是一個道理,是書寫出來的,它從書法中來,所以趙孟頫說書畫同源。 中國古代的畫家基本上都是書法家,尤其是大畫家。筆墨性的第二個特點就是程式性。畫水、畫石、畫樹皆有規律,山水、花鳥、人物亦有用筆規律。但中國畫的最大特點,還是平麵畫,即使是濃淡相間,色彩各異,立體感還是不能等同於透視。

西洋畫的最大特點,是具有立體感的油畫(西洋畫起源於彩蛋畫,立體感的原始思維)。西洋畫用豐富的化學顏料,勾勒形狀、明暗,運用透視,逼真寫實,線條感不是很明顯。相對來說,西洋畫很重視背景,畫物必有背景。例如花瓶,其背景為桌子。動物,其背景為室外的樹或者房屋。畫麵會全部填塗,不留空白。此外,透視法,就是在平麵上表現立體物。西洋畫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講究透視法。西洋畫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體都很正確,竟同真物一樣。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竟可在數寸的地方表出數丈的距離來。

3,從文化方麵來講,華夏文化和文明的核心是儒釋道,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男耕女織(農耕文化),是天道文化與平民文化的合一。天道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皇室文化和精英文化(道學吸納了儒學與佛學,以及其它諸子百家)。平民文化,主要是琴棋書畫、中華飲食、太極養生、刺繡泥塑,各種手工藝,以及民間傳說等等。華夏文化的經典作品:《周易》、《論語》、《尚書》、《孟子》、《近思錄》、《傳習錄》、《老子》、《莊子》、《六祖壇經》、《詩經》、《史記》、《山海經》、《道德經》、《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孫子兵法》、《楚辭》、《呂氏春秋》、《左傳》、《金瓶梅》、《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格薩爾王傳》、《江格爾》、《瑪納斯》等等。

西方文化文明的核心是基督教(包括亞伯拉罕諸教),是基於海盜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皇室文化和精英文化(皇室、教堂、戰爭、聯姻等等)。當然,也會有平民文化,比如農場、山林、海洋、島嶼、災難、漂流、探險、搶劫、盜竊、偷情等等。西方文化的經典作品:《荷馬史詩》、《神曲》、《浮士德》、《哈姆雷特》、《戰爭與和平》、《唐·吉訶德》、《十日談》、《尤利西斯》、《弗蘭肯斯坦》、《一九八四》、《巴黎聖母院》、《童年》、《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紅與黑》、《悲慘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約翰·克利斯朵夫》、《飄》、《十字軍的故事 》、《羅馬人的故事 》等等。

西方的血統、階層和等級相當嚴格,平民百姓是很少觸及的。另一方麵,因為中國曆史悠久,也伴隨大大小小的戰爭,能夠生存下來的,基本上都是皇親貴族,幾乎每個中國人可能都是貴族後代。所以,西方人很奇怪:為什麽中國人不講血統?因為中國人的血統都是皇親貴族。

4,從思維方式來講,中國人擅長文,西方人擅長理;中國人是具象思維為主(看看中國書法繪畫),西方人是抽象思維為主(看看西洋油畫)。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從上往下看,看清事物的本質,天人合一,無為而為,回歸自然,田園生活,保護地球,安居樂業。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從下往上看,不斷突破人類社會的極限,探險、海盜、戰爭、掠奪,而且借助文明(包括宗教)的名義對地球進行資源與財富的掠奪。

中國很重視科學結合生活實際,發明火藥、造紙、印刷、羅盤。還有大大小小的生活用品用具(比如扇子、雨傘、牙刷、口罩等等)。當中國的數學(比如幾何學)、物理(比如《天工開物》)、化學與醫學(比如《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以及四大發明等等傳到西方之後,西方人最早發明的是戰爭工具(戰船、火槍、火炮等等),目的是為了掠奪他國的資源與財富。當然,後來的幾次工業革命,雖然對世界有貢獻,但同時也是掠奪財富的工具。相比之下,中國的科學發明發現,沒有出現任何掠奪的工具和事實。即使有鄭和下西洋,也是和平共處的典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樓主沒上過中學?不知道歐幾裏得幾何學?
登錄後才可評論.